用户注册 登录
珍珠湾全球网 返回首页

水壶灌满的个人空间 http://zhenzhucity.com/?3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三十六.庆父死了

热度 1已有 2631 次阅读2016-7-9 07:18 |系统分类:转帖-文学

三十六.庆父死了

 
C计划执行得很好。
  庆父已经准备好在第二天大会公卿,宣布自己继位,然后把杀害闵公的凶手卜旖全家灭门。至于季友,庆父决定暂时不动他,还要让他做总理,说起来,季友还是个人才嘛。
  做了一晚上好梦,第二天庆父起床,洗漱好了,就要派人去召集公卿们来开会。
  “公子,大事不好了。”有人来报。
  原来,鲁国百姓都知道闵公被杀了,季友逃命了,也都知道就是卜旖和庆父合伙干的。一大早,曲阜城里全面罢市,有人高呼一声,成千上万人一起响应,响应什么?杀掉卜旖。
  暴动的鲁国百姓手持锄头铁杈等等武器,杀奔卜旖家中,将卜旖全家老小全部杀掉。
  “快跑吧,跑慢了,就来不及了。”手下人劝道。
  庆父吓坏了,众怒难犯啊,要真是被暴民给围住了,连求饶的机会都不会有了。
  庆父也逃了,逃去了莒国。
  闽公死了,季友跑了,庆父跑了。
  大家都不在了,哀姜心里也发毛了。怎么办?地球人都知道自己跟庆父是情人,暴民会不会闯进宫来将自己先奸后杀?
  “我也跑。”哀姜也跑了,原本想跑去莒国跟庆父一起,想一想,庆父在鲁国的政治前途基本上完蛋了,还跟他混没啥意思了。最后,哀姜决定跑到邾国,看看能不能勾搭一下季友。
  “你以为你是谁?通吃啊?”季友没客气地拒绝了她,跟大哥上过床了,跟二哥也上过床了,现在又想上我的床?做梦吧。
  不管怎样,庆父也逃走的消息让季友高兴。
  你走了,我回去。
  季友带着公子申回到了鲁国,闵公死了,现在最有资格继位的就是公子申。季友一面扶立公子申,一面派人前往齐国,寻求齐国的支持。
  齐桓公派出高傒以一百乘战车到鲁国,以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名义驻扎曲阜,维持秩序,安定人心。
  公子申现在就是鲁僖公了,有维和部队撑腰,季友有了底气。但是他知道,真正要高枕无忧,只有杀了庆父。
  庆父在莒国没有呆几天,就接到了莒国国君的逐客令。
  “老莒,你怎么赶我走?”庆父有些恼火,他可是给了不少财宝的,怎么连个暂住证都拿不到?
  “老庆,这你不能怪我,你看,鲁国的外交照会都过来了,我怎么敢留你?” 
 “那,那把我的财宝还给我。”庆父急了。
  “老庆,你别给脸不要脸了。实话告诉你,鲁国的照会是请我把你杀了,我是看在那些财宝的分上放你一马。在我改变主意之前,你最好从我的视线里消失。”
  庆父只好消失了,他带领随从们投奔齐国去了。
  莒国国君笑了,他现在得了两份财宝:一份是庆父给的,一份是鲁国送来的。
  “什么也不干,就两边的好处,这个生意合算。”莒国国君很得意,他觉得鲁国的钱很好挣。
  庆父很郁闷,他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混到这个分上。
  可是,随后的事情让他更郁闷。
  来到齐国边境的时候,齐国拒绝他入境。
  莒国要赶他,齐国还不让进,庆父没办法,就沿着莒国和齐国的边境走,来到了齐国和鲁国交界的汶水。渡过汶水,那里是公子鱼的采邑,庆父就投奔公子鱼了。
  “子鱼啊,帮帮忙吧,去帮我向季友求个情,饶了我吧,我愿意从今之后就当个农民伯伯,老死在田间。”到了这个境地,庆父也够惨。
  公子鱼觉得庆父挺可怜,答应他去为他求情。  来到曲阜,公子鱼找到鲁僖公和季友,把庆父的情况介绍了一遍,又替他求情。  “叔,我看,就饶了他吧,好歹他也是我叔啊。” 鲁僖公岁数小,心肠软。
  “不行,你哥哥你弟弟都是他杀的,要不是我一脚把你踹起来,说不准你也被他杀了。这种人,不杀不行。”季友坚决不同意。
  鲁僖公一看这个,心说:“那是你哥哥,你非要杀你哥哥,我也没办法。”
  季友在打发公子鱼回去之前,把政策交待了一遍:庆父如果自杀,那么全家平安,舞照跳马照跑,大家还是亲戚;如果负隅顽抗,那就别怪大家不认亲戚了,舅子儿子全部戍边,老婆女儿卖去齐国国家大妓院。最后特别交待一句:你看着办吧。
  公子鱼回去了,一路上就在想怎么跟庆父开这个口,这太残忍了。
  想了一路没想明白,到了庆父房间门口,公子鱼也不敢进去,就在外面号啕大哭。
  庆父是个聪明人,他知道没戏了,他也猜到季友会给一个什么样的政策,无非跟当初叔牙一样。
  “唉,算了,死了我一个,幸福全家人,值。”  庆父上吊了。
  拨乱反正了,安定团结了。
  季友出任上卿,鲁国恢复了以往的平静。这个时候,季友向鲁僖公提出一项建议。
  “主公,你看,我们当初兄弟四个,为了国家的安定,不得不杀了二哥四弟,如今两家都落魄了,只有我一家又封地又加薪。说实话,我心里过意不去。你是我的侄子,二哥四弟的孩子也是我的侄子,我不忍心见他们混得这么惨。祖上教导我们亲亲上恩,我看,二哥四弟的后人也该加封,大家一起来掌握这个国家。”季友提出这样的建议。
  僖公一个小孩,懂得什么?当场赞成。
  于是,庆父的儿子公孙敖被封在成,就是后来的孟孙氏,公孙敖就是孟姓的始祖;叔牙的儿子公孙兹被封在郈,就是后来的叔孙氏;季友的采邑在费,又加封了汶阳,后来成为季孙氏,季友就是季姓的始祖。
  三家组成了鲁国的“政治局常委会”,分别出任司徒(季孙)、司马(孟孙)、司空(叔孙),共同执掌鲁国国政,被称为“三桓”,因为三家都是鲁桓公的后人。
  历史上,季友的做法受到广泛批评,因为“三桓”后来成为三足鼎立,鲁国从此衰落。但是,人们忽略了鲁国的传统文化,从这方面说,季友所做的完全正确。
  在这里,要回过头来说一说鲁国和齐国在文化上的差异。齐鲁齐鲁,其实,齐和鲁是有很大差别的。
  前面说过,姜太公就任齐国国君,周公的儿子展伯禽就任鲁国国君,两人与周公谈论治国方略。姜太公的方略是“尊贤上功”,展伯禽的方略是“亲亲上恩”。
  “鲁国的实力怕是不行了。”姜太公断言。
  “鲁国虽然实力不行,但是,齐国恐怕迟早不是太公您的子孙所有。”周公说。
  两人为什么这样说?
  “尊贤上功”的意思就是让有能力的人管理国家,让有功劳的人享受爵位。用现在话说,就是任人唯贤。这样的方法治理国家,当然要强大。
  “亲亲上恩”的意思是让亲人掌权,把好处给对自己有恩的人。用现在话说,就是任人唯亲。这样的方法治理国家,怎么能不弱小下去?
  后来的历史就是这样发展,齐国大量任用贤能人士,公族反而被冷落。我们看看齐桓公的手下,管仲和鲍叔牙都是外国移民后代,王子成父是周王室的王子,宁越宁戚都是卫国移民,再加上公子开方公子完等也是外国移民,而内阁里真正的公族只有隰朋、东郭牙和宾须无。
  再看看鲁国,前前后后主要掌权人物都是公族,公族之外只有曹刿和曹沫稍受重用,也都不是核心决策层成员。
  所以,两国文化的差异必然造成两国实力的差距,而且实力差距越来越大。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
  齐国虽然强大,但是公族势力不够大,凝聚力也不够强,造成外族越来越占据主动,最终,姜太公的子孙仅仅传到第二十四代,国家就被外姓篡夺了。而鲁国尽管弱小,但是公族势力空前强大,外人根本难以进入高层,所以周公的后代一直传到三十四代,鲁国才被楚国灭掉。这些都是后话。
  所以,在世袭社会,任人唯贤和任人唯亲之间是个巨大的矛盾,前者可以强大但是会引发动乱,后者稳定但是不能进步,因此,严重限制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唯有民主社会,才真正解决了这样的矛盾,因为国家不再是家族的,不再是某个集团的,而是全体人民的,因此任人唯贤也就不用担心被篡党夺权。
  现在,南面的鲁国彻底成了齐国的后院,而北面的燕国早就是齐国的跟班了。再加上东面的大海像齐国的天体浴场一样,齐国可以说有种舒适的感觉。
  那么西面呢?
  西面出事了。
  齐国的西面是邢国和卫国。邢国在卫国的北面,也就是今天的河北邢台一代,邢国的北面则是叫做赤翟的狄人。
  赤翟穿越邢国,长驱南下,进犯卫国,卫国此时是养鹤的卫懿公,结果被赤翟攻破首都,卫国伤亡惨重。
  这一段,前面已经有过交待。
  齐桓公接到卫国的求救之后,组成了齐、宋、曹三国军队的联合国军,遗憾的是,他们到得太晚了,或者说,卫国实在太不堪一击了。  联合国军来到的时候,赤翟已经抢掠完毕,风光北上,顺道攻击邢国。于是邢国求救,等到联合国军来到邢国的时候,邢国都城也被破了,老百姓跟着邢国国君叔颜逃到了夷仪。
  是追击赤翟还是先帮助邢国复国?
  “不必追击,赤翟不是我们的大患,放过他们。”管仲建议,赤翟虽然实力超过卫国和邢国,但是并不能对齐国构成威胁。
  这个时候的管仲,已经把眼光放在了南面。
  齐桓公于是在邢国停留,因为邢国国都已经成为一片废墟,齐桓公下令三国军队就地驻扎,然后从齐国调运材料和食品,派遣工匠人手,帮助邢国在夷仪建造新都城。
  半年之后,邢国新都城建成,邢国全国上下对齐桓公感恩戴德,编了许多民歌歌颂齐桓公。
  邢国问题解决之后,齐桓公索性命令三国军队及工匠南下卫国,又从齐国运送材料,在楚丘为卫国建造新都城,半年之后完工。  现在,来盘点一下齐国最近几年的成绩。
  救燕国,灭掉山戎的令支和孤竹;帮助鲁国平定内乱;帮助邢国和卫国建造都城,恢复国家。
  齐国四周的国家都成了齐国的铁杆兄弟,而其他的中原国家也都纷纷前来归附。
  现在,万事俱备,只等机会。
  什么机会?伐楚。  第二年,也就是齐桓公二十九年(前658年),齐国终于决定伐楚。
  二十九年,管仲二十九年里一直在谋划着这一天。
  说起来,齐国也是被逼的。
  楚国自从楚成王登基之后,十五年没有侵略过中原国家。这十五年,楚国跟齐国一样在发展经济。
  可是,当齐桓公名声大噪、威风八面的时候,楚成王坐不住了。
  “喂,看看人家齐国,人家都当盟主了,诸侯们都听他的。可是咱们南蛮子的帽子还没摘掉,还是流氓国家啊。不行啊,怎么说咱们也要跻身中原,咱们也要当盟主。”楚成王发话了。
  “这个,这个,”总理子文有些尴尬,在总理这个位置上,他显然不如管仲那么优秀,但是如今楚成王提到了这个问题,也不能回
避,“大王,齐国人家励精图治三十年了,这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咱们还是别惹他们。”
  “不行,咱的实力也不比齐国差,凭什么不如他们风光?” 
 “那,那这样吧,郑国就是咱们的邻国,又是中原的中心地带,咱们如果拿下郑国,不是就等于拿下一个桥头堡了?”子文出了这么个主意。
  按着子文的想法,郑国离楚国近离齐国远,而且跟齐国的关系一般,齐国未必会来救郑国,这样不是就能避开跟齐国正面冲突了?  打心眼里,子文有些惧怕齐国。
  “也好。”成王想想,贸然去跟齐国拼命还真没有把握,不如先拿郑国开刀。
  就这么着,楚国出兵车四百乘,由国防部长斗廉和弟弟斗章率领,讨伐郑国。一仗下来,活捉郑国大将聃伯。
  郑国急忙派人前往齐国求救。
  “怎么办?”齐桓公问管仲。
  “怎么办?办了楚国。”管仲咬着牙说。
  第一次南北战争就要打响了。
  一场战争,就是一个系统工程。
  管仲知道,楚国不是山戎,楚国远远比山戎要难对付。要攻打楚国,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以联合国的名义,出动联合国军队;第二,要攻其不备。
  实际上,在郑国求救之前,曾经有江国和黄国来请求齐国伐楚。
  江国和黄国都是淮上的小国,两个国家都是赢姓国家。过去,两个国家都在楚国的胁迫下加入了南联盟,但是,楚国对他们实在太苛刻了,他们很想投入到联合国的怀抱中来。
  “我们愿意加入联盟,听从盟主的指挥。我们希望盟主能够讨伐楚国,解散南联盟。”江国和黄国的使者表达了这个意思。
  齐桓公很高兴,有了江国和黄国这两个桥头堡,是不是可以讨伐楚国了?
  “不行,我们没有讨伐楚国的借口,而且,这样大张旗鼓讨伐楚国,没有必胜的把握。”管仲反对,不仅反对打楚国,甚至反对接纳黄国和江国加入联合国。
  “为什么?怕激怒楚国?”齐桓公有些不高兴,心说仲父你是不是太胆小怕事了?
  “不是,我是为江国和黄国考虑。主公想想,这两个国家临近楚国,远离我们。如今脱离楚国,投靠主公,若是楚国攻打他们,怎么办?我们能救一次,能救两次,但是每次都能救吗?一次不救,他们就会亡国。所以,不让他们加入联合国才是在帮助他们。”管仲的话句句有理,都是替江国和黄国考虑。
  可是,齐桓公不愿意,自己作为盟主,怎么能拒绝别人加盟呢?谁当盟主,会不想自己的队伍壮大呢?
  最终,齐桓公接纳了黄国和江国加入联合国。(管仲死后,楚国果然讨伐黄国和江国,齐国没有救援,两国因此灭亡。这是后话。)  郑国求救,管仲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倒让齐桓公有些惊奇。
  “仲父,我们怎么救郑国?”齐桓公问。
  “我们不救郑国。”管仲的话音刚落,齐桓公的眼珠子就瞪上来了,怎么老管又要掉链子?
  “我们直接打楚国。”管仲接着说,不仅没有掉链子,反而更强横。“我们攻打楚国,楚国必然从郑国撤军,也就等于我们救了郑国。”  齐桓公一听,这个主意好。
  “我们怎么打楚国?”齐桓公又问。
  “我们不打楚国。”管仲又说不打楚国,又把齐桓公弄得发愣,心说老管吃错药了?怎么东一句西一句的。
  “我们打蔡国。”管仲又要打蔡国。
  “仲父,一会打楚国,一会打蔡国,到底打谁?是不是我要再问,就该打鲁国了?”齐桓公真有点生气了,气得想笑出来。
  “主公,当然是打楚国。不过,打蔡国就是打楚国。我们以打蔡国为名,召集诸侯出兵,打了蔡国,向南迈一步不就是楚国了?我们不说打楚国,就是要麻痹楚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齐桓公服了,拐这么多弯的主意,也就是管仲这样档次的人能想到啊。
  可是,凭什么打蔡国?
  打蔡国的理由不用管仲提醒,齐桓公自己也知道。
  原来,蔡穆公的妹妹嫁给了齐桓公,算是齐桓公的三号夫人,就叫蔡姬。
  蔡姬长得还不错,只有一点不好,就是直肠子没心眼。有一天齐桓公高兴,带着蔡姬在湖里划船,蔡姬故意把船摇来晃去,以为齐桓公喜欢。齐桓公受不了,他本就是个旱鸭子,他害怕啊。
  “亲爱的,别摇了。”齐桓公小声说。
  “那多不刺激,我偏摇,嘻嘻。”蔡姬说,还摇。
  “不要摇了。”齐桓公有些不高兴。
  “我就要摇,嘻嘻嘻嘻。”蔡姬觉得自己挺可爱。
  “你他妈的别摇了。”齐桓公急了,大骂起来。
  船靠了岸,齐桓公的脸色吓得煞白。下了船第一句话就是:“你回老家去吧,齐国不欢迎你。”
  得,就为这个,齐桓公把蔡姬赶回蔡国了。
  浪漫过头了,就容易闹离婚。
  原本呢,齐桓公也是一时生气,赶走了蔡姬还挺后悔。虽说蔡姬缺心眼,但缺心眼有缺心眼的好处啊。后宫这么多女的,像蔡姬这样大大咧咧嘻嘻哈哈的还真没有第二个。这么说吧,蔡姬就属于那种看着挺讨厌,但是看不见了还真有点想的类型。
  如果蔡穆公能够好好沟通一下,替妹妹认个错,齐桓公也就派人去把蔡姬接回来了。
  可是这蔡穆公跟他妹妹一样属于一根筋,一看妹妹哭哭啼啼给退货了,火就大了。
  “妹妹,别哭,三条腿的猪不好找,两条腿的男人满大街都是,他不要你,咱们找更好的,绝不当活寡妇。”蔡穆公说到做到,还挺有办法,没过多久,把妹妹弄去楚国,给楚成王当小老婆了。
  多好的哥哥啊。
  齐桓公本来还等着蔡姬回来呢,听说蔡姬被转嫁给楚成王了,十分恼火,早就憋着劲要去打蔡国了。
  如今,这正好就是一个讨伐蔡国的借口。

待续。。。。

路过

鸡蛋
1

鲜花

支持

雷人

难过

搞笑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用户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16 16:30 , Processed in 0.035242 second(s), 7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