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登录
珍珠湾全球网 返回首页

MingHao的个人空间 http://zhenzhucity.com/?1558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超级马拉松—— “第十六届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纪要

已有 1632 次阅读2022-7-5 07:06 |个人分类:美国华人|系统分类:转帖-知识

Image

编者按:“第十六届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于2022年6月18日(当地时间)落下帷幕,《钢琴艺术》杂志作为专业媒体受邀进入现场观赛。受限于疫情带来的不便,杂志委托旅居美国的卜劼老师作为比赛特约观察员和评论员,于比赛期间用镜头和文字为大家带来精彩的现场采访和报道。比赛结束之际已近六月中下旬,为及时在第七期中给读者奉上更加翔实的现场观感,卜劼老师更是不辞辛苦,赶写了如下精彩文章,与读者分享。

Image
“范·克莱本的愿望是与世界分享古典音乐,为青年音乐家提供职业生涯的支持。”“如果音乐比赛只是评出胜负,那将毫无意义!”克莱本赛事行政总裁雅克·马奎斯如是说。如果我没有亲临克莱本比赛现场,我不会明白这两句话的真正含义。


范·克莱本基因


范·克莱本的故乡在得州沃思堡市,四年一度的世界钢琴大赛就在这里举行。我下了飞机,坐上出租,当司机知道我是去观摩比赛时,便如数家珍地向我介绍了范·克莱本的故事。其中他最引以为豪的是1984年在体育馆观看球赛,开场时范·克莱本在一架大钢琴上弹奏国歌的情景。走在沃思堡的街上,随处飘着克莱本比赛的彩旗,商店的橱窗上也贴满赛事的宣传广告和往届获奖选手的海报,广场上的大屏幕时不时有比赛的花絮镜头出现,似乎整座城市都飘荡着范·克莱本的乐声。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它超乎国际钢琴高手对决以外的深层意义!

莫斯科大赛凯旋后的范·克莱本不仅成为美国的英雄人物,更成了家乡沃思堡市的超级宠儿。有人问范·克莱本在哪里演出更紧张,他说不是柴科夫斯基音乐厅,也不是卡内基音乐厅,而是家乡的音乐厅,因为那里有最了解他的亲人。他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世界赛事是为了用音乐搭建世界交流的桥梁,也是为了回馈家乡。因此,自克莱本比赛伊始,这就是全城的事儿!所有选手都是客,他们会被安排在沃思堡市民的家里入住,寄宿家庭不仅管食宿,备有施坦威三角钢琴,还接送选手去排练、演出和参加各种媒体活动。有的寄宿家庭甚至给选手做演出服,提供各种生活所需。俄罗斯女钢琴家安娜开玩笑说“如果你想吃冰淇淋,他们也会马上给你送来!”中国选手蔡阳睿用了一句很中国的词“待遇超级好”!据雅克·马奎斯介绍,克莱本组委会组织了大约有六七百名志愿者,他们在每届比赛中争先恐后参与各种义务服务,包括前期准备、现场服务、接待选手和各种活动组织。比赛直播视频中爆红的后台妈妈,便是克莱本志愿者把人性关爱做到极致的最佳体现,许多选手表示,正是上台前慈祥妈妈背后的轻轻一拍,使他们有了前所未有的勇气。所有选手来到沃思堡,似乎不觉得是来比赛,而是作为嘉宾参加一个盛大的音乐节,这种感觉是从未在其他任何比赛中体验过的。

即使止步第一轮的选手,大赛也鼓励他们留下,聆听比赛及参加后续活动。在最后的一周,各种免费活动不断,除了大师班、职业生涯研讨会、评委研讨会、签售书谱、广场大屏直播决赛以外,令笔者印象最深的是中午的几场“钢琴午餐”—这实际上是专场演奏会,给未晋级的选手们再次展现自己和与听众交流的机会。他们自由演奏,有些还演奏自己创作的新曲,演奏结束听众还可以和他们聊天、合影,整个赛事活动氛围非常温馨愉悦,犹如一场马拉松比赛,选手、义工、市民和媒体等都参与其中,共襄盛举。


关于评委


本届比赛评委的组成曾引起一些议论—没有出名的大教授坐镇,评委主席还是个指挥。笔者作为赛事官方邀请的乐评人,有采访选手和评委的方便,专门采访了评委主席玛琳·艾尔索普和行政总裁雅克·马奎斯,他们一致表示在选择评委方面有意识地侧重以演奏为主的音乐家,或有艺术管理经验的音乐家,有意识避开了音乐学院的专职教授。他们是:让—艾弗兰·巴维(法国钢琴家、法国皇家北方音乐学院国际钢琴部主席)、阿列克西·巴克斯(意大利钢琴家、利兹和滨松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获得者)、里克·古尔达(奥地利钢琴家、维也纳音乐厅艺术总监)、安得列斯·海夫利格(瑞士钢琴家)、吴菡(美籍华裔钢琴家、林肯音乐中心室内乐协会艺术总监)、斯蒂芬·霍夫(英国钢琴家、作曲家和作家)、安妮·玛丽·麦克德莫特(美国钢琴家,身兼Bravo等三个音乐节的艺术总监)、奥利·沙汉姆(美籍以色列裔钢琴家、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古典音乐电台节目主持人)、莉莉亚·齐伯斯坦(德国钢琴演奏家、维也纳音乐学院教授)。这样的评委会有几个优势:首先,演奏家更容易与台上的选手感同身受,着眼点多放在捕捉选手闪光点上,不太会对小问题吹毛求疵;其次,作为有经验的职业演奏家或艺术管理人员,更容易发现具备职业演奏家素质和潜质的选手;再者,评委团的资历和背景不仅保证了评选工作的顺利完成,而更有可能在赛后为选手(不仅限于获奖者)事业的起步提供比较直接的帮助。比如评委主席、指挥家艾尔索普多次在不同场合表示,她心里已经非常有数,哪些选手今后可以邀请合作。有些选手私下透露,他(她)已经被邀请在某某音乐节演出,或者已收到演出合约等。如此的评委团安排可说是别具匠心,目光远大,为参赛选手赛后做好铺垫。

Image

另外,由于评委不专职教书,自然就不存在自己学生参加比赛的情况。本届评委一共九人,评委主席不投票,除非有平局出现。评委的投票方式很简单,每一轮只投“yes”“no”或者“maybe”,不打分。这样的方式对评委似乎很轻松,但是大多数评委都很认真,或做笔记,或按照自己的习惯先给每个选手打分,最后再按排序投票。评委之间不能交流、讨论任何有关选手的情况,所以评委主席开玩笑说他们谈论最多的是晚上去哪里喝酒。组委会在决赛前专门安排了一场面向大众的评委论坛,评委各自陈述了他们选择晋级选手的标准。有趣的是,每一位评委似乎都认为选手的个性、音乐性、动人性、真诚性等素质很重要,但问及标准是什么时,他们也承认各自心里有杆秤。德籍评委齐伯斯坦总结得好:“评委的意见来自四面八方,在我们交汇的那一点上就是获胜者。”评委们也表示每一轮投票的结果,没有一个评委可以选中所有自己喜欢的选手。霍夫说,入选决赛的六位选手中,他只选中了三位。尽管没有人完全满意,这是意料之中的事,但这样的评委组合,最后还是选出了绝大多数听众颇为满意的优胜者。


谁与争锋


如此准备周密、待遇优厚的比赛,对选手入围的要求当然也是相当高的。想要冲破重围,最后夺冠,前后一共要过八大关。首先是提出申请通过海选,本届引来388位申请者,从录音中选出前72名,此为第一关;72名被邀请到沃思堡现场选拔出30名,此为第二关;30名选手再赴沃思堡参加正赛,正赛分四轮,预赛和四分之一决赛各弹一场40分钟音乐会,为第三、四关;但到了半决赛和决赛选手必须每轮出场两次,半决赛一场60分钟音乐会,隔天再弹一首莫扎特协奏曲,为第五、六关;决赛要求弹两首协奏曲,隔天出场,为第七、八关。因此,八道大关,四个多小时的曲目,数以万计的音符,历时十七天,没有相当的实力是很难胜任的。难怪克莱本被认为是目前世界比赛中要求最严格、曲目量最大、竞争最激烈的超级马拉松式的比赛。


各显神通


入选正赛后的四轮比赛的规定和要求看似非常随意,其实非常考验选手的智慧。第一轮和第二轮要求各弹一场40分钟的音乐会,第三轮是60分钟的独奏会外加一首莫扎特协奏曲,最后一轮两首协奏曲。除了协奏曲在规定范围内选以外,独奏曲目自选,正是这个“曲目自选”给了选手八仙过海的机会。其实每个人都会深思熟虑,尽管晋级与否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但曲目的搭配选择首先能反映选手的思路、实力和修养。笔者和很多选手,包括碰到的四位中国选手—安天旭、刘子钰、蔡阳睿和孙榆桐(臧小橹提前离开)都聊到这个话题,他们说得出自己明确的想法,很有准备。纵观30位选手的曲目,有的从如何展现自我实力的角度设计,有的从扬长避短、适合自我条件的角度量身定制,也有从几轮曲目的连贯性、全面性考虑的,当然还有侧重表现自我艺术趣味,放大某种风格特点的。总之,从浏览节目单到与选手直接交谈,都能看出每位选手的备战策略。现举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或可从中略窥端倪。

先从两位获奖选手说起。首先看金奖获得者—韩国选手Yunchan Lim,他的曲目设计可以说是老谋深算,志在必得。在3月的预选赛上,只有他一个人在规定的25分钟的独奏会中弹了一首作品—贝多芬的《“英雄”变奏曲》(Op.35),这种选择如果没有绝对把握和特殊演绎,是非常危险的,通常选手都会多选择几种风格,以展现自己的全面性。当然Yunchan Lim心中有数,完成得精致、精确,一气呵成,顺利入选正赛。进入正赛后,第一轮里他以规定曲目斯蒂芬·霍夫的《鼓号托卡塔》(Fanfare Toccata)开场,接着演奏了库普兰的La Couperin(选自《大键琴作品》第四册,第21首);接着是莫扎特的《D大调第九钢琴奏鸣曲》(K.311)和肖邦的《“唐璜”主题变奏曲》(Op.2)。除了呈现三个时期的风格以外并没有特别之处,曲目本身不起眼,甚至低调,但他的库普兰和莫扎特的演奏质量给听众留下了非常不一般的印象。第二轮他选择了巴赫的《音乐的奉献》中的一段《三声部利切卡尔》(BWV 1079)、斯克里亚宾的《第二钢琴奏鸣曲》(Op.19)和贝多芬的《“英雄”变奏曲》(Op.35)。这些曲目不仅显示了音乐的深度也展现了他对大作品的把握,是实力的初现。第三轮的一小时音乐会曲目选择令所有人瞠目结舌的李斯特全部《12首超技练习曲》,绝对是要向世人宣告,他拥有无与伦比的技巧实力。可以说他三轮的曲目为三级跳,目标明确,层层递进。第三轮的协奏曲也有玄机,偏偏只有他一个人选了不是很流行的莫扎特《第二十二降E大调协奏曲》(K.482),巧妙地避开了和其他选手撞车的可能。他每一轮稳扎稳打,完美演绎,技术上的干净和音乐上的缜密无不令人叹服,最后的协奏曲表演只是额外加分。因此,虽然年轻,但从曲目设计上可谓老谋深算(当然老师必定起决定性因素),摘取桂冠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接着我们看一下银奖获得者安娜,俄罗斯选手,31岁,身怀六甲。她的选曲策略则是扬长避短,选自己喜爱又最能发挥特长的曲目。第一轮以海顿不太常见的《D大调钢琴奏鸣曲》(Hob.XVI:42)开始,据她说是较为新练的曲子,但自己很喜欢;第二首是规定曲目霍夫的委约作品;接着是拉赫玛尼诺夫同作品号的全部八首《音画练习曲》(Op.33)。她深谙俄罗斯学派精髓,因此对“老拉”的作品应该是手到擒来,打通第一轮没有悬念。第二轮她选择风格上的强烈对比,先演奏了勃拉姆斯的《四首叙事曲》(Op.10),然后是巴托克的《奏鸣曲》(Sz.80),表现了对古典和俄罗斯以外作品的驾驭能力,顺利晋级。第三轮一小时的音乐会,她设计了三个时期三种风格的作品,开场弹贝多芬《七首钢琴小品》(Op.33),体裁与上一轮的勃拉姆斯小品相呼应,并再次展示对精致艺术小品的把握和修养;第二首演奏李斯特改编自威尔第《阿依达》的《祭祀舞蹈和终场二重唱》;第三首是普罗科菲耶夫的《第八钢琴奏鸣曲》(Op.84),这两首作品意在展示她对大型作品的理解和深层艺术哲理的思索。这样具有逻辑性和贯穿性的曲目设计显示了她的成熟,增强了评委对她了解的深度,因此顺利进入第三轮。同样,安娜在第三轮也选择了较少演奏的莫扎特《第二十五钢琴协奏曲》(K.503),获得成功。最后决赛的两首协奏曲是她整体风格的总结:贝多芬《第一钢琴协奏曲》显示出她内敛、精致的欧式古典修养;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则展现了她纯正的俄罗斯音乐风格。这样曲目设计也可谓独具匠心,结果自在不言中。

再来看一下其他选手的曲目。中国选手刘子钰:第一轮首先演奏舒伯特的《三首钢琴小品》(D.946)、第二首为巴托克的《奏鸣曲》(Sz.80)、第三首是规定曲目霍夫的委约作品;第二轮曲目是舒曼的《幽默曲》(Op.20)和拉威尔的《圆舞曲》;第三轮是舒伯特的《f小调即兴曲》(D.935)第一首、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和吉纳斯特拉的《第一钢琴奏鸣曲》(Op.22)。从上面三轮曲目来看,舒伯特出现两次,这表明他非常喜欢舒伯特,或对舒伯特的诠释有独到之处。这也反映在曲目的顺序上,第一轮和第三轮舒伯特为开场曲。试想评委看到这样的曲目安排脑子里在想什么?嗯,24岁,热爱舒伯特,好!来听听看。假如子钰同学能把这首舒伯特最后一年写的、生前未发表过的作品之内心世界中的哀叹、惆怅、叹息等复杂的情感非常有说服地表现出来,评委一定会被打动,必定渴望在第三轮中再次欣赏他的舒伯特,而反之就非常危险!另外,第一轮的曲目顺序:子钰将这首听起来热闹但毕竟是个小作品的委约作品,放在巴托克之后,可以想见其效果,且不说作曲家本人就在现场,而且是评委之一!笔者赛后和子钰同学聊过,我认为他在演奏上倾注了非常丰富的情感,可圈可点,但要想打动大多数评委,这样的曲目安排风险比较大。

再说一下笔者非常看好的、代表美国的华裔选手刘珒。第一轮,她开场弹奏了舒伯特的《c小调小快板》(D.915),接下来是委约作品,最后以普罗科菲耶夫的《第八钢琴奏鸣曲》(Op.84)结束。我觉得她的第一轮曲目搭配非常好,对舒伯特的诠释入木三分,令人仰视,而普罗克菲耶夫弹得泼辣、豪放,充分展现了她的音乐深度和宽度,顺利进入第二轮。但我认为她的问题出在第二轮的曲目安排。第二轮她选了贝多芬的《第三十一奏鸣曲》(Op.110)和赛萨尔·弗朗克的《前奏、圣咏与赋格》,这是两首极富哲理性的作品,显然符合她刻意追求的那种具有理性深度的超然演奏风格,但是此时就过于单一了。第二轮为什么不展现更多样化的风格呢?如果看她第二轮演奏现场,你也会感受到她自始至终表现出的超然笃定,有些乐评觉得她好像去了外星,有点不食人间烟火。但她其实曾在肖赛中有着非常丰富的情感表达能力,这次比赛一首肖邦作品都没有选,可能是要证明什么。却反倒给了评委一个反证的机会,当然这仅仅是我个人的推测,不一定符合实情。其实我觉得她是少有的、全面的、成熟的青年钢琴家,我依然认为她将会前途无量,但止步克莱本四分之一赛令人遗憾,惋惜之余,我们是否该反思一下比赛的选曲策略呢?

当然,比赛结果有多方面的原因,晋级的随机性极大,选曲只是一个方面。翻看每个选手的曲目是个很好的学习过程,笔者再多举例恐怕篇幅不允许,读者可以顺着这个思路去继续探索,或可从中看出一些门道,特别是像克莱本这样的超级大赛,路径不清,前途未卜。虽然制定曲目不是取胜的唯一法宝,但它绝对是不可忽略、确保成功的重要一步。


额外考量


之前的克莱本比赛都有室内乐五重奏的比赛环节,本届将这一环节变成莫扎特协奏曲。加上最后决赛两首协奏曲,选手一共要弹三首协奏曲,先后与两位不同的指挥合作。在决赛前召开的评委会上,有记者就此问题提出了疑问,两届克莱本比赛评委成员麦克德莫特表示:“克莱本比赛的优胜者不能拿了奖以后就消失了,而要面临三年密集的巡演活动,在前三轮确定了选手独奏能力之后,评委需要更仔细地考察选手弹奏协奏曲的能力和经验,因为钢琴家被邀请与乐队合作演奏协奏曲的机会远大于独奏,假如没有一定的协奏曲曲目量,以及协奏曲演奏的经验,获胜者很难胜任获奖后的任务。”至于室内乐部分的替换,著名室内乐演奏家、评委吴菡老师说:“莫扎特协奏曲完全可以暴露选手协作、合作和互动的能力,也可以看出选手是依然停留在自己独奏的部分,还是心中有总谱、有乐队,评委完全可以在这一环节中考察出选手室内乐训练的基础和演奏经验。所以这一轮的评委已把目光从独奏转移到了合作、协奏的综合考察上了。过了这一轮的选手基本上被认为都是可以委以重任的克莱本比赛优胜者。”













千呼万唤

本届比赛选手水平之高为历届之最,这是追赛多年的听众们的感受,也是多位评委的结论,评委主席在颁奖典礼上对选手水平赞叹不已。笔者采访了多位比赛评委,当问到中国选手时,他们的反应是相当热情的。霍夫说,他在第一轮对几位中国选手印象很好,认为非常有才能,演奏富有激情(当然他不便具体指明)。在半决赛前我采访了德国籍的俄罗斯钢琴家、评委齐尔伯斯坦,她认为中国选手的水平很高,并说让我们看后面的结果,暗示了她对中国选手孙榆桐的期待。同样,吴菡老师更是为中国选手这几年的成绩而感到骄傲,并给予很高的期望。但是比赛毕竟是比赛,没有绝对的优势,有时还要靠运气。预赛遗憾落榜的除了四位中国选手刘子钰、臧小橹、蔡阳睿和安天旭以外,也不乏高手,如肖邦比赛决赛选手拉脱维亚的奥索金斯、上届小克莱本比赛冠军李宣横等。无独有偶的是这些选手抽签都靠前,而本次第一轮的最后一天比赛选手大部分都晋级第二轮,包括四位韩国选手。这也就引起了坊间对结果的怀疑,是不是第一天弹的都被忘记了?对此我也询问了几位评委,他们一致否认排序对结果任何影响,并指出俄罗斯选手安娜也排序靠前但走到了最后。不可否认,这次比赛最终的结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对于本届评委也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尊敬。


王者现身


6月18日晚(当地时间),容纳一千多人的沃思堡贝斯演奏厅座无虚席,克莱本大赛的颁奖仪式在此隆重举行,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颇似奥斯卡颁奖仪式。当评委主席宣布三位获奖者名单后,全场爆发了经久不息的掌声!王者终于现身了,他们是:铜奖获得者乌克兰的德米特罗·克尼;银奖获得者俄罗斯的安娜·盖纽申涅;金奖由韩国18岁的选手Yunchan Lim夺得!我问旁边座位的达拉斯电报新闻资深乐评人韦恩·李·盖伊认为结果如何,他说“Couldn’t be better!”(再好不过了)他见证过好几届比赛,而且常常评论苛刻,得到他认可真的很难得。看来这一次听众和媒体都对本届大赛的结果非常满意,尤其是金奖得主Yunchan Lim更是独领风骚,立即成为各大媒体的宠儿,一夜之间变成举世闻名的新星钢琴王子。Yunchan Lim的功力、强大的内心世界、独特的演奏个性,以及令人生畏的选曲使他从头至尾引人注目,四轮大战,六次出场,越战越猛,最后一曲“拉三”惊爆全场,四次返场谢幕,创造历史之最,成为毫无悬念的优胜者,银奖和铜奖获得者同样毫无争议。实际在我看来银奖获得者安娜在音乐上要更成熟一些,她的声音独具一格,音乐诠释俨然已达到了艺术家境界,如果她获得第一名也无可厚非,至少我会非常开心!但是年轻人潜力更大,综合效应更佳,就像评委沙汉姆所说,我们要找出现在、五年和十年后持续发光的艺术家。铜奖获得者克尼也是优秀的艺术家,曾参加过近二十个比赛,经验丰富,虽然在最后一轮“拉三”的演奏中出现差错,但镇定自若,顺利过关,他的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演奏得温柔委婉、如泣如诉,听众为之动容,想必评委也不会忽略。另外的决赛选手也都可圈可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华裔薄克雷,他演奏的格什温《F大调钢琴协奏曲》是我听过的最原汁原味儿的风格,他天生具有和听众沟通的能力,听他演奏总是令人兴奋。遗憾最后一首“拉三”协奏曲欠一点儿火候,未能跻身前三,但走到这一步,而且还是哈佛经济系学生,也是难能可贵。另一位华裔钢琴家,与薄克雷同为哈佛大学同学的黎安宙喜获大赛评委团颁发的特别优秀奖,黎安宙是一位非常富有活力的演奏家,他的斯特拉文斯基《彼得鲁什卡》是我听到最有画面感、故事性和趣味性的演奏,这是一位值得关注的青年钢琴家。

Image
Image
Image


/////////



“韩”风四起


Yunchan Lim的夺冠引起了轩然大波,不仅震撼了世界,连韩国人都感到吃惊。美国罗格斯大学音乐学院韩裔钢琴教授权敏(Min Kwon)写道:“上届克莱本冠军是韩国人鲜于艺权,最近的‘伊丽莎白女王大提琴比赛’由23岁的韩国女大提琴家李河莹(Hayoung Choi)赢得,近期的‘西贝柳斯国际小提琴比赛’由韩国小提琴家梁仁模(Inmo Yang)赢得,现在又是举世瞩目的克莱本比赛由韩国18岁小将赢得,这一切就发生在半年之内,我刚刚看完克莱本颁奖典礼的现场,热泪盈眶,非常激动,我为我的国家培养出的这些高修养的灵魂感到非常自豪。”毫无疑问,韩国的文化土壤日渐丰润,无论在音乐、舞蹈、影视等方面都令世界刮目相看,引发了人们对韩国崛起背后原因的好奇。笔者在比赛期间先后有两次机会询问了Yunchan Lim的成长经历,他的家庭并不富裕,小时候其他同学都在课外学才艺,他没有,无意中有机会接触到钢琴,才学下来,但是在决定学琴之后就定下了以学琴为主的目标。通过访谈了解,他的成功无怪乎三点:第一,从小以音乐为主,功课为辅。小学、中学和大学都是自由选课,基本上在学钢琴,有点像我国的附小、附中的学习状况。第二,有很好的老师。他的老师孙珉秀(Minsoo Sohn)毕业于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师从鲁塞尔·谢尔曼和卞和京(Wha Kyung Byun,也是薄克雷和黎安宙的老师),曾经获得无数奖项,包括伊丽莎白女王比赛、鲁宾斯坦比赛、布佐尼比赛等,是有比赛经验、活跃在舞台上的演奏家。第三,自己喜欢音乐,并且坚持长时间练习。Yunchan Lim表示,在小学时大概每天练五个小时,中学时因为路途较远,回到家已经六七点,但也要练习到凌晨两点,保证七八个小时。在大学里基本上就是整天练琴,其他课选的很少。甚至在克莱本比赛期间,他每天还练十二个小时。他开玩笑说他每天凌晨四点就开始练琴,他的寄宿家庭不仅不抱怨他,反倒为他加油,如果在韩国他家的公寓这样做他一定会惹麻烦。有趣的是,在问到他最想做的事是什么时,他憨厚地回答说很想抱着钢琴去深山里住,但是那样他又没有收入,引得在场记者哄堂大笑,这让我们看到了他纯真的一面,更让我们感到他对钢琴的真爱。
Image
我相信Yunchan Lim的成功凸显了韩国人取得的成绩,但是也不可小看俄罗斯的成就和它稳如磐石的艺术人才培养机制,同时也不能忽视美国模式培养出来的学业、音乐双料高端人才。出人才是国情、文化土壤、教育机制和机缘、契机等综合效应的结果,没有一个定式。笔者认为中国的教育体制较难复制美式效应,但韩国、俄罗斯模式的做法早已在中国盛行。因此,只要利用好现有资源,完全有可能在本土培养出顶尖的专业人才。况且,中国已出现了郎朗、王羽佳、张昊辰等世界公认的钢琴家。对于大众而言,关键要明确地分清素质教育和专业培养的界限,这两者从一开始就不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家长和老师都要先做好定位,不可混为一谈,否则会盲目焦虑。
Image

余  音


克莱本是一场比赛,更是一场超级马拉松式的比赛,虽然决出了超级巨星,但它的意义和影响力远远超越了胜负。这场比赛推动了古典音乐,特别是钢琴这个专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给了正在古典音乐路上奋斗的学子们极大的鼓励。华裔评委吴菡表示:“如此高水平的比赛,如此高涨的听众热情,我认为古典音乐绝不会衰落,至少现在不会!



路过

鸡蛋

鲜花

支持

雷人

难过

搞笑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用户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3-28 21:50 , Processed in 0.047475 second(s), 8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