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登录
珍珠湾全球网 返回首页

Chico的个人空间 http://zhenzhucity.com/?4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心一境性

已有 1619 次阅读2023-2-10 13:44 |个人分类:佛教文章|系统分类:个人日记


心一境性(1):云何心一境性

/觀諸法如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

云何心一境性?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七(之下):「第三釋心一境性及與淨障,於中有三,初解心一境性,次解淨障,後以頌總收。前中有三,初正解心一境性,二明心一境性通於止觀,三明九種加行。

前中先總,次別後結。總中四句:一數數隨念,二同分所緣,三流注適悅相應等,四無罪適悅相應。下別解此四句。」

什麼叫做「心一境性?」

謂數數隨念,同分所緣,流注無罪,適悅相應,令心相續:名三摩地,亦名為善心一境性。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七(之下):「又由彼念於所緣境至無罪適境相應者:此中意以能除染故得極安穩成辨之道,適悅自體而與相應故名無罪。」


「謂數數隨念」,「同分所緣」,「流注無罪適悅相應」,令心相續:名三摩地,這是把「心一境性」的大意標出來了。

1、常隨順憶念所緣境。

2、正確的所緣境,是同分所緣,與前五識所緣的所知事是同分的。

3、能夠一直不斷的相續在一個所緣境上流注,會得到適悅的相應。

4、無罪,沒有煩惱過失,沒有各種尋思與蓋障來干擾。做到這四種事情時就是與善法相應的心一境性,心在同一個所緣境上的體性,就是定了。

適悅相應有二種:一、流注,因為專注,所以會安適喜悅;二、由於所緣境是沒有罪過,才能安適喜悅,稱無罪適悅相應。


延伸閱讀:

《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三:

問:何因緣故,說諸靜慮名為耶?答:繫心於內所緣境界,於外所緣不流散故。

問:何因緣故,說諸靜慮名三摩地?答:於所知事同分所緣一切影像,平等平等住持心故。

問:何因緣故,說諸靜慮名奢摩他?答:為欲寂靜一切煩惱正安止故。

問:何因緣故,說諸靜慮名心一境性?答:略有二種所緣境界:一、不定地所緣境界,二者、定地所緣境界。此中一境,所謂:定地所緣境界,非第二境。繫心於此一所緣境,是故說名心一境性。


何等名為數數隨念?

「數數隨念」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先簡單的解釋。假設修定,選擇好了所緣境,心安住在所緣境上要「數數隨念」,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重覆的憶念這個所緣境,一次又一次的憶念這個所緣境,這叫做「數數隨念」。

這樣子做有什麼好處呢?就是妄想不容易進來,就是它來了也很快會發覺,就把它驅逐出去了。「數數隨念」,隨順,隨有一個不棄捨的意思,一直的憶念這個所緣境。一直的憶念所緣境,心就不會散亂,就不會跑到別的地方去了。

這個初開始靜坐的人,因為腿疼,所以不容易惛沈;問題就是散亂,跑到別地方去打別的妄想。若數數隨念,就沒有這個問題,等到這個腿子痛這個問題解決了以後,就容易惛沈。因為腿子不痛所以容易惛沈,所以若數數憶念,也會感覺到,立刻會發覺有惛沈,發覺惛沈這件事,惛沈有輕重的不同。

「數數隨念」,就表示惛沈不重,散亂也不會重,所以很容易會得三摩地。

謂於正法聽聞受持,從師獲得教誡教授增上力故,令其定地諸相現前。緣此為境,流注無罪適悅相應,所有正念隨轉安住。
修行人於「正法聽聞受持」,正法就是佛的十二分教。「聽聞受持」,能夠聽善知識的講解,聽了講解以後能夠領納在心裡而不忘失,這叫「受持」。不能說聽了這一遍,就和沒聽一樣,那就沒有「受持」了;現在是說「受持」。

利根人倒不須要有一個人來講解佛法,他自己可以閱讀。「聽聞」這句話包括自己閱讀,利根人不須要有善知識來講解,自己去閱讀《瑜伽師地論》、《大般若經》,這也是可以的。但是若是自己閱讀的能力不夠,那就得要「從師獲得教誡教授」,要隨順的去親近。「從」這個字就是親近,要親近一個善知識,從那裡「獲得教誡教授」。善知識告訴你、他開導你,這個事情不可以作,這個事情可以作;但是善知識的「教誡教授」也一定要符合修多羅,符合佛所說的法語,開示的法門也要符合佛所說的才可以。如果是善知識開示的不符合佛意,那還是有問題。所以從這地方看出來,初發心學習佛法這個事,是很難的!初發心的人,本身的這個擇法眼不具足,誰是善知識?誰是惡知識?不知道,那就憑各自的運氣了!所以若是能遇見佛出世的時候,真是有善根了!

「謂於正法聽聞受持,從師獲得教誡教授增上力故」,自己有能力閱讀經論,「從師獲得教誡教授增上力故」,從老師開導的法門的時候,也是強大的力量「令其定地諸相現前」。「定地諸相現前」,不是說一下子就得禪定,不是這個意思。修習禪定,道前的資糧要準備好。要把地點選擇好,要安住淨戒這些事情,選擇一個所緣境,這都是「定地諸相」。結了加趺坐,所緣境選擇好了,就一直憶念、安住在所緣境,這個叫做「定地諸相現前」。

「緣此為境,流注無罪適悅相應」,選擇好了這個所緣境,或五停心觀,或者修四念住,都是要有所緣境的。「緣此」,這一念清淨心是能緣的,所緣境是所緣的,「緣此為境,流注無罪」,「流注」就是相續的,像水一直的向下流,或者房子下雨了,從房檐下滴這個水滴,一滴一滴的叫「注」。「流注」的時候「無罪適悅相應」。正念所緣境的時候,相續清淨無染沒有罪,而「適悅相應」,身心就非常的安適喜悅。「所有的正念,隨轉安住」,能緣所緣境的正念,「隨轉」安住,剎那剎那的相續下去,安住不動,這就叫做「數數隨念」。



二、同分所緣

云何名為同分所緣?

什麼是同分所緣呢?

謂諸定地所緣境界,非一眾多種種品類。緣此為境,令心正行,說名為定:此即名為同分所緣。

「數數憶念」這句話,它所表達的意義是偏重於正念這一方面說的。「同分所緣」,是偏重於所緣境這方面說的。

「謂諸定地所緣境界」,修定也是各式各樣的。若修不淨觀,不淨觀的最後就是白骨觀,這樣的所緣境;九想觀,那是九個所緣境,一個一個所緣境,最後就是白骨作所緣境。白骨的所緣境修成功了的時候,看自己也是白骨,看一切人也都是白骨,走在大街上所有的人都是白骨,全世界的人通通是白骨。然後佛就開示這個人修無我觀,就得阿羅漢道了!所以這個是「謂諸定地所緣境界」。

若修不淨觀,它還有很多的「非一眾多種種品類」的所緣境界。若修無常觀、修無我觀,譬如觀色、受、想、行、識無常、無我,修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緣起善巧,所緣境都是不同的。「定地所緣境界,非一」,諸多定地所緣的境界,不是單一的所緣境,是「眾多種種品類」的所緣境,有眾多品類不止一種。可以選一個適合自己的所,「緣此為境」以此為所緣境,「令心正行說名為定」使令心明靜而住,而不惛沈、也不散亂,叫做「正行」。使令心「正行」,這就叫做「定」。「此即名為同分所緣」,這叫「同分所緣」。

韓清淨《披尋記》:「緣此為境,令心正行等者:謂於所知事,同分所緣一切影像,平等平等任持心故,義如決擇分說(陵本六十三卷八頁)。」


《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三:「問:何因緣故,說諸靜慮名三摩地?答:於所知事同分所緣一切影像,平等平等住持心故。」

緣此為境令心正行,是指對於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的所知事同分所緣一切影像,平等平等任持於心的緣故。

問:此所緣境是誰同分說為同分?

問:這修行者的所緣境是誰的同分,說為同分呢?

答:是所知事相似品類:故名同分。

答:「是所知事」的同分,與「所知事」是相似的一類的,「品」就是「類」,「故名為同分」。

譬如說是:看見一個死屍,是前五識所了別的,然後回到住處,心裏面就修不淨觀,心裏面就現出這個死屍的相貌。死屍的相貌是第六識所緣的影像相,現出的相貌是就是所緣境,現出來的死屍的相貌,和在墳墓那裡看見的那個死屍是一回事?是兩回事?「是所知事相似品類」。「所知事」,就是在墳墓地里看見死屍,叫做「所知事」;內心現出來的死屍是那「所知事」的「相似」,彼此相似的一類!

昨天吃了饅頭,眼睛看見這個饅頭;今天心裏面又想起來昨天吃的饅頭。這個饅頭和昨天那個饅頭就是叫做「同分所緣」。眼耳鼻舌身,前五識所看見的境界叫「所知事」;第六識憶念前五識所見的境界那就是「同分所緣」,就是「相似」的「品類」,「故名同分」。它們兩個不是一回事,但是有關係,「故名同分」所緣。



三、流注適悅相應

復由彼念,於所緣境無散亂行、無缺無間,無間殷重加行適悅相應而轉:故名流注適悅相應。

這是解釋第三句「流注適悅相應」。

「復由彼念」,這位修行人在靜坐的時候,心裏面出現正念。「由彼念於所緣境無散亂行」,正念觀這個「所緣境」的時候不散亂,沒有其他的雜亂的妄想來干擾,心裏面一直是正念,念所緣境、不散亂。「行」,就是心,「無散亂」的心行。「無缺無間」。「缺」就是缺少,前一剎那無散亂心,後一剎那就散亂了,你這「無散亂行」有所缺少了。

譬如說昨天修行,但是今天就放假了,那麼今天的功課就缺少了。「無間」,「間」是閒雜,其他的雜亂妄想跑來了,就使令無散亂的境界變成散亂了,這叫「間雜」。「無缺」,是在時間上說的,在時間上沒有缺少,一直是無散亂轉。「間」,就是打了妄想,這妄想進來了,就把清淨無散亂破壞了,變成散亂了,就是「間雜」。其實這「無缺」和「無間」,其實是一回事。約時間來說是「缺」;約事實來說就是,由外面邊的雜亂妄想來干擾,叫做「間雜」。

無間殷重加行」,沒有缺少、沒有間斷的,很殷切慎重的,用功修行,一直的保持無散亂轉,就「無間」。「殷重加行」,「殷重」就是正念有力量,正念有力量,妄想不能干擾,這樣子用功修行叫做「加行」。「適悅相應而轉」,正念都念在同一個所緣境,這樣用功修行的時候感覺到喜悅,心情很快樂,生理上也感覺到舒服;心理上也感覺到喜悅。這樣的事情,與內心相應。「而轉」,就是相續的這樣子下去,「故名流注適悅相應」。

韓清淨《披尋記》:「於所緣境無散亂行等者:此即九種心住中專注一趣應知。由無色等十相令心散亂,說名無散亂行。」

「九心住」裡面有一個住,叫做「專注一趣」。這裡面說是流注適悅相應,就是「專注一趣」的境界「應知」。「由無色等十相令心散亂,說名無散亂行」,「色等十相」,色聲香味觸、貪瞋痴男女,一共是十個相。心裏面在修止的時候,沒有這十種相來干擾,叫「名無散亂」轉,就是「無散亂行」。



四、無罪適悅相應

又由彼念,於所緣境無有染污、極安穩住,熟道適悅相應而轉:故名無罪適悅相應。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七(之下):「又由彼念於所緣境至無罪適境相應者。此中意以能除染故得極安穩成辨之道。適悅自體而與相應故名無罪。」

第四句「無罪適悅相應」。

「又由彼念,於所緣境無有染污」,在所緣境上保持正念,一直的沒有染污。若是忽然間有八種尋思或五蓋等隨煩惱出現了,有這些妄想進來了,就是染污了。正念失掉了,心染污了。現在這位修行人,正念有力量「於所緣境無有染污」,沒有八種尋思或五蓋等隨煩惱的染污,「極安穩住」,內心非常的安穩,很自在的安住在所緣境。「熟道適悅」,常常練習將正念安住於所緣境上,非常的熟練,而不是特別生疏,就是很自在、很喜悅的。「適悅相應」,身心也有喜悅相應而轉,「故名無罪適悅相應」。

韓清淨《披尋記》:「於所緣境無有染污等者,此即九種心住中等持應知。由無種種欲恚害等諸惡尋思,貪慾蓋等諸隨煩惱令心擾動,名無染污。由無加行無功用任運轉道,說名極安隱住熟道而轉。」

於所緣境沒有染污等,這就是「九種心住」中最後一個住叫「等持」。

「種種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等「諸惡尋思」八種惡尋思。「貪慾蓋等諸隨煩惱」貪慾蓋、瞋恚蓋、惛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疑蓋,這些都是「隨煩惱」。「隨」字,我們的心常有煩惱隨逐,心就為煩惱所污染了,叫做「隨煩惱」。這樣子所有的煩惱都叫做「隨煩惱」,這是第一個解釋。

第二個解釋,根本的煩惱,就是貪、瞋、痴。其它的忿、恨、惱、覆、誑、諂、驕這些是「隨煩惱」。就是遇見不同的境界也還是貪、瞋、痴,但是有不同的相貌,有輕重的不同,那就叫做「隨煩惱」。

由於沒有種種欲恚害等的八種惡尋思,沒有五疑蓋等隨煩惱使心擾動,「名無染污」。

「由無加行無功用任運轉道,說名極安隱住熟道而轉」,由於無加行、無功用的自然任運轉道,說名為極安隱住,是熟道而轉。到了「無加行無功用」程度的時候,內心的止是「任運轉」,這個時候叫做「極安隱住熟道而轉」。

是故說言:數數隨念、同分所緣、流注無罪、適悅相應、令心相續:名三摩地;亦名為善心一境性。

所以說:一次次的隨順憶念所知事的同分影像為所緣,沒有間闕沒有中斷,相續不斷的在同一個所緣境、內心清淨遠離雜染的罪過、並且舒適欣悅與法相應,令此清淨心相續不斷,名為三摩地,也稱為善心一境性。


複次如是心一境性,或是奢摩他品、或是毘缽舍那品。

「複次如是心一境性,或是奢摩他品,或是毘缽舍那品」:「奢摩他」就是屬於止,「毘缽舍那」就是屬於觀。有止的品,有觀的品,有這二種類別。

若於九種心住中,心一境性:是名奢摩他品。若於四種慧行中,心一境性:是名毘缽舍那品。

若是「心一境性」,如果是修九種心住達到心一境性,就是「奢摩他品」,就屬於止了。

「若於四種慧行中,心一境性」,修四種智慧觀行達到心一境性,稱為「毘缽舍那品」了,就屬於智慧了。

心一境性(1):云何心一境性

文/觀諸法如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

云何心一境性?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七(之下):「第三釋心一境性及與淨障,於中有三,初解心一境性,次解淨障,後以頌總收。前中有三,初正解心一境性,二明心一境性通於止觀,三明九種加行。

前中先總,次別後結。總中四句:一數數隨念,二同分所緣,三流注適悅相應等,四無罪適悅相應。下別解此四句。」

什麼叫做「心一境性?」

謂數數隨念同分所緣,流注無罪適悅相應,令心相續:名三摩地,亦名為善心一境性。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七(之下):「又由彼念於所緣境至無罪適境相應者:此中意以能除染故得極安穩成辨之道,適悅自體而與相應故名無罪。」

「謂數數隨念」,「同分所緣」,「流注無罪適悅相應」,令心相續:名三摩地,這是把「心一境性」的大意標出來了。

1、常隨順憶念所緣境。2、正確的所緣境,是同分所緣,與前五識所緣的所知事是同分的。3、能夠一直不斷的相續在一個所緣境上流注,會得到適悅的相應。4、無罪,沒有煩惱過失,沒有各種尋思與蓋障來干擾。做到這四種事情時就是與善法相應的心一境性,心在同一個所緣境上的體性,就是定了。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azL

心一境性(1):云何心一境性

文/觀諸法如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

云何心一境性?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七(之下):「第三釋心一境性及與淨障,於中有三,初解心一境性,次解淨障,後以頌總收。前中有三,初正解心一境性,二明心一境性通於止觀,三明九種加行。

前中先總,次別後結。總中四句:一數數隨念,二同分所緣,三流注適悅相應等,四無罪適悅相應。下別解此四句。」

什麼叫做「心一境性?」

謂數數隨念同分所緣,流注無罪適悅相應,令心相續:名三摩地,亦名為善心一境性。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七(之下):「又由彼念於所緣境至無罪適境相應者:此中意以能除染故得極安穩成辨之道,適悅自體而與相應故名無罪。」

「謂數數隨念」,「同分所緣」,「流注無罪適悅相應」,令心相續:名三摩地,這是把「心一境性」的大意標出來了。

1、常隨順憶念所緣境。2、正確的所緣境,是同分所緣,與前五識所緣的所知事是同分的。3、能夠一直不斷的相續在一個所緣境上流注,會得到適悅的相應。4、無罪,沒有煩惱過失,沒有各種尋思與蓋障來干擾。做到這四種事情時就是與善法相應的心一境性,心在同一個所緣境上的體性,就是定了。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azL5Q6d.html

心一境性(1):云何心一境性

文/觀諸法如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

云何心一境性?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七(之下):「第三釋心一境性及與淨障,於中有三,初解心一境性,次解淨障,後以頌總收。前中有三,初正解心一境性,二明心一境性通於止觀,三明九種加行。

前中先總,次別後結。總中四句:一數數隨念,二同分所緣,三流注適悅相應等,四無罪適悅相應。下別解此四句。」

什麼叫做「心一境性?」

謂數數隨念同分所緣,流注無罪適悅相應,令心相續:名三摩地,亦名為善心一境性。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七(之下):「又由彼念於所緣境至無罪適境相應者:此中意以能除染故得極安穩成辨之道,適悅自體而與相應故名無罪。」

「謂數數隨念」,「同分所緣」,「流注無罪適悅相應」,令心相續:名三摩地,這是把「心一境性」的大意標出來了。

1、常隨順憶念所緣境。2、正確的所緣境,是同分所緣,與前五識所緣的所知事是同分的。3、能夠一直不斷的相續在一個所緣境上流注,會得到適悅的相應。4、無罪,沒有煩惱過失,沒有各種尋思與蓋障來干擾。做到這四種事情時就是與善法相應的心一境性,心在同一個所緣境上的體性,就是定了。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azL5Q6d.html

路过

鸡蛋

鲜花

支持

雷人

难过

搞笑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用户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3-29 04:42 , Processed in 0.025493 second(s), 8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