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 最近,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時常聲稱中國樂見喬·拜登贏得11月大選。然而在北京,官員們反而轉變了看法,願意川普連任。
對九位現任和前任中國官員的採訪顯示,儘管過去四年大部分時間,川普為了貿易失衡、新冠疫情等諸多事由而指責中國,但中國態度卻轉向了支持川普連任。首要原因是人們認為,相比貿易爭端和地緣政治動盪帶給中國的傷害,戰後美國結成的盟友網絡受損帶來的好處更大。
無論誰當選美國總統,中美緊張關係都會升溫是中國官員共同的擔憂,除此之外他們大致分為兩派觀點,一方強調地緣政治利益,另一方關注貿易關係。前美國副總統拜登被視為傳統的民主黨人,會尋求鞏固美國四分五裂的多邊關係並減少貿易摩擦。
曾任中國貿易談判代表和中國常駐日內瓦聯合國代表團副代表的周小明表示,對中國而言,拜登當選可能更危險,因為他會聯手盟國對付中國,而川普正摧毀美國的同盟。四位現任官員回應了這個觀點,稱許多中國政府內部人士認為,若川普獲勝,將削弱他們認為是華盛頓用來遏制中國影響力上升的一筆最大的資產。
在這種觀點背後,人們的一般假設是幾乎沒什麼辦法可以阻止世界上前兩大經濟體關係滑坡。因此,中國需要加快發展高端本土產業,擴大在開發中市場的版圖,尋找與歐洲和亞洲國家合作的機會,以對抗美國孤立中國的努力。
川普任職期間,北京方面愈發意識到在諸多問題上針鋒相對的華盛頓兩黨均深深支持反華立場。最先在武漢發現的新冠疫情更是讓美國人的對華立場更為強硬。
關係會更糟
周小明表示,美國大選不會從根本上改變兩國關係,美國強烈感覺應當遏制中國,因此無論川普贏還是拜登贏,情況都會變得更糟。
中國官員不希望像2016年川普擊敗前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時那樣措手不及,因此一直在敦促美國方面的聯絡人解析大選前景。在北京的美國商界高層人士稱,最近幾周一些人脈廣泛的中國朋友突然增加了聯繫,某些情況下這些人甚至已多年沒聯繫過他們。
儘管共和黨歷來強調與中國的經濟聯繫,但川普將共和黨推向了更具對抗性的方向,從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張、貿易、公共衛生到人權和技術,幾乎在涉及兩國關係的各個領域都對中國發起了挑戰。民主黨很大程度上支持這些努力,幫助通過了支持香港抗議者和向台灣提供更多軍事援助的立法提案。
伴隨民主黨初選升溫,甚至長期以來支持對華採取「接觸」戰略的拜登也展現了更強硬的論調。最近幾個月,拜登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稱作是「惡棍」,稱贊香港民主示威者「英勇非凡」,並指責中國採取「掠奪性」的貿易做法,大規模拘押新疆維吾爾穆斯林的做法「沒有天理」。
儘管中國官員繼續避免直接批評川普,但互聯網審查允許更多充滿民族主義情緒批評美國的內容在網上傳播。一位外國外交官表示,中國外交部對美國官員展現了「好鬥」和「憤怒」。
中國內閣顧問、全球化智庫創始人王輝耀稱,川普辜負了很多善意,貿易戰開始之初有很多人支持美國,但現在他們也贊同強硬派。
川普起初稱贊過習近平對疫情的處理,後來試圖將自己對抗中國的名聲作為競選籌碼。他在4月對路透表示:「中國將竭儘所能讓我輸掉這次大選。」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斷言中國的疫情應對重點是希望他輸。中國外交部重申了從不尋求干涉別國內政的長期立場。
美國的穩定
一位中國官員稱,既然兩國關係無論如何都不會改善,選舉結果也就不重要。他們表示,中國最大的希望是情況不要進一步惡化。
北京方面一些人士在思考川普對美國穩定產生的長遠影響,提到了新冠病例激增,針對警察歧視行為的抗議活動,及疫情期間選舉是否可能以混亂收場的猜測。前中國外交官、曾是鄧小平翻譯的高志凱表示,人們熟悉的那個美國可能將不復存在。
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也使其與傳統盟國產生了類似摩擦。他對主要貿易伙伴徵收關稅,敦促盟國增加集體防務投入,退出多邊協議並支持英國脫歐。中國官員私下承認,如果是民主黨主政並與盟國聯手,可能會更難對付。
兩名現任中國官員表示,即使事實證明拜登當選對中國而言困難更大,但他可能開放更多領域的合作,例如重新加入巴黎氣候協定,這是他在歐巴馬政府任副總統時談成的協議。
王輝耀表示,拜登支持氣候變化、世貿組織改革和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定等議題,中美可以在一些領域展開合作。
一位了解中國官員想法的知情人士稱,從個人層面而言,一些參與了中美貿易談判的中國官員支持拜登,單純是因為他們可以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該人士稱,中國貿易團隊工作時看上去十分疲累。
無論大選結果如何,中美雙方都可能難以擺脫對抗格局。華為高管孟晚舟仍被扣加拿大,等待關於美國申請引渡的裁決,而北京方面在香港實施國家安全法的計畫引起美國國會憤怒,並給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投下了疑問。
周小明稱,如今在中國,人們越來越了解美國的目標,中美關係尚未達到至暗時刻。
原文標題
China Warms to Idea of Four More Years of Trump Presid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