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易经研讨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易经研讨(53) 《周易》与算命
热度 3 shen_fuen 2014-9-13 09:49
易经研讨 (53) 《周易》与算命 shen_fuen 《周易》与算命 《左传·昭公五年》记载了卜楚丘预言叔孙穆子命运的故事。 《左传·昭公五年》 初,穆子之生也,庄叔以《周易》筮之,遇《明夷》之《谦》,以示卜楚丘。曰:‚是将行,而归为子祀。以谗人入,其名曰牛,卒以馁死。《明夷》,日也。日之数十,故有十时,亦当十位。自王已下,其二为公,其三为卿。日上其中,食日为二,旦日为三。《明夷》之《谦》,明而未融,其当旦乎,故曰:‘为子祀’。日之《谦》,当鸟,故曰‘明夷于飞’。明之未融,故曰‘垂其翼’。象日之动,故曰‘君子于行’。当三在旦,故曰‘三日不食’。《离》,火也。《艮》,山也。《离》为火,火焚山,山败。于人为言,败言为谗,故曰‘有攸往,主人有言’,言必谗也。纯《离》为牛,世乱谗胜,胜将适《离》,故曰‘其名曰牛’。谦不足,飞不翔,垂不峻,翼不广,故曰‘其为子后乎’。吾子,亚卿也,抑少不终。‛ 鲁文公、鲁宣公时,叔孙庄叔为卿。鲁国衰弱,国政操于三桓(卿大夫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之手。叔孙庄叔有两个儿子,哥哥叫宣伯,弟弟就是穆子。叔孙穆子出生时,父庄叔用《周易》算了一卦,得《明夷》之《谦》,他请大师卜楚丘来给穆子算算命。 卜楚丘用《明夷》初九爻爻辞、《明夷》卦和之卦《谦》的卦象预言了小孩子叔孙穆子的一生吉凶(那时还没有《易传》)。《明夷》卦初九爻爻辞为:“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卜楚丘说:“此子将出行,归来成为子祀(继承人);带回一个进谗言的人,名字叫‘牛’;此子最终将饿死。” 卜楚丘还作了详细说明:《明夷》卦离在坤位,明之未融,虽为老二,但345爻交震,所以说‘归为子祀’。震为旦日,“旦日为(数)三”,“其三为卿”,看来是会当继承人。《明夷》之初九动,变下卦为艮为君子,所以又说“君子于行”,交震旦,数三,所以说“三日不食”。《明夷》下卦离为火,《谦》下卦是艮为山,火烧山,山败。对人来说,“败言”是“谗”,所以说命里会出远门(有攸往),“主人有言”,言必是谗言。离为牛,(明夷象征乱世),世乱谗胜,胜而从离,所以谗人的名字叫“牛”。卜楚丘继续说:《谦》不足,鸟不飞,垂不挺,翼不大,所以您这儿子应该和您差不太多。亚卿啊,您这儿子虽能继承您的事业,然受压抑少,而不会得到善终。 多年以后,叔孙庄叔过世,穆子的哥哥叔孙宣伯继承卿位。果然,叔孙宣伯一上位就出乱子:淫乱,还企图铲除“三桓”当中的另外两桓。叔孙穆子看哥哥闹得太凶,于是明哲保身,溜之大吉。至此,“是将行”的预言已经应验。 叔孙穆子逃到一个叫做庚宗的地方,和当地一名妇人搞了一夜情。穆子说出自己的身份,妇人哭而送之。叔孙穆子到了齐国,娶了显赫家族国氏的女儿。国氏女儿给穆子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孟丙,一个叫仲壬。有一天,穆子做了一个恶梦,梦见天塌下来,压在自己身上,怎么推也推不开。危急关头,出现了一个又黑又丑的人。穆子大喊了一声:“牛,救我!”两人一起使劲,这才把天从叔孙穆子身上推开。叔孙穆子天亮醒来,召集了他的随从仔细看了看,没找到“牛”。 没多久,叔孙宣伯也逃亡齐国。…鲁国来人请他回国去作叔孙氏的亚卿,穆子不告而别。至此,又应验了“归为子祀”的预言。叔孙穆子做了亚卿,庚宗的妇人找来了,还献上了一只野鸡。穆子问妇人姓名,妇人说:“儿子长大了,都能捧着野鸡跟着我来了。”叔孙穆子看到这个从没见过面的儿子,大吃一惊:居然和当年梦里的“牛”长得一样!叔孙穆子喊了他一声:“牛。”这孩子还真应声:“唯。”叔孙穆子一高兴,就让这孩子在自己家里作竖。“竖”,是指孩子官。竖牛得宠,叔孙穆子让他作了自己的管家。又应验了“以谗人入,其名曰牛”的预言。   因穆子不告而别,国氏母子三人还留在齐国。叔孙穆子在齐国的一位至交趁机把国氏娶回家了。叔孙穆子听到这个消息大怒,只好等孟丙和仲壬长大了,把他们接回了鲁国。叔孙穆子在一次打猎之后染了病。…竖牛想和孟丙结盟篡权,孟丙不理他。…叔孙穆子命不该绝,病好了,想给孟丙铸钟,钟是一种重要礼器,是祭祀时候用的。其实,这是叔孙穆子给孟丙的一个暗示:等行钟礼时向大家宣告孟丙就是继承人。孟丙高高兴兴地去做准备,准备得差不多了,就让竖牛向叔孙穆子请示一下日程安排。竖牛没有进见叔孙穆子,但是出来告诉孟丙说:定了,就定在某天。到了那一天,贵宾们全来了。叔孙穆子听到屋外响有钟声,问竖牛是怎么回事。竖牛搬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回答:“这是孟丙在招待他齐国来的后爸。”叔孙穆子立时气得浑身乱颤,一个劲儿往外冲。竖牛马上将他拦住,没让叔孙穆子出门。来宾走后,叔孙穆子派人抓捕孟丙,孟丙拒捕被杀。 接下来,竖牛又拉着仲壬结盟,可仲壬居然也不干。竖牛就开始算计仲壬。有一天,仲壬和鲁昭公的司机莱书一起进王宫玩,鲁昭公看到了他,就赐了玉环,这可是件大事。仲壬回家以后把玉环交给竖牛,让他拿给老爸去看。竖牛假装进叔孙穆子屋里转了一圈,并没有给老爸看。竖牛出来对仲壬说:“老爸让你戴上。”过些天,竖牛找机会对主子说:“您看,是不是让仲壬拜见鲁昭公?”叔孙穆子很奇怪:“你这是什么意思?”竖牛赶紧回答说:“您不引见,人家自己去拜见国君了,还把国君赐给他的玉环戴在身上了呢!”听了这谗言,叔孙穆子大怒,就把仲壬赶出家门,仲壬逃亡齐国。 叔孙穆子病入膏肓了。老人家命竖牛赶紧去召仲壬回来。竖牛只是嘴里答应,就是不执行。竖牛把叔孙穆子关在屋里,对外称“老人家病重,不想见人”,让人把饭放到门口就退下去。从十二月癸丑日开始,叔孙穆子绝食,三天后乙卯日去世。应验了卜楚丘说叔孙穆子命运的最后四个字,“卒以馁死”。 从以上看来,卜楚丘的每一句预言最后全都应验了。叔孙穆子的下场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叔孙是个大家族,叔孙穆子不是笨蛋,为什么卜楚丘给他算的命就没人告诉过他。如果故事是真的,卜楚丘真是神算,这种绝活是谁教他的?他的父亲。用《周易》预测人命一生吉凶是周公的绝活,所以当时鲁国的史卜可能都是单传。 下面是他父亲的筮例: 《左传·闵公二年》:成季之将生也,桓公使卜楚丘之父卜之。曰:“男也。其名曰友,在公之右。间于两社,为公室辅。季氏亡,则鲁不昌。”又筮之,遇大有之乾,曰:“同复于父,敬如君所。”及生,有文在其手曰“友”,遂以命之。 闵公二年,鲁桓公的小儿子成季(老四)在将出生的时候,其父鲁桓公(名轨),让卜楚丘之父为他占卜,他说:“是男孩。他的名字叫友,在(鲁桓)公之右(上),在两社之间,能成为公室的辅弼。季友若亡,鲁国则不会昌盛。”还有疑问,又用《周易》筮之,得《大有》卦之《乾》,卜楚丘之父不用《大有》爻辞,只用《大有》和《乾》的卦象断卦。他说:“能和他父亲一样言而有信,能像国君一样受人尊敬。”(大有卦变为乾卦,离从乾,从父,故为同复于父。乾为君,故为敬如君所。)等到成季出生,他的手纹居然像“友”字。 到了唐代,从《周易》的“天命”思想和它的哲理走出了《推背图》。《推背图》相传是唐代著名的天相家李淳风和袁天罡所作。用六十个年周期的干支以推算国运。《周易》的治国思想认为,君国与上天同气。思虑精微,是三皇五帝之成就帝业的原因。君主辛劳治国以德,国运就长久。亡国的君主不与上天同气,弃德从剥,国运就消亡。因此,上天降灾祸施吉祥于国,都是有人为的原因的。国家内乱未必会灭亡,内乱加外患国家必亡。 《推背图》以后又冒出了“八字命理学”。在“八字命理学”发展史上, 唐德宗时的 李虚中 (762-813) 是一位重要人物。李虚中尝试用生日时辰的干支推演某人一生的贵贱寿夭,吉凶祸福,也就是“天命”。经过五代宋初徐子平的进一步发展,“八字命理学”才正式进入成熟阶段。徐子平把李虚中推算年月日干支的办法,演进为年月日时同时预测的“四柱八字”法,也就是“子平术”。 当今的“八字命理学”,皆以“子平术”为正宗。到明清时期,“八字命理学”已近完善。比较有名的有明代刘伯温写的?《滴天髓》,万民英的《三命通会》,张神峰的《神峰通考》,和清代沈孝瞻的《子平真铨》等。
个人分类: 随缘|7845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易经研讨(52) 《周易》与占筮(4)
热度 2 shen_fuen 2014-8-30 01:29
易经研讨 (52) 《周易》与占筮 (4) shen_fuen 占卜和占筮 《左传》记载了一个甲骨占卜和《周易》断卦相吻合的故事。 《左传·哀公九年》 宋公伐郑,……晋赵鞅卜救郑,遇水适火,占诸史赵、史墨、史龟。史**:“是谓沈阳,可以兴兵。利以伐姜,不利子商。伐齐则可,敌宋不吉。”史墨曰:“盈,水名也。子,水位也。名位敌,不可干也。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水胜火,伐姜则可。”史赵曰:“是谓如川之满,不可游也。郑方有罪,不可救也。救郑则不吉,不知其他。” 阳虎以《周易》筮之,遇《泰》之《需》,曰:“宋方吉,不可与也。微子启,帝乙之元子也。宋、郑,甥舅也。祉,禄也。若帝乙之元子归妹,而有吉禄,我安得吉焉?”乃止。 鲁哀公九年,郑国正被宋景公打得喘不过气来。晋国重臣赵简子想救援郑国。赵简子是个著名人物,他爷爷就是那个“赵氏孤儿”,他还曾经射伤一只著名的狼,这就是被好心的东郭先生救过命的狼。 赵简子知道,打仗可是件大事,需要占个卜问问老天爷。甲骨占卜是“老”办法,就是用火灼龟甲,根据裂纹来预测吉凶,结果裂出了一个卜相:水适火(有点像既济)。这个卜相到底代表了什么呢? 只有请史官来解说。事关重大,赵简子请了三位史官,这三位史官分别叫作赵、墨、龟。 看样子史龟资格最老,先解说道:“(水适火)是谓沈(沉)阳,可以兴兵。利以伐姜,不利子商。伐齐则可,敌宋不吉。”水适火就是“沉阳”,阳沉于水,可以出兵。利于攻打姓姜的,不利于攻打子商。结论:可以打齐国,打宋国不吉利。当时,统治的齐国姓姜,统治宋国的姓“子”,商朝王族的后裔。 史墨跟着解说道:“盈,水名也。子,水位也。名位敌,不可干也。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水胜火,伐姜则可。”史墨说的“盈”可能是“水适火”的卜名,水是卜位,名和位配合得当,“子”是水,所以“子”宋招惹不得。从史墨说,“子”是水的位置(北)。可见,用天干地支表示方位自古有之。而炎帝为火司令,姓姜的是炎帝后人,水能胜火,可以打姓姜的(传说姜姓是太岳的后人,而太岳又是炎帝的后人)。史墨和史龟的意见一致。 最后看看史赵的解说:“(水适火)是谓如川之满,不可游也。郑方有罪,不可救也。救郑则不吉,不知其他。”史赵说的和史墨说的基本一致:“满”同“盈”,“川”同水。史赵的意思是说:“这个卜如大河水满,没法游渡过去;郑国有罪,得罪了“子”水,不能去救他们。我只知道救援郑国不吉,其他的无可奉告。”看来史赵很有原则:此卜卜救郑,不是卜伐齐。 一个卜,三个史官各有说法,但“不能救郑”空前一致。赵简子还不放心,又请来了一个《周易》占筮专家阳虎。当时的阳虎虎落平阳,众叛亲离,投奔了晋国的赵简子。 读过《论语》的恐怕没有不知道阳虎的。大名鼎鼎的阳虎,就是被儒家臭骂了两千年,与儒家圣人孔子貌似神离的反对派。他曾说过‘为仁不富,为富不仁’。阳虎还说:“主贤明则悉心以事之,不肖则饰奸而试之。”郭沫若对此十分欣赏。他认为,“这确实是含有些革命的精神在里面的。”所以,阳虎的有“革” 卦精神的《易》绝非儒家《易》。 阳虎筮了一卦,得《泰》之《需》,就是《泰》卦六五爻:“帝乙归妹,以祉元吉。”意思是:帝乙嫁妹,以福佑体元吉祥。帝乙是商王,是纣王、微子启的老爸。阳虎用爻辞断卦:“宋方吉,不可与也。微子启,帝乙之元子也。宋、郑,甥舅也。祉,禄也。若帝乙之元子归妹,而有吉禄,我安得吉焉?”宋国正“吉”,不可与参与宋郑之争。微子启为帝乙长子,微子启后裔宋国又嫁了“妹”给郑国国君,所以宋国和郑国是联姻的甥舅之国。宋国因嫁妹与郑而有“吉”,如果晋国去打宋国,怎么会有“吉”?《春秋左传正义》:“宋、郑,为婚姻甥舅之国。宋为微子之后。” 三位史官加一位《周易》占筮专家结论一致:郑国不能救,宋国不能惹。赵简子一听结论如此统一,就决定不去救郑。
个人分类: 随缘|6452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易经研讨(51)《周易》与占筮(3)
热度 4 shen_fuen 2014-8-11 07:07
易经研讨 (51) 《周易》与占筮 (3) shen_fuen 3、多爻变:用本卦和之卦的卦象占断 筮例(6) 《国语•周语下》: 晋孙谈之子周适周,事单襄公……襄公有疾,召顷公而告之,曰:“必善晋周,将得晋国……成公之归也,吾闻晋之筮之也,遇《乾》之《否》,曰:‘配而不终,君三出焉。’一既往矣,后之不知,其次必此……其卦曰:‘必三取君于周。’’其德又可以君国……晋仍无道而鲜胄,其将失之矣。必早善晋子,其当之也。”顷公许诺。及厉公之乱,召周子而立之,是为悼公。 晋国孙谈之子公子周来到周室,侍奉单襄公……襄公病重,叫来儿子顷公告诉他说:“你一定要好好对待公子周,他将来会得到晋国……晋成公回国继位时,我听说晋国有人占了一卦,得《乾》之《否》(乾初九、九二、九三,三爻皆变),预言说:‘天地虽配而无终,有三个国君归位。’第一个(成公)已经当了国君,第三个是谁还不知道,第二个一定是公子周……《乾》卦下乾上乾,《否》卦下坤上乾,乾代表天、君,坤代表地、民,而“否”为闭塞不通,故谓“(天地)配而不终”。《乾》卦之下乾君三爻皆变而为《否》,故谓“君三出焉”。所以预言说:‘定有三次从周迎回国君。’公子周的德行可以君临国家,…晋厉公仍行不道而子孙稀少,将要失去君位。你一定要趁早善待公子周,他将应验此预言。”单顷公应承了他父亲的告诫。到晋厉公之乱被弑时,晋人迎回公子周立为国君,就是晋悼公。 此处晋筮人用本卦《乾》和之卦《否》的卦象断卦。筮人在进行分析时,没有引用本卦或变卦的卦辞。 筮例(7) 《左传•襄公九年》: 穆姜薨于东宫。始往而筮之,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随》,其出也。君必速也。”姜曰:“亡。是于《周易》曰:‘《随》,元亨利贞,无咎。’元,体之长也;享,嘉之会也;利,义之和也;贞,事之干也。体仁足以长人,嘉德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然,故不可诬也,是以虽《随》无咎。今我妇人而与于乱。固在下位而有不仁,不可谓元。不靖国家,不可谓亨。作而害身,不可谓利。弃位而姣(淫之别名),不可谓贞。有四德者,《随》而无咎。我皆无之,岂《随》也哉?我则取恶,能无咎乎?必死于此,弗得出矣。” 穆姜是鲁宣公的妻,鲁成公之母,她与大夫叔孙侨如私通并图谋废掉成公,成公十六年事败后被迁于东宫。她到东宫时占了一卦,得“《艮》之八”,即《艮》卦(887887),没有变爻。这个筮史认定没有变爻即“闭而不通”,穆姜下场不吉。所以他诡称“《艮》之八”是指“《艮》之《随》”,说“随”为外出,您必须速速离开这里。 不想穆姜道:出走?《随》卦卦辞是说有元、亨、利、贞这四德的人才没有灾祸,而我都没有,必定死在这里,出不去了。 此处筮史先用无爻变之占法解释“《艮》之八”,认为不吉。再随机应变用《随》卦之卦象劝穆姜速走(占多爻变不用卦辞);穆姜读过《周易》,但不懂占断法,偏偏用《文言》之四德解释《随》卦卦辞“元亨、利贞”,最后束手待毙,薨于东宫。应了“《艮》之八”的筮辞。 4.六爻全变:用之卦的卦辞、卦象占断 因为在无爻变时,采用“本卦”的卦辞、卦象占断。推而论之,在六爻全变时,宜用“之卦”的卦辞、卦象占断。这个规则不适合《乾》之《坤》,或《坤》之《乾》。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蔡墨论龙:“《周易》有之,在《乾》之《姤》曰:‘潜龙勿用。’其《同人》曰:‘见龙在田。’其《大有》曰:‘飞龙在天。’其《夬》曰:‘亢龙有悔。’其《坤》曰:‘见群龙无首,吉。’《坤》之《剥》曰:‘龙战于野。’”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相比之下,蔡墨直接称《乾》卦“初九”为“《乾》之《姤》”、“九二”为“《乾》之《同人》”、“九五”为“《乾》之《大有》”、“上九”为“《乾》之《夬》”、“用九”为“《乾》之《坤》”。 又直接称《坤》卦“上六”为《坤》之《剥》。 按照蔡墨论龙观点可以推论:所谓《周易》某卦的“初九”至“上九”之爻辞,是为了供占筮者在占得某卦单爻变时所用的筮辞。 “用九”与“用六” 如果得《乾》之《坤》以“用九”占断,得《坤》之《乾》以“用六”占断。 由于六爻全变筮例,《左传》《国语》及其它先秦典籍均无记载,所以其占筮之法尚须继续讨论。 由此可见,筮得某卦,就可以用《周易》的卦爻辞卦象以推断所问之事的吉凶。话又说回来。荀子说:“善为易者不占。”(《荀子·大略》)孔子也曾说:“不占而已矣。”(《论语·八佾》)然善为易者,非不能占,而为不占也能断所问之事的吉凶也。
个人分类: 随缘|8059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易经研讨(50) 《周易》与占筮 (2)
热度 4 shen_fuen 2014-8-11 02:39
易经研讨 (50) 《周易》与占筮 (2) shen_fuen 《周易》的精髓部分是它的哲理,或者说大道。这种哲理,就是断卦的依据,即使是单传的古代专职人员——史筮也很难弄懂吃透,解释清楚。好在史筮们记载了不少占筮的实例,来提高推断的可信程度。因此《周易》哲理又是以人文统计为基础的。 断卦 《周易》断卦分为无爻变、单爻变、多(二至五个)爻变、和六爻全变四种情况。深刻理解变卦之解卦方法,是能否正确运用占筮推断所问之事吉凶的关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筮史占筮,筮得某卦,便以《周易》的卦爻辞卦象推断所问之事的吉凶,《左传》、《国语》记载以《周易》卜问吉凶的筮例有二十余条。虽然变卦占筮之法尚须讨论,我们还是可以用这些筮例了解一些《周易》断卦之法。 断卦的基本原则是: 1.卦中无变爻,古人称其为“八”:以“本卦”的卦辞、卦象断卦; 2.卦中有一变爻(单爻变),就用“本卦”变爻辞结合“本卦”、“之卦”的卦象断卦; 3.如果是多爻变,以“本卦”结合其“之卦”卦象断卦; 4.如果六爻全变,以其变卦--“之卦”卦辞、卦象断卦。如果得《乾》之《坤》以“用九”断卦,得《坤》之《乾》以“用六”断卦。* *由于二、四爻变及六爻全变筮例,《左传》《国语》及其它先秦典籍均无记载,所以其占筮之法尚须讨论。 1.无爻变: 用本卦卦辞、卦象占断 筮例(1) 《国语•晋语四》董因迎公于河,公问焉,曰:“吾其济乎?”对曰:“……臣筮之,得泰之八。曰:是谓天地配亨,小往大来。今及之矣,何不济之有……” 秦穆公愿意帮助晋公子重耳重返晋国,派董因迎接重耳,晋公子重耳问:“我这次能成事吗?”董因给他占了一卦,“得《泰》之八”,即《泰》卦,无爻变。《泰》卦下乾上坤,乾代表天,坤代表地。而《泰》卦卦辞为:“小往大来,吉,亨。”结论为“这次行了,你必定会成事”。 *此处董因用《泰》卦的卦辞、卦象断《泰》卦。 筮例(2) 《国语•晋语四》公子亲筮之,曰:“尚有晋国。”得贞《屯》、悔《豫》,皆八也。筮史占之,皆曰:“不吉。闭而不通,爻无为也。”司空季子曰:“吉。是在《周易》,皆利建侯。不有晋国,以辅王室,安能建侯?我命筮曰‘尚有晋国’,筮告我曰‘利建侯’,得国之务也,吉孰大焉!震,车也。坎,水也。坤,土也。屯,厚也。豫,乐也。车班外内,顺以训之,泉原以资之,土厚而乐其实。不有晋国,何以当之? 震,雷也,车也。坎,劳也,水也,众也。主雷与车,而尚水与众。车有震,武也。众而顺,文也。文武具,厚之至也。故曰《屯》。其繇曰:‘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主震雷,长也,故曰‘元’。众而顺,嘉也,故曰‘亨’。内有震雷,故曰利贞。车上水下必伯。小事不济,壅也。故曰‘勿用有攸往’。一夫之行也,众顺而有武威,故曰‘利建侯’。坤,母也。震,长男也。母老子强,故曰《豫》。其繇曰:‘利建侯行师。’居乐、出威之谓也。是二者,得国之卦也。” 重耳(晋文公)想借秦国之力重返晋国,亲占筮,问:“还能得到晋国吗?”占得《屯》卦之八,又占得《豫》卦之八,都没有变爻。“贞卦”指本卦。“悔卦”指在本卦没有变爻时再占的一卦。筮史可能看到两卦都没有变爻,爻无变“闭而不通”;《屯》卦内卦震为车,外卦坎为陷,有震车遇坎险之象,于是说:“不吉!” 司空季子却道:吉。在《周易》中,这两卦都利于建立侯国。无晋国以辅周王室,怎么能说建侯呢?我占“尚有晋国”,卦辞告我“利建侯”,这是得国之旨,哪有比这更吉利的卦?《屯》卦内卦为震为车,外卦为坎为水,234爻互卦为坤为土。《屯》之物力雄厚。《豫》卦为乐,震为车停在外内,坤为顺以训之,345爻互卦为坎水,234爻互卦为艮山,水在山上,有泉源之象。所以这两卦象“车班外内,顺以训之,泉源以资之,土厚而乐其实。”如果得不到晋国,还有什么卦当之? 震为雷为车,坎为劳为水,为民众,《屯》主卦震为雷与车,得水与民众。车有震象武威,又有民众顺从好文,文武俱备,实力雄厚得很呵!所以称“屯”。《屯》卦卦辞(繇)说:“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主卦为震为长(子),所以称“元”,民众顺从为善,所以称“亨”,震雷元亨所以宜贞固之,所以称“利贞”。同时,卦象中震车动而向上,坎水顺而向下则必得泊,古“伯”与“泊”字通用。车泊于水,所以在小事上有障碍,所以称“勿用有攸往。”卦象有一人行动,民众顺从而有武威之象,所以称“利建侯。”坤为母,震为长男,母亲老了,孩子刚强,所以称做《豫》。《豫》卦卦辞说:“利建侯行师。”就是指《豫》卦卦象中居内有母子之乐,出师有震车之威。故这二卦都是得晋国的卦! *此处司空季子分别用《屯》卦和《豫》卦的卦辞、卦象(包括互卦),断《屯》、《豫》两卦。 2.单爻变:用本卦变爻爻辞、本卦和之卦的卦象占断 筮例(3)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陈厉公,蔡出也。故蔡人杀五父而立之,生敬仲。其少也,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陈侯使筮之,遇《观》之《否》。曰:“是谓‘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其在异国;非此其身,在其子孙。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 坤,土也。巽,风也。乾,天也。风为天于土上,山也。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于是乎居土上,故曰:‘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庭实旅百,奉之以玉帛,天地之美具焉,故曰:‘利用宾于王。’犹有观焉,故曰其在后乎。风行而著于土,故曰其在异国乎。若在异国,必姜姓也。姜,大岳之后也。山岳则配天,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及陈之初亡也,陈桓子始大于齐。其后亡成,成子得政。 陈厉公生敬仲。敬仲年少时,厉公让周史以《周易》占筮。所得本卦为《观》,因其六四爻变,之卦为《否》。周史说:《观》卦六四爻辞为:“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意思是臣子做王的宾客有利。这个孩子将来会代陈有国,若不在这里,也一定会在别国得志,若不是他本人,也一定会是他的子孙。因为这卦有“他的光能远远地照亮他物”之象。 《观》卦和《否》卦下卦都为坤,坤为土。《观》卦上卦巽为风,《否》卦上卦乾为天。巽变为乾,夫“风成天于土上,山也。”他“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于是乎居土上”所以有‘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艮为门庭,坤为师众,乾为金玉,坤为布帛,所以说“庭实旅百,奉之以玉帛,天地之美具焉”。因为还得“观”望,所以说会应在他的后人身上。巽在上,就是“风行”,下卦为坤,在坤之上,所以说“风行而著于土”,由此得出他在异国之象。《否》卦上为乾天,下有互艮为山,“山岳配天”,必在姜姓主政的齐国得势(因为姜姓之祖先为尧之“四岳”,姜子牙分封在泰山之后)。但事物不可能两者俱大,当陈国衰亡之日,就是他(在齐国)昌盛的时候。 陈厉公次子田敬仲奔齐,后代逐渐强大,最后他的十世孙田和夺取姜齐政权,史称“田氏代齐”。 “《观》(888677)之《否》(888777)”,表明《观》卦六四爻爻变,即由“老阴6”变为“少阳7”,《观》卦因而变为《否》卦。此处周史用本卦《观》六四爻爻辞、《观》卦和之卦《否》的卦象断卦,但其中以之卦卦象为主对事物未来进行分析占断。 筮例(4) 《左传·僖公十五年》 初,晋献公筮嫁伯姬于秦,遇《归妹》之《睽》。史苏占之曰:“不吉。其繇曰:‘士刲羊,亦无衁也。女承筐,亦无贶也。西邻责言,不可偿也。《归妹》之《睽》,犹无相也。’震之离,亦离之震,为雷为火。为嬴败姬,车说问其輹,火焚其旗,不利行师,败于宗丘。《归妹》《睽》孤,寇张之弧,侄其从姑,六年其逋,逃归其国,而弃其家,明年其死于高梁之虚。” 晋献公为嫁伯姬于秦穆公,用《周易》占得《归妹》之《睽》(上六为变爻)。归妹:兑下震上。睽:兑下离上。史苏占断为不吉:《易·归妹》上六爻辞:“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无攸利。”“西邻责言(兑),不可偿也”为史苏自取卦意。归妹变睽孤,所求皆无获。震变为离,或者说离去震,震为雷,离为火,雷变为火。此为嬴(秦)败姬(晋)之相也。震为车,上六阴爻变阳,是为车脱轱辘。震为旗皤,离为火,是为火焚其旗。车败旗焚,不利於行师,如若行师,将败於宗丘(韩原?)。归妹变睽孤。(睽上六爻)象寇张之弧。震侄(晋怀公)从其离姑(伯姬),六年以后,弃其家室(巽)逃回本国,来年死于高梁之虚(临汾)。 “《归妹》(778786)之《睽》(778787)”,表明《归妹》卦上六爻爻变,即由“老阴6”变为“少阳7”,《归妹》卦因而变为《睽》卦。 此处史苏用本卦《归妹》变爻(上九爻)爻辞、《归妹》卦和之卦《睽》的卦象断卦。 筮例(5)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秦伯师于河上,将纳王。狐偃言于晋侯曰:“求诸侯,莫如勤王。诸侯信之,且大义也。继文之业而信宣于诸侯,今为可矣。”使卜偃卜之(龟占),曰:“吉。遇黄帝战于阪泉之兆。”公曰:“吾不堪也。”对曰:“周礼未改。今之王,古之帝也。”公曰:“筮之。”筮之(蓍占),遇《大有》之《睽》,曰:“吉。遇‘公用享于天子’之卦也。战克而王飨,吉孰大焉,且是卦也,天为泽以当日,天子降心以逆公,不亦可乎?《大有》去《睽》而复,亦其所也。”晋侯辞秦师而下。 晋臣狐偃劝晋文公去勤周襄王(当时襄王被狄后击败,流落在郑国汜地)晋文公听了狐偃的建议后,先让卜偃以龟甲卜一下,得到“黄帝战于阪泉”的吉兆,文公还是承受不了,再主用蓍草占筮一下,结果演算出的卦为“《大有》之《睽》”。卜偃说:“吉,《大有》卦九三爻辞:“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象征战胜狄兵受到周王的晏请,是莫大的吉祥。从卦象看,《大有》卦的内卦乾为天,九三爻爻变,为《睽》卦的兑为泽,外卦为离为日,有天变为泽以迎日之象,正是天子降尊以迎接公侯的卦象,这样还不行吗?就是单论《大有》卦,其下卦乾为天,上卦离为火为子,也有天子降尊以迎公的意思呵!晋文公听了卜偃的分析,辞秦师而去勤王。 “《大有》(779787)之《睽》(778787)”,表明《大有》卦九三爻爻变,即由“老阳9”变为“少阴8”,《大有》卦变为《睽》卦。 此处卜偃用本卦《大有》的九三爻爻辞、《大有》卦和之卦《睽》的卦象断卦。
个人分类: 随缘|7701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易经研讨(49)《周易》与占筮(1)
热度 3 shen_fuen 2014-8-9 08:09
易经研讨 (49) 《周易》与占筮 (1) shen_fuen 《周易》是卜筮之书,古人卜筮就是想以此通达“天命”。正因为是卜筮之书,《周易》才免遭秦焚书之火而留传于今。《周易》的占筮功能是从八卦符号和文字表述两个方面来完成的。卦辞是总纲,爻辞是分论,再与象、变结合起来,用它的哲理去解释、推断事物的吉凶祸福。 起卦 筮法起源很早,甲骨卜辞中发现有数字组成的八卦符号。卦爻辞最初只是某卦某爻的筮辞,是占问某事的原始记录。司马迁《史记》说“文王拘而演《周易》”,即周文王在被商纣王囚禁在羑里期间将《归藏》六十四卦占问某事的原始记录对照卦象,经筛选,整理,写成了《周易》六十四卦卦辞。所以,《周易》就是卜筮之书。占筮起卦法以蓍草占筮为准,民间也有以掷钱起卦的。 蓍草占筮 周以后,人们多用蓍草占筮。蓍草卜问祸福,多以《周易》作为断卦依据。《系辞上》第九章详细介绍了大衍之数揲蓍法。“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以椟盛蓍草五十策,筮时仅用四十九策,三变而成爻,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经过三次推演(三变),起一爻,最后揲数或六、或七、或八、或九。揲数为六、七、八、九的概率或为1/16、5/16、7/16、3/16。 六爻既成,是为本卦。揲数为六、九之爻经过爻变而生成的卦称为“之卦”。 以《乾》卦为例:即 (1)如果占得977777(从下往上),本卦为《乾》卦,其中初爻为“老阳9”,应变“少阴8”,这样《乾》卦就变为《姤》卦(877777),《姤》卦称为“之卦”。而占得的卦便称为“《乾》之《姤》”。 (2)如果占得977977,本卦为《乾》卦,之卦便为《巽》卦(877877),称为“《乾》之《巽》”。 (3)如果占得999999(六爻皆变),本卦为《乾》卦,之卦便为《坤》卦(888888),称为“《乾》之《坤》”。 (4)如果占得777777(六爻皆为不变爻),则称为“遇《乾》”或“《乾》之八”。古人以“八”为代表“六爻皆不变”。 反之,如占得“《屯》之八”,其六爻必为788878,没有9或6;若有9或6,则称为“《屯》之某卦”。 掷钱占筮: 此种筮法民间较为常见,其法如下:   用三个铜钱抛掷:两个面一个背时,为少阳7;两个背一个面时,是少阴8;三个背面时,是变爻老阳9;三个面时,是变爻老阴6。 此种占法,六掷而可成卦,较为简便,其中之变爻数亦可能在零至六之间,其老阳少阳少阴老阴的概率或为2/16、6/16、6/16、2/16。其解卦之法,与蓍草占筮法一致。 汉代孟喜、京房等象数派易家利用《周易》讲阴阳变异,此后象数派在以象数解易的同时,逐步形成一套庞杂的术语体系,使占筮之法趋以繁琐和多样性,并出现了诸如三国管辂等占卜高手。 * 蓍草起卦法:以椟盛蓍五十策,筮时仅用四十九策,即所谓“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也。 一变: 1)将四十九策任意分为两部分,分握于左右手,左手握者象征天,右手握者象征地; 2)由右手中取出一策,即所谓“挂一以象三”; 3)将右手之策,每四策一组数之,即所谓“揲一象四时”也; 4)数至最后之余策,或一,或二,或三策,或四,取而夹于无名指与中指之间,即所谓“归奇以象闰”也。 5)取左手部分,每四策为一组数之,即所谓“再揲之以四”也。 6)数至最后之余策,或一,或二,或三,或四,取而夹于食指间,所谓“再归奇于扐”也。 7)取指间之策而挂之,所谓“再扐而后持”也。 以上为第一变,其结果有两种,一、余四十四策,二、余四十策。 二变:将一变所余之策复演之,其结果有三种:一)余四十策,二)余三十六策,三)余三十二策。 三变:将二变所余之策复演之,其结果有四:   余三十六策,揲数为九,是为老阳,是为可变之阳爻;   余三十二策,揲数为八,是为少阴,是为不变之阴爻;   余二十八策,揲数为七,是为少阳,是为不变之阳爻;   余二十四策,揲数为六,是为老阴,是为可变之阴爻。 至此初爻成,即所谓“三变而成爻”也。九、八、七、六谓之四营,《易》四营而成卦,又以四营而变卦,故曰“四营而成易”。 二、三、四、五、上各爻皆依初爻之演法而得出,六爻俱成而卦成,每卦六爻,每爻三变,即所谓“十有八变而成卦”也。
个人分类: 随缘|6787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易经研讨(48)
热度 3 shen_fuen 2014-4-3 22:45
易经研讨 (48) shen_fuen 《周易》 的 取象 易有象有数,汉人有所谓“经文无一言离象”之说。 《系辭》云:“《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以君子將有為也,將有行也,問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響。” 不少《说卦传》中所提到的卦象,貌似有因、实不在经,不能用来解读《周易》经文。如乾为寒、为大赤、为瘠马、坤为柄、为釜、震为萑苇、离为鳖等象,均不见于《周易》的爻辞,其象或出自连山。那么,为什么《说卦传》(哪怕它已遭篡改並加入私货)还能够名列《周易》十翼之中,成为必读经典呢?其一:它挂着先圣孔子的招牌;其二:有朱熹的徒子徒孙为它撑腰。 近代易学大师尚秉和先生认为《周易》本是“观象系辞”的本质。《周易》取象,多取形似,如震卦形像斗、筐,因此有酒勺、北斗、筐等象,兑卦形如长角的羊,又像梳羊角辫的丫头,因此有羊、少女之象,羊和牛都是长角的,因此兑指牛羊。震有“乘马”(四匹马)之象,故《屯》爻辞中有“乘马班如”。除此以外,尚秉和先生利用《左传》、《国语》等先秦古籍中的筮例,找到了震为征等古人占筮时使用的易象。同时提出了艮为龟,兑为月,坤为牛,离为母牛的说法《周易尚氏学》。石头认为尚秉和先生的这些说法是对的。 东汉郑玄《易赞》、《易论》认为:“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郑玄说的是《周易》的了不起的三个哲学思想。说明白点,易简就是易卦有象,简之而有卦名。变易就是卦象因位因時而变,述之而有爻辞、归纳之而有卦辞。 “不易”就是人有生死,物有旺衰、四时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阴阳五行、天地日月之道不变,则人事之吉凶悔吝可测也。许多“不易”之象可见于《逸周书周月解》: “ 凡四时,成岁,有春夏秋冬,各有孟仲季以名,十有二月,中气以著时。 ” “ 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地之正,四时之极,不易之道。 ” 那么何谓“ 春 ”?“ 其日甲乙,其帝太昊,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 ” “ 盛德在木。 ”该数八,成数也。 何谓“ 夏 ”?“ 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音徵,其数七,其性礼,其事视,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 “ 盛德在火。 ”该数七,成数也。 何谓“ 秋 ”?“ 其日庚辛,其帝少昊,其神蓐收,其虫毛,其音商,其数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门,祭先肝。 ” “ 盛德在金。 ”该数九,成数也。 何谓” 冬 ”?“ 其日壬癸,其帝颛顼,其神玄冥,其虫介,其音羽,其数六,其味咸,其臭朽,其祀行,祭先肾。 ” “ 盛德在水。 ”该数六,成数也。 至于“ 季夏 ”,文中又说:“ 中央土黄,其日戊己,其帝黄帝,其神后土,其虫倮,其音宫,其数五,其味甘,其臭香,其祀中霤祭先心。 ”该数五,生数也。 象之生数成数来自《尚书大传·五行传》: 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天五生土。 石头解读《周易》发现,这些“不易”之象都在经文之中: 《周易》的取象: 阴阳爻 的取象: 阳爻象龙,阴爻象牝马。 八经卦 的取象: 八经卦之时象:震为春,巽为季春,离为夏,艮为季夏,兑为秋,乾为季秋,坎为冬,坤为季冬。 八经卦方位象:离南、坎北,兑西、震东,乾西北、巽东南,艮西南、坤东北。 八经卦之五行色象:乾兑金为白,震巽木为青,坎水为玄黑,坤土为玄,艮土为黄,离火为黄红。 八经卦之味象:乾兑为辛,震巽为酸膻,坎为咸,坤艮为甘,离为苦。 八经卦之音象:乾兑为商,震巽为角,坎为羽,坤艮为宫,离为徵。 震 为雷、为木、为春、为东、为长子、为朝为旦、为王、为车舆、为乘马、为筐、为斗、为勺。于德为鸣、为征。震卦数为三。于身为足。其性动而劲类青龙。 离 为火、为夏、为南、为中女、为日(中)、为侯、为光、为矢、为戎兵、为利斧、为壶、为雉、为母牛、为孕。于德为明德、为大人。离卦数为二。于身为目、为心。其性热而烈类朱雀。 兑 为泽、为金、为秋、为西、为少女、为暮(闲)、为武人、为羊、为月、为悦、为弋、为祭祀。于德为毁折、为刑。兑卦数为四。于身为肺、为口。其性决而傲类白虎。 坎 为水、为冬、为北、为中子、为夜、为鬼、为寇、为膏、为酒食、为血、为狱律、为弓弧、为狐、为车、为缶。于德为劳、为濡。坎卦数为一。于身为肾、为耳。其性冷而荡类玄蛇、类鼠。 乾 为天、为金玉、为季秋、为大君、为老父、为西郊、为沙、为乾旱、为瓜、为篱笆。于德为圆、为大。乾卦数为九。于身为首。其性争而强类马。 坤 为地、为川、为季冬、为小人、为老母、为众、为直方大、为丧、为尸、为文章、为衣裳。 于德为顺、为藏、为小。坤卦数为六、为十。于身为身腹。其性柔而载类牛。 艮 为山、为火土、为季夏、为小子、为童、为石、为手、为门、为房舍、为果、为朋贝、为资。于德为君子、为守、为安。艮卦数为七。于身为手、为鼻。其性慎而守类犬。 巽 为风、为茅丛、为季春、为王假、为长女、为舟、为命、为绳、为号、为穴、为鱼、为鸡、为器具,为床几。于德为生、为伏从、为入。巽卦数为八。于身为股。其性和而缓类豕。
个人分类: 随缘|677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易经研讨(47)
热度 3 shen_fuen 2014-3-27 07:02
易经研讨 (47) shen_fuen 《周易》 的人际关系 《周易》的人际关系基本上是按照阴阳思想演绎而来的。首先用阴阳把八卦排成一家子:乾卦代表父,坤卦代表母。其他的六个卦,三阳三阴。震(雷)卦代表长子、坎(水)卦代表中子、艮(山)卦小子,巽(风)卦,代表长女。离(火)卦,代表中女。兑(泽)卦,代表少女。 。这些关系明确显示在下列爻辞中: “受兹介福于其王母”(晋卦); “长子帅师,弟子舆尸”(师卦),“长子”(震卦); 艮为小子(蒙卦渐卦蛊卦中孚卦家人卦)。 兑为妹,艮、兑是“哥呀妹呀”谈情说爱的小子少女(咸卦)。 “归妹以娣”、“归妹以须”(归妹卦); 武王发、周公旦等的母亲大姒真实身份或隐寓于《归妹》卦。归妹初九:“归妹以娣”;“娣”兑卦象,少女。古文则以“娣”为小女,或是帝乙之表妹。文王很中意,见九二:“眇而视,利幽(西)人之贞”。而帝乙反悔了,九三爻:“归妹以须,反归以娣”。可是文王坚持娶帝乙之表妹,哪怕归妹延期,因为“须”通“媭”,离卦象,丽人姐,不知道是否有殷王血统。帝乙见文王态度坚决,最终又把表妹“娣”嫁给周文王为妾。渐卦九五爻叙述了文王在大姒三年后怀孕的心情:“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 夫妻关系 说到夫妻,震、巽同属木,一阴一阳,位同夫妻,形同夫妻(震卦屯卦随卦)。其次是由五行相生思想演绎出来的夫妻子女关系。因此可以说巽母生艮,(蛊卦小过卦渐卦)。由此演绎出一家人的关系“妇子嘻嘻,终吝。”(家人卦),“贞妇人吉,夫子凶”(恒卦)。坎、离位同夫妻,情不能容、却能相济(睽卦丰卦)。乾、巽,老夫(金夫)得女妻(大过卦小蓄卦蒙卦姤卦)。 “纳妾”也是一种婚姻关系(鼎卦遁卦),妾也是巽象;更微妙的是“老妇(兑象)得士夫”(大过卦)。 除此以外,《周易》还有一个专用辞“勿用取女”。而姤卦是文王专门为“勿用取女”写的一卦,它叙述了一个不会生育嫁不出去,而很倔强的女子巽的遭遇。勿用取女还见于蒙卦,就是那个“见金夫不有躬”的女子。 大人、君臣、主仆 《周易》由道德和五行生克思想演绎出了大人、君臣、主仆关系。《周易》有九卦提到大人。什么是大人?乾代表大人(否卦讼卦),大君,丈人。从道德上来讲,离为“德大人”,离卦大象曰“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为什么乾大人还要见大人呢(乾卦)?我认为,“乾龙”利见“离”大人,利见中土,己土,因此革卦以已日为孚。乾离又为同人,同为大人(同人卦),乾离又为同人与所谓先天后天八卦无关,同人卦的卦名早在归藏易时代就有了。 大人又是生我(助我)之长辈也。五行中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所以坎的大人指乾(讼卦)、巽兑的大人指坤(萃卦升卦)。 什么是王(君)臣、主仆关系?臣就是王(君)所克者也。仆就是主所克者也。五行中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火。艮是震的王臣(蹇卦小过卦)。震兑艮三者互克损卦益卦。艮是震的童仆(旅卦),兑是离女的女仆(睽卦)。臣,王假,均为巽象(小过卦遁卦损卦)。 小人坤象(剥卦否卦)。匪人,坤之下(否卦比卦)。邑人,坎之下(讼卦比卦)。幽人(阴),兑象。“坤”利见西南贤人“艮主”。艮为君子(谦卦观卦遁卦剥卦),为朋(坤卦解卦蹇卦)。艮又为童仆(旅卦)。 石头按:朱熹的《周易本义》混淆了文王八卦的艮坤方位,因而搅乱了君子小人的定义,搅乱了朋的定义。颠倒艮坤,天理不容!
个人分类: 随缘|7105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易经研讨(46)
热度 3 shen_fuen 2014-3-20 07:00
易经研讨 (46) shen_fuen 《周易》 的 化解思想 《周易》的每一个卦都是一个矛盾的个体,初爻是事之始,上爻是事之终。《周易》作者从分析具体的矛盾发展的过程 ( 爻辞 ) ,提出了相 应 的解决办法,如果是 吉 , 你就放心去干 ;如果是 凶 ,你就要处处小心。 学习《周易》,就是要按事物变化的规律,及时察觉变化的苗头,推知可能的结果,以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从而趋吉避凶。纸上谈“兵”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周易》的哲理,常常在文字之外的 “ 意 ” 上。所以必须结合丰富的历史社会实践,才可能对 卦象,卦爻辞 有较客观的认识。 化解讼事   《讼》事的起因是“有孚窒”,即诚信遭到了破坏。百姓相互欺诈,合约都可以推翻。讼事应该以调解为主,执法者要用法律调解讼事。文王对芮、虞两国之讼事就是用和解的方法。调解讼事说不定会小有言,说不定会赦免了小人。但是“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解卦)。 化险为夷,化敌为友 《 周易 》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化险为夷,化敌为友。 “ 帝乙归妹 ”,就是以和亲的方式化敌为友。 “ 见大人 ” ,就是求得长者或上级的支持,化险为夷。 “ 得尚于中行 ” ,就是以居中的、不选边站的方法化险为夷。 围猎要三面驱赶,“网开一面”(比卦) , 以暂时减少敌对势力。 对 “不速之客”,“敬之终吉” ( 需卦 ) 。 对待有野心的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 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 ( 损卦) 以“革”改命,武力解决 而对解决另外一种矛盾,调解就不行了,得用“革”,用武力的办法解决矛盾。 《革》卦写的是“汤武革命”。卦中提出解决对于殷纣,要有“虎变”、“豹变”的决心和胆量。《师》卦说的是要动用军队。动用军队要 出师有名, “ 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 ”(谦卦 )。要严肃,“王三赐命”(师卦),再三地发布命令。商王伐夏时开了一个誓师大会,商王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尚书 · 汤誓》)。武王伐纣时也开了一个誓师大会,武王说“惟恭行天之罚”《尚书甘誓牧》,都说自己是正义的,是 “行天之罚”, “替天行道”,以此来 发动 聚集民众。 动用军队要 选好主帅 ,“长子帅师,弟子舆尸”(师卦),“王用出征,其有嘉折首,获匪之丑”(离卦)。武王伐纣时,是打着文王的名义,前线最高统帅是吕尚(姜子牙),“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诗经 · 大明》),所以才取得了胜利。如若换了一个人,则可能是“舆尸”而归。 动用军队要 纪律严明 ,“师出以律,否臧凶”(师卦 ) 。要 一鼓作气 ,要“晋其角”、“晋如摧如”(晋卦),不给敌人以喘息的机会。 《 周易 》还提出了许多古老的 处事治家的 哲学思想,如舍体元之刚取柔,没有灾难;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拔茅茹以其汇” ( 泰否卦 ) ,牵一发而动全身;要知己知彼,“视履考祥” ( 履卦 ) ; 决断要慎重,要权衡利弊,小心“或益之十朋之龟” ( 损益卦 ) ; 无论做什么事情, “ 立心勿恒,凶” ( 益卦 ) 。 有诚信,有威严是立家的原则,“有孚威如,终吉” ( 家人卦 ) 。
个人分类: 随缘|7264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易经研讨(45)
热度 5 shen_fuen 2014-3-19 11:46
易经研讨 (45) shen_fuen 《周易》与修身 周公曾对其子伯禽说:“易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其国家,小足以守其身,《谦》之谓也”《韩诗外传》。可见,周公认为《周易》的哲理,大足以治国平天下,小足以修身。高屋建瓴的《周易》哲理的语言集中在《大象传》,《大象传》明确表述了治国道理和修身励志思想!它的第一句是乾卦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第二句是坤卦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些伟大的修身语言,脍炙人口,深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 忧患意识 《周易》告诉我们:许多事物的发展从宏观上来说是“履道坦坦”履卦;但发展的过程却是“无平不陂”;发展到最后则“无往不复”,“物极必反”。再从每个具体卦来看,每一个卦都是由“初”到“上”六个爻组成,初爻是事之始,上爻是事之终;至终之后就“物极必返”,就又联系上初爻,开始了一个新的“小循环”。因此有了“过涉灭顶”大过卦,居安思危这样的哲学思维。 “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既济卦)文王一生坎坷,为完成灭商大业,屡遭磨难,卦辞和爻辞多忧患之言,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文王忧患什么呢?我想一是对自然与天命的敬畏;二是对周的大业负责,对人民负责。 “除戎器,戒不虞”(萃卦)“泽上于地”,泽水大了或许有决堤之时,也有生变的可能,君子要修治好兵器,以防不测。“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商周没有设险防御,武王伐纣时,很顺利地就渡过了古黄河,牧野原是商王的狩猎区,一马平川,武王的军队没有受到阻拦就到了牧野。所以说《周易》的忧患意识造就了以后的国防意识。 修身意识 除了治国思想以外,《周易》的《大象传》里面蕴涵着丰富的修身思想,如勤习、谦谨、诚信、畜德、尚贤、节俭、言行一致等。这些道德修身意识不仅切合了其所处时代,而且也切合了中国的国情,对圣人、君子的塑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指明了方向: “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以厚德载物。”--坤卦,“以虚受人。”--咸卦 “以多志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大畜卦,“以反身修德。”--蹇卦,“以经纶。”--屯卦 “以慎德,积小以成高大。”--升卦,“以果行育德。”--蒙卦,“居贤德善俗。”--渐卦 “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家人卦,“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小过卦 “以常德行习教事。”--习坎卦,“以朋友讲习。”--兑卦,“以征忿窒欲。”--损卦 “以作事谋始。”--讼卦,“以类族辩物。”--同人卦,“以慎辨物居方。”--未济卦 “以非礼弗履。”--大壮卦,“以同而异。”--睽卦,“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益卦 就是在困难的时候,同样要修身以德: “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否卦,“以恐惧修省。”--震卦,“以永终知敝。”--归妹卦,“以莅众,用晦而明。”--明夷卦,“以远小人,不恶而严。”--遯卦,“以立不易方。”--恒卦,“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大过卦,“以慎言语,节饮食。”--颐卦,“以致命遂志。”--困卦。
个人分类: 随缘|688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易经研讨(44)
热度 4 shen_fuen 2014-3-17 02:58
易经研讨 (44) shen_fuen 《周易》与治国 天命意识 《三国演义》的诸葛亮运筹帷幄,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当诸葛亮用计火烧司马懿父子,眼看司马大军就要覆灭时,忽然下了一场大雨,救活了司马父子。于是他就认为这是司马父子“命不该绝”,只能仰天长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可见所谓的“天命”意识,就是认为命运是由老天,冥冥之中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所决定的。“天命”意识在中国从古至今影响深远。早在殷周时期,“受命于天”就被镌刻在钟鼎之上乃至先民心中。儒家先圣孔子晚而喜《易》,因此有了“五十而知天命”的感叹,有了“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和“ 乐天知命”的思想。道家则从“天道自然”出发,如庄子就主张“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以平和的心态去安然接受天命。 《周易》以乾为天,离为德,巽为风为命。 《姤·大象传》“天下有风,姤;后以施命诰四方。” 《巽·大象传》“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鼎·大象传》“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巽为命”出现于《周易》爻辞中的还有: 讼卦九四“复即命渝”,九四为互体巽卦之中。 否卦九四“有命无咎”,九四为互体巽卦之中。 此外还有革卦九四“有孚改命”。 文王对“天命”思想的重大突破,就是君子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来顺天应时,改朝换代,改变自己的命运的。孔子说:“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商汤在讨伐夏桀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致天之伐”(《尚书·汤誓》)。武王讨伐商纣时也说:“惟恭行天之罚”(《尚书·牧誓》)。伐商成功,武王在庆典又说:“膺更大命,革殷,受天明命!”(《史记·周本纪》) 正统意识  君王要立宗庙,作礼乐崇德,“以享于帝,立庙”--涣卦,“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豫卦。君王治国要“命告四方”、“申命行事”,明确地告诉百姓什么不能做,什么可以做 封疆意识 建国封侯是周王朝的一个基本国体。“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师卦,就是指武王伐纣胜利后,开国分封诸侯,共立七十一国。《尚书·武成》载:“列爵惟王,分土为三,建官惟贤。”即按公、侯、伯、子、男五等排列爵位,按等级封任亲比为诸侯。《比》卦“地上有水”,水地亲比,犹如君王用亲比建万国,用小人等于自毁。王侯互信,则国泰民安。 德治意识 德治意识是《周易》的精华所在。是文王、周公治国经验和基本原则的汇总。 君王要“自昭明德”--晋卦,“以继明照于四方”--离卦。 君王要“施禄及下”--夬卦。 君王要“治历明时”--革卦,“以茂对时育万物”--无妄卦。 君王要“容民畜众”--师卦,“劳民劝相”--井卦,要“省方观民设教”--观卦,要“捋多益寡,称物平施”--谦卦,要“辩上下,定民志”--履卦。 君王要重视教育“以懿文德”小畜卦,要“振民育德”--蛊卦,“遏恶扬善”--大有,要“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临卦。 刑法意识 君王要运用法律、命令治理国家,刑法是君王维护和巩固政权的手段,要“以制数度,议德行”--节卦。法令、刑法要具有严肃性、权威性、强制性,“惊远而惧迩也”--震卦,使远近都惧怕,这样就可以守宗庙,保社稷。 执法者要“明罚敕法”--噬嗑卦,“刑罚清而民服”。周时的刑罚有:墨、劓、剕、宫、大辟,还有“五过”、“五罚”之法。《噬嗑》卦说的就是刑罚之事。“履校”,脚镣。“何校”,木枷。“噬肤”,墨刑,在脸上剌字。“灭鼻”,劓刑。“噬乾肉”,还有宫刑。 执法者要秉公执法,在断狱时,不能只听一面之辞“以明庶政,无敢折狱”--贲卦。要“明慎用刑,而不留狱”--旅卦,明察案情,慎重用刑,判决要果断,不要久拖不决。要“赦过宥罪”--解卦,对犯有罪行的人,应该赦免的就赦免。刑法也要体现“生生之德”,对于犯有死罪的犯人,也不要马上处决,可以“议狱缓死”--中孚卦。在缓期期间要进行充分地论证、评议,如发现审判有误,尚可纠正。就是非杀不可,也要先教后杀,“不教而杀谓之虐”。另外,周朝可以用金赎罪。《尚书·吕刑》载:“宫辟疑赦,其罚六百锾,阅实其罪。”是说对应处以刑罪还有疑问,可以罚黄铜三千六百两赦免其罪。噬嗑卦爻辞“噬乾胏,得金矢,利艰贞,吉”,“噬乾肉,得黄矢,贞厉,无咎”,说的就是对犯有刑罪的,如有“金矢”、“黄矢”,都可以赎罪,而且“吉”、“无咎”。 财政意识 财政是国之命脉,《礼记·王制》载:“国无九年之畜,曰急;无三年之畜,曰国非其国也。”君王“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泰卦。国库财富来自对老百姓的税赋。《周易》认为“括囊、屯膏”,“损下益上”,敛财“无咎”。然而,在国库财富的使用上应该是“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益之用凶事”是用于救灾。然而修洛邑为都城,符合“设险以守其国”。其基本原则就是要“益下”,要为老百姓服务,做到“虽有凶旱水涝,民无菜色”。 石头按:从文王演周易开始,三千多年来,中国历代君王有几个怀有德治意识?周公辅国,汉文景之治,隋文帝开国,唐贞观之治,算上宋孝宗乾淳之治,明孝宗弘治中兴等,还是寥寥无几。有霸气的君王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清康熙等虽有过,也有功;而昏君,暴君则不胜枚举,至今想来实为华夏百姓之悲哀。
个人分类: 随缘|706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易经研讨(10)
热度 4 shen_fuen 2014-1-5 13:23
易经研讨(10) shen_fuen 三易 相传八千年前的伏羲创造了八经卦。后人又重之,而创造了六十四卦。因此每卦分上下两卦,下卦为体,上卦为用。之后,夏代出了《连山》、商代出了《归藏》、周代出了《周易》,并称为三易。 《周礼·春官·太卜》云:“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四。”郑玄在《易赞》中说:“《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贾公彦疏:“《连山易》,其卦以纯艮为首,艮为山,山上山下是名连山,云气出内(纳)于山,故名易为《连山》。《归藏易》以纯坤为首,坤为地,故万物莫不归而藏于中,故名为《归藏》也。” 石头认为《连山易》既然是以四季六气为旺衰,以六甲值符辨吉凶,以三元九运为历理,那么《黄帝内经》、风水学可能出自连山。《归藏易》尊坤为首,以重万物之所归藏也。《气坟》有“天气归、地气藏、木气生,火气长、山气止、金气杀。”从十二辟卦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年二十四节气的来由就是《归藏易》。 宋代王尧臣等撰《崇文总目》卷一《易类》曰:“《归藏》三卷,晋太尉参军薛正(贞)注。隋世有十三篇,今但存《初经》、《齐母》、《本蓍》三篇,文多阙乱,不可详解。”1993年3月湖北王家台15号秦墓出土了秦简《归藏》,其内容与传本《归藏》的《郑母经》非常接近,可证《郑母经》当属《归藏易》。 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周文王汇集修改了《归藏易》六十四卦卦名,创造性地演绎了卦辞、爻辞(一说是周公),也就是这部《周易》。儒家尊之为《易经》。《易经》分为《上经》和《下经》。《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一共六十四卦。《归藏易》尊坤,《周易》尊乾、定乾九坤六。文王取卦象以修改并定卦名、写卦辞,因六爻变位变時变象而写爻辞、定人事之吉凶悔吝,此《周易》之用,人道之極也。 东汉郑玄《易赞》、《易论》认为:“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此三易非那三易,郑玄说的是《周易》的了不起的三个哲学思想。说明白点,易简就是易卦有象,简之而有卦名。变易就是卦象因位因時而变,述之而有爻辞、归纳之而有卦辞。不易就是人有生死,物有旺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阴阳五行、天地日月之道不变,则人事之吉凶悔吝可测也。测吉凶何须花大钱?看看周公怎么测: “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地道尚右,水道东流。人道尚中,耳目役心。心有四佐,不和曰废。地有五行,不通曰恶。天有四时,不时曰凶。天道曰祥,地道曰义,人道曰礼。知祥则寿,知义则立,知礼则行。礼义顺祥曰吉。吉礼左还,顺天以利本。武礼右还,顺地以利兵。”《逸周书》卷三·武顺解 所以易有象,象成字,字多义。一卦多象,一字多义,吉凶悔吝同出一卦就是易经的芳华。真所谓“简易变易不易”也!《韩诗外传》有这样的记载:周公曾对其子伯禽说:“易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其国家,小足以守其身,《谦》之谓也。”--故不用测。 《周易》之大象 《左传·昭公二年》叙述晋平公派遣韩宣子出使鲁国:“二年春,晋侯使韩宣子来聘,且告为政而来见,礼也。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吾乃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 如果鲁太史出示给韩宣子看的《易象》为晋王室之《周易》,韩宣子决不会如此大发感慨。因此,它一定是一部周公释《易》之作。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周易》六十四卦的“大象”乃周公所作! 所以看卦象一定要根据“大象”。 有人要问“小象”是不是周公所作,或者是不是孔子所作?石头只能‘呵呵’了。
个人分类: 随缘|5814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易经研讨(9)
热度 3 shen_fuen 2014-1-1 12:04
易经研讨 (9) shen_fuen 六十四卦卦序 六十四卦到底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排列的,这一直是困扰易界的一个难题。 《序卦传》强调《周易》六十四卦次序是最有道理的,因为他是“文王”定的。文王定了什么规则?出点在哪里?谁也说不清楚。 《先天六十四卦次序》(亦称“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十分重要,它不但表明了六十四卦的衍生过程,而且揭示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对于认识古人的思想理念的和解读符号、图象有着重要的作用。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六十四卦次序》与此有类同之处。北周·卫元嵩《元包经》所载六十四卦次序,所列“八宫”经卦次序是:坤、乾、兑、艮、离、坎、巽、震,卦序表现了阳息阴消的过程,体现了《归藏易》的思想。但是否真是《归藏》易?尚没有得到普遍认同。 由此可见,六十四卦的次序没有一个固定的规则。我认为,你可以按照“八宫”阴阳长消来排序,也可以根据顺着“文王”排的传统“序”去理解各个卦。有两个要点必须强调一下。文王首先演了“乾”、“坤”两卦,并以“既济”、“未济”两卦收尾。《周易》就是这样来排卦,来阐明和揭示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的。“乾”和“坤”是代表“阴阳”两个对立的,但它们又是统一的,“阴阳”调合才能有万物。因此卦序始于“乾”、“坤”两卦。 除此以外我认为,要吃透《易》的卦序就要通过事物的本性-“元”来发现事物的规律,并把它应用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把握。为什么六十四卦基本上都是两两相综相对呢?很简单。把演过的卦倒过来看,看“往来”是不是一样的卦意。有时候,这两个相综相对卦反映了同一个事物如果正反看,或许有相反的意思,“往蹇来硕”,或许两者之间有某种必然的联系。再比如:《泰》下乾上坤,天地交而万物通;而倒过来看是《否》卦则是下坤上乾,天地不交而万物塞。所谓“城复于隍”,其意切也。 对于最后两卦“既济”、“未济”,既济:“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反过来,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天下事千变万化,六十四卦能解释一切吗?未济。 石头曰: 易卦序,规无定规,然后知非规循也;天下事,济犹未济,何妨以未济终之。 《周易卦序分析》 《周易》义例首乾而主长男,首乾体也,主长男用也,故能以阳驭阴,以刚制柔。其序卦也,用建构原则(Principleof Architectonic)而不用平等原则(PrincipleofContinuity)是以义味深长。后世儒者多不能晓,盖其卦有主从之别,有同德合德之分,主卦十有六,立其骨构,从卦四十有八,皆以八相随。其排列则上篇象天而圆,下篇法地而方。有三序:回互之序,用于上篇;交错之序,用于上下篇;顺布之序,用于下篇;井然森然杂而不乱,学者所宜用心焉。(原载《哲学评论》第7卷第1期,1936年9月) 《周易序卦骨构大意》 易有六十四卦,有主卦,有散卦。凡内外卦同序为主卦,内外卦异序位散卦。老与老,长与长,中与中,少与少,曰同序。又卦有类合有应合。内外卦同类曰类合,异类曰应合。同类,谓阳卦与阳卦,阴卦与阴卦。类合之主卦,即八卦自重,若是者无相应之爻,乾坤习坎离震艮巽兑是也。应合之主卦,即卦之六爻皆应者,其为数亦八,泰否既济未济咸恒损益是也。凡主卦之数十有六,立序卦之骨构,其余四十八卦皆散卦。主卦总为六组:乾坤一也,泰否二也,坎离三也,既济未济四也,震艮巽兑五也,咸恒损益六也。上篇始之以乾坤,中之以乾坤之交泰否,而终之以坎离;下篇终之以坎离之交既济未济,而中之以震艮巽兑,始之以震艮巽兑之交咸恒损益。一顺一逆,皆类合应合相间。上篇以类合卦始,应合卦次之,仍以应合卦终。下篇以应合卦始,类合卦次之,仍以应合卦终。乾坤与乾坤之交居上篇,先之以乾坤,而次之以乾坤之交泰否,正也。震艮巽兑与震艮巽兑之交居下篇,先之以震艮巽兑之交咸恒损益,而次之以震艮巽兑,交也。此十二卦,所以统散卦而立其体也。坎离与坎离之交既济未济,则以终上下篇而藏其用焉。又乾坤纯中之至纯,比应之爻皆同质,故为六十四卦之始;既济未济交中之至交,比应之爻皆异质,故为六十四卦之终。乾阳坤阴,故先乾后坤;坎阳离阴,故前坎后离;震艮阳巽兑阴,故先震艮后巽兑。咸恒互乾,损益互坤,又咸恒有坎象,损益有离象,故咸恒后损益。凡应合之卦,内阳外阴为得交,内阴外阳为失交;泰否二卦,一则内纯阳而外纯阴,一则内纯阴而外纯阳,是为得交失交之极则,故先泰后否,先得交后失交也。凡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为得位,阳爻居阴位,阴爻居阳位为失位;既济未济二卦,一则六爻皆得位,一则六爻皆失位,是为得位失位之极则,故先既济后未济,先得位后失位也。又类合之卦,长先而少后,故先震后艮,先巽后兑,从其序次之体也;应合之卦,少先而长后,故先咸后恒,先损后益,从其发展之用也。上篇散卦之次乾坤者八卦,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是也。下篇散卦之次震艮巽兑者亦八卦:中次震艮者半,渐归妹丰旅是也;次巽兑者半,涣节中孚小过是也。上篇散卦之次泰否者十有六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是也。下篇散卦之次咸恒损益者十有六卦:中次咸恒者半,遁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解是也;次损益者半,夬姤萃升困革鼎是也。是为序卦之骨构。予初创此说,以为前人所未发,近读崔东壁遗书易卦次图说,乃与予说不谋而合;由是知客观真理,非一人之言,故祥著其说,读者幸无忽之。 至散卦之排列,崔氏未详其故。以其较主卦为复杂,骤观之极散乱,实则处处有法象存乎其间,大致上篇之排列象天而圆,下篇之排列法地而方。上下篇各有抱插嵌三势。又有回互交错顺布三序:回互之序用于上篇,顺布之序用于下篇。而交错之序通上下篇。要之,逆顺错综,处处对称,一往一复,趣味无穷,断非出于偶然可知。兹限于篇幅,不详述。(原载《北京晨报》“思辨”专刊第36期,1936年5月6日第11版) 作者沈有鼎先生(1908年-1989年)是当代中国逻辑学家、哲学家。他学贯古今,融会中西,是蜚声中外的大学者。沈有鼎对周易有深刻的见解,1936年他在《哲学评论》上发表《周易卦序分析》一文,连标点在内不足200字,指出周易卦序用建构原则而不用平等原则“是以义味深长,后世儒者多不能晓”。他又指出,主卦从卦其排列则上篇象天而圆,下篇法地而方。有三序:回互之序,交错之序,顺布之序,“井然森然,杂而不乱,学者所宜用心焉。 石头又曰: 上经应该包括所有和乾坤有关的二十八卦加上坎离两卦。下经应该包括所有子女间互相关的三十六卦除去坎离两卦。这就是为什么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 再推论:通行本上经有八卦和下经的八卦错简了?通行本上经的屯蒙,随蛊,噬嗑贲,颐大过,本来属于下经?通行本下经的遁大壮,晋明夷,夬姤,萃升,本来属于上经?
个人分类: 随缘|5584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易经研讨(8)
热度 3 shen_fuen 2013-12-29 08:24
易经研讨 (8) shen fuen 乾九坤六艮七巽八 《吕氏春秋》是公元前239(战国末年)写成,是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又名《吕览》。司马迁称之“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在《报任安书》中,甚至把它与《周易》、《春秋》、《国语》、《离骚》等相提并论。《吕氏春秋》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内容驳杂,集儒、道、墨、法、兵、农、纵横、阴阳家等各家思想。《吕氏春秋》十二纪用易经气候月令来组合纪文。《春纪》主要纪春俗并论养生养德,《夏纪》纪夏俗并论教学乐理,《秋纪》纪秋俗并论用兵问题,《冬纪》纪冬俗并论人道问题。 其中季春纪、季夏纪、季秋纪、季冬纪恰好对应石头的后天八卦中的巽、艮、乾、坤四卦。同样的叙述《逸周书-月令解》中也有: 季春(对应巽卦) 一曰:季春之月,日在胃,昏七星中,旦牵牛中,其日甲乙,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姑洗,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桐始华,田鼠化为鴽,虹始见,萍始生。天子居青阳右个,乘鸾辂,驾苍龙,载青旗,衣青衣,服青玉,食麦与羊,其器疏以达。……是月也,生气方盛,阳气发泄,生者毕出,萌者尽达…… 【白话】 季春三月,太阳位在胃宿。初昏时,星宿现中天,拂晓时,牛宿现中天。季春属甲乙木,它的主帝是太皞,佐神是句芒,相是龙类鳞族,音是角音,律与姑洗相应。这个月的(易)数是八,味是酸味,气昧是膻气,要举行的祭祀是户祭,祭祀时,祭品以脾脏为尊。这个月梧桐树开始开花,鼹鼠变成鴽鸟,彩虹开始出现,浮萍开始生长。天子住在东向明堂的右室,乘坐饰有青凤鸾的车,车前驾着青色的龙马,车上插着青色的旗帜,天子穿着青色的衣服,佩戴着青色的饰玉,吃的食物是麦子和羊,使用的器物宽而大。…这个月,春天的生养之气正盛,阳气向外发散,植物茁壮成长…… 季夏(对应艮卦) 一曰:季夏之月,日在柳,昏心中,旦奎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音徵,律中林钟。其数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凉风始至,蟋蟀居宇,鹰乃学习,腐草化为幵。天子居明堂右个,乘朱辂,驾赤骝,载赤旗,衣朱衣,服赤玉,食菽与鸡,其器高以觕。…… 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黄帝,其神后土,其虫倮,其音宫,律中黄钟之宫,其数五,其味甘,其臭香,其祀中溜,祭先心,天子居太庙太室,乘大辂,驾黄骝,载黄旗,衣黄衣,服黄玉,食稷与牛,其器圜以揜。 【白话】 季夏六月,太阳位在柳宿。黄昏时,心宿现中天,拂晓时,奎宿现中天。季夏属丙丁火,它的主帝是炎帝,佐神是祝融,相是鸟类羽族,音是徵音,律与林钟相应。这个月的(易)数是七,味道是苦昧,气昧是焦气,要举行的条祀是灶祭,祭祀时祭品以肺脏为尊。这个月,凉风开始来到,蟋蟀住在屋檐下,鹰于是学习飞翔搏击,腐草化作萤火虫。天子住南向明堂的右侧室,乘坐朱红色的车,车前驾着赤色的骝马,车上插着赤色的旗帜;天子穿着赤色的衣服,佩戴着赤色的饰玉,吃的食物是豆类和鸡,用的器物高而粗。…… 中央属戊己土,它的主帝是黄帝,佐神是后土,相是人类倮族,音是宫音,律与黄钟之宫相应。它的(易)数是五,味道是甜味,气味是香气,要举行的祭祀是中溜之祀,祭祀时祭品以心脏为尊。天子住在太庙明堂正室,乘坐大车,车前驾着黄色的骝马,车上插着黄色的旗帜,天子穿着黄色的衣服,佩戴着黄色的佩玉,吃的食物是稷和牛,用的器物圆口束腰。 季秋(对应乾卦) 一曰:季秋之月,日在房,昏虚中,旦柳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虫毛,其音商,律中无射。其数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门,祭先肝。候雁来,宾爵入大水为蛤。菊有黄华,豺则祭兽戮禽。天子居总章右个,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旗,衣白衣,服白玉,食麻与犬,其器廉以深。……是月也,霜始降…… 【白话】 季秋九月,太阳位在房宿。初昏时,虚宿现中天,拂晓时,柳宿现中天。这个月属庚辛金,它的主帝是少皞,佐神是蓐收,相是虎类毛族,音是商音,律与无射相应。这个月的(易)数是九,味道是辣味,气味是腥气,要举行的祭祀是门祭,祭祀时祭品以肝脏为尊。这个月,候鸟从北方飞来,栖息于屋宇的雀鸟钻进大海变成了蛤蜊。秋菊开了黄花。豺把捕到的野兽四面摆开,象祭祀一样,开始杀戮**。天子住在西向明堂的右侧室,乘坐白色的兵车,车前驾着白色的骆马,车上插着白色的旗帜。天子穿着白色的衣服,佩戴着白色的饰玉,吃的食物是麻籽和狗肉,用的器物尖而深。…这个月,霜开始降落,… 季冬(对应坤卦) 一曰:季冬之月,日在婺女,昏娄中,旦氐中。其日壬癸,其帝颛顼,其神玄冥,其虫介,其音羽,律中大吕,其数六,其味咸,其臭朽,其祀行,祭先肾。雁北乡,鹊始巢,雉雊鸡乳,天子居玄堂右个,乘玄骆,驾铁骊,载玄旗,衣黑衣,服玄玉,食黍与彘,其器宏以弇。……是月也,命渔师始渔,天子亲往,乃尝鱼,先荐寝庙。 【白话】 季冬腊月,太阳位在女宿。黄昏时,娄宿现中天,拂晓时,氐宿现中天。季冬属壬癸水,它的主帝是颛顼,佐神是玄冥,相是龟类甲族,音是羽音,律与大吕相应。这个月的(易)数是六,味道是咸味,气味是朽味,要举行的祭祀是行祭,祭袒时祭品以肾肚为尊。这个月,大雁将要北来,喜鹊开始搭窝,山鸡鸣叫,家鸡孵卵。天子住在北向明堂的右侧室,乘坐黑色的车,车前驾着黑色的铁骊马,车上插着黑色的旗帜,天子穿着黑色的衣服,佩戴着黑色的饰玉,吃的食物是黍米和猪肉,使用的器物大而口敛。…这个月,命令负责捕鱼的吏开始捕鱼。天子亲自前往观看,品尝鲜鱼之前,要先进献给祖庙。 归纳一下,乾属季秋用数九,坤属季冬用数六,巽属季春用数八,艮属季夏用数七、含中土用数五。因此可见,河图之数历历在目,战国时期有河图之数,而无洛书之说。 从四季而论:春气属木,其日甲乙,色尚青,相类龙,音为角,味偏酸。夏气属火,其日丙丁,色尚赤,相类鸟,音为徵,味偏苦。季夏含中土,其日戊己,土色尚黄,相类人,音为宫,味偏甘。秋气属金,其日庚辛,色尚白,相类虎,音为商,味偏辛。冬气属水,其日壬癸,色尚黑,相类甲,音为羽,味偏咸。
个人分类: 随缘|6042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易经研讨(7)
热度 5 shen_fuen 2013-12-22 08:28
易经研讨 (7) shen fuen 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干者犹树之干,支者犹树之枝也”。在中国农历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其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生肖就是地支的属相,依次排列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天干在上,地支在下,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排列起来,得以六十年为周期的甲子循环,称为“六十甲子”。中国农历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所以,中国农历包含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循环运化的规律。 天干地支的产生可能早在炎黄时期。从殷墟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估计是当时的日历。这也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了。干支纪年始于颛顼历。西汉《太初历》始于太初元年,《太初历》把二十四节气纳入历法,十九年置七闰,并规定以十二月底为太初元年终,以后每年都从孟春正月开始,到季冬十二月年终。汉成帝末年,刘歆纠正《太初历》的超辰法,改回到干支纪年。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此后,天干地支就被用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并一直延续至今。 天干地支纪年以一年分为12个月,以正月(寅月)朔旦为一年开始;一天分为12个时辰,从子时(晚上11点)开始。 月令(时辰)当属五行: 寅、卯、辰属东方木,主春季、主早晨; 巳、午、未属南方火,主夏季、主晌午; 申、酉、戌属西方金,主秋季、主日暮; 亥、子、丑属北方水,主冬季、主夜晚; 对月令来说,辰、戌、丑、未又属中土,共主四季最后一个月。 按照石头的的后天八卦画的天干地支图: 按照 石头的 的后天八卦 画 的 天干地支图 : 地支 藏 干 十二地支形源于十天干衍生。所以,十二地支藏有天干五行。地支藏干在传统的八字预测中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比较天干五行和地支运行,根据所谓天地定位可以直接推出:子藏癸,午藏丁己,卯藏乙,酉藏辛;亥藏壬,寅藏甲,巳藏丙,申藏庚戊。因为辰、戌、丑、未又属中土,故辰藏戊乙,戌藏戊辛,丑藏己癸,未藏己丁。 五行各有生源。从阴阳五行相生、阳根阴孕又可以推出: 阳根(亥藏甲寅藏丙 申藏壬 巳藏戊) 甲木根在亥,亥藏甲 丙火根在寅,寅藏丙 戊土根在巳,巳藏戊 壬水根在申,申藏壬 阴孕(辰藏癸未藏乙 戌藏丁 丑藏辛) 子中癸水之气孕辰木,辰藏癸 卯中乙木之气孕未火,未藏乙 午中丁火之气孕戌土,戌藏丁 酉中辛金之气孕丑水,丑藏辛 归纳一下,石头排出的十二地支藏干是: 子藏干为癸水 丑藏干为已、癸、辛 寅藏干为甲、丙 (比习惯使用的少戊) 卯藏干为乙木 辰藏干为戊、乙、癸 巳藏干为丙、戊 午藏干为丁、已 未藏干为已、丁、乙 申藏干为庚、戊、壬 酉藏干为辛金 戌藏干为戊、辛、丁 亥藏干为壬、甲 在本人的实践中,地支寅不藏戊土往往是正确的。 易经八卦和天干地支结合形成了有时间矢量的理论体系。因此对掌握宇宙万物的本质和变化规律提供了充分条件。而人的智慧是掌握宇宙万物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的必要条件。所以,“天人合一”就是易经理论体系的最高境界。 “天人合一”就是当权者知道如何体恤民意、管理国家,用兵者知道如何决策征战,务农者知道如何适时种收,教育者知道如何扬德育人,天文者知道如何顺天应候,阴阳家知道如何避凶趋吉,行者医者知道如何辩证施治、养生延年,科学家知道如何掌握自然、造福人类。
个人分类: 随缘|6051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易经研讨(6)
热度 3 shen_fuen 2013-12-20 10:49
易经研讨 (6) shen fuen 周易 术数 1,五行之数:五行之数即五行之生数,就是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所谓小衍之数。一、三、五是奇数,是阳数,其和为九,故九为阳极之数。二、四是偶数,是阴数,其和为六,故六为阴之极数。所以在《易经》八卦中,用阴和阳对卦进行属性标识,坤卦代表阴,用6;乾卦代表阳,用9。八卦中,坎(阳卦)为一,性类水,位正北;震(阳卦)为三,性类木,位正东;离(阴卦)为二,性类火,位正南;兑(阴卦)为四,性类金,位正西。 2,生成之数:1、2、3、4、5是生数,6、7、8、9、10是成数,万物有生才有成,是谓“生成”。天一生水,地六成之(1,6);地二生火天七成之(2,7);天三生木,地八成之(3,8);地四生金,天九成之(4,9);天五生土,地十成之(5,10)。 以上两点是周易最基本的术数,是有根有据的。秦汉古书上早已写得清清楚楚:“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天五生土。”(《尚书大传·五行传》)“天本一而立,一为数源,地配生六,成天地之数,合而成性,天三地八,天七地二,天五地十,天九地四,运五行,先水次木,次土及金。”(《易纬乾坤凿度》)。 所以一为水之生数,二为火之生数,三为木之生数,四为金之生数,五为土之生数。六为水之成数,七为火之成数,八为木之成数,九为金之成数,十为土之成数。五行相生,顺序是: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又生水的关系。 为什么“天一生水”呢? 在郭店楚墓出土的简书中,有一篇战国时候的文献,叫做《太一生水》,原文如下:“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冷热。冷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 为什么会有“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五十”的搭配(交合之数)呢? 因为有伏羲的《河图》。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五十的搭配的来源是《河图》。 虽然洛书九宫在风水中被广泛应用,但洛书九宫和周易八卦的来源和术数没有关系。汉朝刘歆有以“河图”为八卦,“九畴”为洛书的提法,但没有说出洛书的什么道理,其它一些易学大家如焦赣,京房、虞翻等也没提到洛书与八卦有关系。 把洛书九宫与八卦起源联系起来是宋朝以后的事。宋代陈抟推出一个叫《龙图易》的图式,并称此图就是河图洛书,引起了当时儒学家的极大兴趣,于是花大力气来研究。理学家朱熹干脆将两图放在自己的《周易正义》的首面上。由于朱熹的名气大,所以十图九书就成为后世通行的说法并流传至今。实际上洛书九宫的数和八卦术数是不相符的,把乾九当成六,把离二当成九,兑七艮八,可以说是易学史上大大的笑柄,也是易学难懂的根本原因。 看了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易经,我还怀疑朱熹篡改了孔门《系辞》、《说卦传》等著作,来推销洛书九宫,和儒家的天尊地卑的思想,影响恶劣。甚至可以说是后来汉军在军事上败给辽金军、蒙古元军、满清军的原因之一。 3,大衍之数:“大衍之数”一词出自周易系辞上传。辞曰:“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汉书.律历志》有:“《易》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九,成阳六爻,得周流六虚之象也。”但帛书易经没有这一段,或许抄漏了。众说纷纭,“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究竟作何解,依然没有定论性答案。可我还是比较倾向于东汉·郑玄的说法:天地之数,五十有五,以五行气通,五行减五,大衍又减一,故四十九。
个人分类: 随缘|5818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11-1 06:56 , Processed in 0.113231 second(s), 22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