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发表论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张锋CRISPR专利官司获胜
热度 3 岳东晓 2017-2-16 04:40
张锋 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 的 专利官司今天出结果了。美国专利局法庭(注一)宣布张锋获胜。 众所周知, Doudna 在2012 年六月发表论文,首次报道运用 CRISPR-Cas9 在试管中实现 DNA片段的切割。6个月后的2013年 一月,张锋的研究小组发表论文,在人类细胞中用 CRISPR-Cas9 实现基因编辑,并很快申请了专利。2016年3月,Doudna 提出专利干扰诉讼,称张锋的发明是在她的专利基础上显然的事情。据报道,双方为了专利诉讼花了千万美元的律师费。 在此之前,我对张锋的了解仅仅是在韩春雨事件中听过其名而已,而且似乎有人对他的名气还存在疑问。在阅读相关资料后,我发现张锋才是 CRISPR -Cas9 技术的集大成者。围绕双方的争议,我写了若干博文。介绍了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也分析了张锋与DOUDNA在 CRISPR-Cas9 的专利官司。相关介绍参见:《 张峰专利官司科普及案情发展-叛逃者将被 UC 传讯 》《 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及张锋的贡献 》《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显然性分析 》《 CRISPR基因编辑研究秘辛大起底 》《 发自张锋实验室的四封CRISPR邮件 》。 在 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及张锋的贡献 一文中,我结论到 【 张锋首次将 CRISPR-Cas9 成功用于高等生物的基因编辑,其主要成果是基于2011年 Charpentier 的 tracrRNA 发现 】。在2012年初,也就是 Doudna 论文发表前半年,张锋就已经提交了完整的真核细胞基因编辑设计。张后来的论文结果基本是基于这个设计。 事件中,张锋实验室还出了一个中国留学生背叛者,向 DOUDNA 提供内部消息。但这个学生提供的电子邮件等信息恰恰证明张锋在 2012 年初就开始了相关真核细胞的基因编辑研究,并且明显找到了关键。而 DOUDNA 在 其2012年论文发表之后数个月仍未能成功实现真核细胞的基因编辑,直到张锋合作伙伴 CHURCH 提供了真核编辑的数据之后才获得成功。 根据张锋所在布罗德研究院的声明,美国专利局法庭在 2月15日宣布, Doudna 针对张锋的真核细胞 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的专利干扰诉求不成立 。美国专利局判决称: Doudna 与 Vilnius 的专利申请只是在试管中剪切DNA片段,没有涉及细胞、基因组,也没有基因编辑.( The applications filed in 2012 by the Vilnius team and the Berkeley team each showed only that purified Cas9 protein and a certain purified RNA could cut a short piece of DNA in a solution in a test tube. In both cases, the applications in 2012 contained no cells, no genomes, and no editing.) Vilnius 的专利申请只是自然系统不能申请专利 (专利必须是人脑的创造,自然现象不能申请专利) (The USPTO rejected the Vilnius application as not having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a study of the natural system and failing to describe invention.) 张锋的真核细胞基因编辑专利不受 Doudna 专利影响。 对相关技术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显然性分析 》等博文。另外,科技时代,科学技术是财富。据报道,去年 Doudna 专利官司启动后,张锋的 EDITAS 公司股价从 $ 42 开始大跌,最低只有13。今天 EDITAS 大涨 30%,达到 $ 24。张锋的财富量在10年内可能超过美国总统川普家族。 虽然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人类文明做贡献,而不是获取,但能用科技智慧创造财富也许更能够激励人们进行科学探索。 judgement-motions.pdf 注一:读者可能问,专利局怎么有法庭,这个问题我在之前解释过。
个人分类: 科普|575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中国单晶石墨烯制备获突破 生产速度提高150倍
热度 2 稻草 2016-8-11 17:27
据科技日报8月11日消息,中国科学家在《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在单晶石墨烯制备上取得了一项突破。通过对化学气相沉积法(CVD)的调整和改进,他们将石墨烯薄膜生产的速度提高了150倍。新研究为石墨烯的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材料,在电、光、机械强度上的优异特性,使其在电子学、太阳能电池、传感器等领域有着众多潜在应用。虽然需求巨大,但其制备速度缓慢,利用率一直徘徊在25%左右,成为制约其进入实际应用的瓶颈之一。目前制备高质量石墨烯的方法,除胶带剥离法、碳化硅或金属表面外延生长法外,主要是化学气相沉积法。但通过CVD技术生产单晶石墨烯薄膜仍然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制备一块厘米见方的单晶石墨烯薄膜至少需要一天的时间,十分缓慢。 在新的研究中,中国北京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技术,能将这一过程从每秒0.4微米加速到每秒60微米,速度提升150倍。而其中的诀窍,就是在参与反应的铜箔上直接加入了少许氧气。 研究人员表示,氧化物基板会在化学气相沉积过程中高达800摄氏度的高温中释放出氧气。氧气的连续供应提高了石墨烯的生长速率。他们通过电子能谱分析证实了这一点,但测量表明,氧气虽然被释放,然而总量很小。研究人员解释说,这可能与氧化物基板与铜箔之间非常狭小的空间产生了俘获效应,从而提高了氧气的利用效率有关。在实验中,研究人员能在短短5秒的时间内生产出0.3毫米的单晶石墨烯。 研究人员称,对石墨烯产业而言,该研究意义重大。通过该技术石墨烯的生产将能采用效率更高的卷对卷制程。而产量的增加和成本的下降,会进一步扩大石墨烯的使用范围,刺激其需求量的增长。
个人分类: 科技转贴|329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中国学术界每年向国外学术杂志花数十亿论文版面费
稻草 2015-12-20 08:34
学术界每年向国外"进贡"数十亿的论文版面费   一,引言   论文版面费是指作者在发表论文时,学术期刊编辑部要求作者交纳的费用,名义上,这个费用是用于维持学术期刊和学术出版社的运营!但实际上,国内学术期刊对一篇发表论文收取的版面费可以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人民币不等,国内有相当一部分学术期刊由此沦为赤裸裸的敛财机器!征收作者的论文版面费早就是中国学术界的一个公开的“潜规则”,而各类科研经费都有版面费支出一项,大有将这个“潜规则”制度化的趋势,甚至衍生出一个学术论文代写代发的巨大行业。大量的科研经费(来源于纳税人)被圈入学术掮客,学术期刊运营方。但这种圈钱也仅限于国内!随着这十几年来的国际学术出版界大变革,许多国外学术出版商瞄准了国内的巨大市场,打着开放存取的旗号,开始大肆征收版面费。由于根深蒂固的自卑情结,国人和国内学术评价体系对国外论文十分青睐,许多人通过科研经费报销向国外期刊缴纳巨额版面费,使自己一文不值的论文变成印刷品!保守估计,每年,学术界向国外出版商“进贡”的论文版面费总计有数十亿之多,惊心触目!!!   二,畸形的学术评价体系   在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甚至在许多其他非科研非教学部门,申请奖学金,申请毕业,职称晋升,职务晋升,申报各类奖励,各类经费,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是论文,尤其是论文的数量,论文的级别(比如是否是国外期刊,是否SCI期刊)。这种一刀切的评价体系虽然便于管理,但导致国内对发表学术论文的大量需求,许多人开始钻营如何更好更快捷的发表论文。一个巨大的论文发表市场开始出现,而许多学术出版商,学术掮客马上看到了商机……   三,国际出版界大变革引发的捞金狂潮   近十几年来,国际学术界,出版界自发开始一场名为“开放存取”(Open Access,简称OA)的大变革运动。“开放存取”有别于传统的付费订阅的出版模式,是在互联网背景下,采用开放出版资源,数据库,让所有用户免费下载传播的出版模式。比起传统模式,这种新型的出版模式有许多明显的优势,使得投稿,出版,传播更为便捷。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国际上有上千个开放存取出版社诞生!许多传统的学术出版业巨头,比如Nature, Springer也开始拿出部分期刊实行开放存取。   但是,目前绝大部分开放存取出版商都采取作者付费(版面费)的模式,这恰恰迎合了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印度,巴基斯坦等亚洲国家和非洲国家)发表论文的巨大需求,从而产生一个巨大的利润(论文版面费)空间,几乎所有大型的开放存取出版商一开始就罔顾学术水准而追逐暴利!甚至连Nature出版集团, Science 集团,Elsevier集团等老牌学术出版商也加入这场捞金运动!   下面以国际上最大的三家开发存取出版社Plos出版集团, Hindawi 出版社,BioMed Central出版社 为例,来说说国际上,开放存取出版的现状!   从学术的角度来看,办好哪怕一个学术期刊都是相当不容易的。首先创办者要有很深的学术背景学术人脉,才有可能召集一批相当有学术影响力的编委,这本身都是很困难的。但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如何召到稿源就更加困难了,这往往采取约稿的方式,另一方面不得不降低录用门槛。所以刚创办的学术期刊都要经历稿荒的困境。等到若干年后期刊有了一定名声了有了稳定的稿源后才可以慢慢地提高录用门槛。如果一个学术期刊能用二十年的时间成为一个比较受学术界认可的期刊那就算非常成功了。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学术和商业结合的出版模式很困难,学术可以等二十年,而商业却要求立刻得到利润。BioMed Central,2000年创立,到现在才15年时间,居然有277个期刊,Hindawi,1996年创立,到现在才19年时间,居然有四百多个期刊!如此疯狂扩张,从学术角度看,简直是胡闹,瞎搞!还有Plos出版集团最大的期刊 Plos one ,一年发表3万多篇论文,甚至明文规定只有没有学术道德问题,来搞不拒。你指望这样的期刊能有什么水平?Plos 虽然自诩是非营利的,但有证据表明并不是这样的,而且牵涉不少学术道德问题(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5/5/319476.shtm)。目前Plos one和Hindawi 出版社已经被国内许多学者签名抵制了(http://blog.sina.com.cn/s/blog_c239c35e0102vg5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25582-655957.html)。   四,赤裸裸的论文版面费暴利   以Plos, Hindawi ,BioMed Central为代表的国际出版商打着开放存取的名义(其实绝大部分都是垃圾文章,根本没人去看),直接瞄准中国和其他亚非市场,在中国和亚非国家设置办事处,铺天盖地的拉壮丁式的群发邮件征集所谓的“期刊编委”,许多中国人热衷于“国际学术期刊编委”的身份,纷纷自愿为这些出版商效力,尤其是Hindawi出版社,几乎每个国内高校都有人在里面担任期刊编委。此外,这些出版商还和许多论文代写代发,论文语言润色中介机构和学术掮客合作,甚至一条龙服务,十分周到!   由于今年初我曾发起签名抵制 Hindawi 出版社,所以有做过统计,得到的结果是中国人一年在 Hindawi 出版社消耗的版面费(科研经费报销)可以高达一亿人民币。BioMed Central出版社更黑,平均每篇论文的版面费是Hindawi的两三倍。至于Plos one ,虽然每篇论文版面费1490美元,但这个巨无霸期刊一年发表3万篇论文,除去减免的版面费,估计单单这个巨无霸期刊一年收的版面费就可以高达2亿人民币!这其中中国人的论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中国,一个“学者”在plos one 上发表几十篇论文已经是新常态了。   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出版商的运营成本:现在是互联网时代,这些出版商都是采用网络运营模式,绝大部分期刊没有纸质版,所有的运作,投稿审稿录用都是靠电子邮件完成的,编委和审稿人是免费服务的,我实在想不出它需要什么成本!   在如此高额利润的驱使下,传统老牌的学术出版集团也纷纷加入了捞金的行列!比如Nature出版集团近年来刚刚创办的几个开放存取期刊,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Scientific Reports和 nature communication。Scientific Reports和Plos one 一样是来搞不拒的烂期刊,但每篇论文版面费高达一万人民币,每年发表的数量不断攀升,现在一年有将近一万篇了,也是一个巨无霸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 更夸张,一篇论文版面费高达3万多元,也是接近来搞不拒。这些期刊完全是依仗《nature》的招牌,挂羊头卖狗肉,著名生物学家饶毅就曾经呼吁抨击过(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6/265044.shtm)。许多人向这些期刊交钱发文章后,利用《nature》的招牌,在国内大肆吹嘘“重要结果发表在nature子刊”,这些号称nature子刊的期刊,其实中国人编委和中国人文章占有相当的比例,比如Scientific Reports上中国人的文章已经占将近4成,估计2015年中国人单单在Scientific Reports上发文而缴纳的版面费奖就可以高达几千万之多。许多大型出版商纷纷效仿PLOS ONE和Scientific Reports的敛财式的运营模式,推出一个个巨无霸期刊:比如Hindawi的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Springer的SpringerPlus。。。。。。这些期刊上,中国人的文章成堆成堆的出现。。。。。。。对于那些急于毕业,评职称的高校师生,这些捞金的期刊简直就是救命稻草!!      SCIE收录Scientific Reports2011-2015年,每年发文情况      Scientific Reports发文的国家/地区Top10 中国第一,占到总文献量的⅓强。   以上所举的出版社只占国外出版业的一小部分,如果再加上其他大大小小的国外出版社,保守估计中国学术界每年向国外“进贡”高达数十亿元版面费!   由于国内的科研财务报账制度,这些版面费绝大部分都可以用科研经费报销,而靠版面费发表的这些论文在许多单位又可以换来科研奖励,所有这些费用(巨额的版面费和科研奖励)最终都是由纳税人买单。正是这些血汗钱,支撑起了中国学术的虚假繁荣!!学术界有必要自省,这些巨额支出到底能为中国科研做出多大贡献,还是仅仅把自己的毫无价值的论文变成印刷品!!(来源: 学术周刊, 作者:林祖贤)
个人分类: 科技转贴|4030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王立军案审判长免职,49岁自称到年龄退休
热度 3 稻草 2013-8-16 10:50
王立军案审判长免职,自称到年龄退休   在8月13日公开的任免通知中,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钟尔璞,被宣布免职,亦引人瞩目。2012年9月,钟尔璞作为主审法官、审判长,审理了重庆市原副市长王立军案。 钟尔璞实际年龄: 钟尔璞,男,汉族,1965年生,西南政法大学法律本科毕业、四川大学法学硕士,二级高级法官。历任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民二庭庭长等职,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2004年2月起,出任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2012年9月,钟尔璞作为主审法官、审判长,审理了重庆市原副市长王立军案。2013年8月,被成都市委组织部免去其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党组成员职务。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5426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5-29 15:34 , Processed in 0.026022 second(s), 10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