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帕米尔高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孤独的游荡-——游新疆喀什卡拉库里湖
热度 13 四合院的闲人 2015-7-8 13:11
孤独的游荡-——游新疆喀什卡拉库里湖
孤独的游荡 ——游新疆喀什卡拉库里湖 四合院的闲人 —— 帕米尔高原风光 —— 帕米尔高原(透过车窗拍的) 美丽高原湖泊“卡拉库里湖”,在离新疆维吾尔居住地喀什市 400 公里之外,我们一行顺着中巴友谊公路( 1986 年正式对第三国旅游者开放,全长 1300 公里)沿山行进,旅行车保持着相当快的速度。一直在人们视野之中的雪山是这里人民生活的命脉,从春天起 , 雪水融化形成涓涓的河流,养育着牛羊、骆驼和人们。透过车窗可以看到了帕米尔高原分布在河流边的草原,羊群、骆驼及牦牛,还有散居着、挥动鞭子放牧的纯朴率直柯尔克孜族牧民。 到达静静地躺在具有“冰山之父”之称的慕士塔格山峰和公格尔九别峰脚下的高山湖泊 --- 卡拉库里湖时是三个小时后,开车的司机疲劳之极,车刚停稳就躺倒在座位上睡着了。 卡拉库里湖对沙漠、冰山来说是一个传奇,它安静地像一颗天外而来的蓝色宝石,湖水似乎深不见底,来自雪山的湖水在炎热的季节仍是清凉的。我很想在这里捡一粒特别的石子留做纪念,但仔细搜寻后未果。湖边有牵着骆驼和马的当地人,等待人们留影。随后我发现这里的厕所没法冲洗,让人无法忍受 我站在房檐下躲避着西部强烈阳光的照射,同时远距离地观看着镜子般湛蓝的湖水,湖面似乎升腾着某种光亮,让人有点睁不开眼睛。这时,我听到了坐在身后的两个年轻人的英语对话,女孩问 : “哦!我可以去你们那个地方吗?”男孩说:“当然可以啊!我们尼泊尔很美丽呢。”“我喜欢!你有 E - MAIL 吗?”“有的,我给你。”我回过头来,看到他们俩就坐在阳光下,男孩戴着运动帽,皮肤黑黑的,人很结实,手里拿着一面黄色小旗,显然他是带团的导游。女孩戴一顶西部特有的大草帽,一副墨镜遮住了她的面容,只能感觉到她很年轻很时尚。 不久我们上车准备返回,我惊奇地发现车里多了乘客,是那位准备去尼泊尔的姑娘。导游告诉我们,她是日本人,在这里住了三天,和我们一起回喀什市。年轻姑娘有非常简单的行李,穿着黑色体恤,套着淡紫色的长袖薄杉,蓝色牛仔裤,一双灰绿色运动皮鞋。她摘掉草帽和墨镜,露出长长的棕色秀发和一对黑黑眸子的眼睛,对我们微微一笑算是打了招呼,然后坐在我的旁边。 下山的路上因发生泥石流(夏季经常发生),时停时走,路很颠簸,车在 3000 多米的高原缓缓行驶着,大家感觉酷热难耐。我无意中发现身边的日本姑娘似乎不被炎热所动,长长的披肩发一丝不乱,脸部表情平和安静,红润的薄唇微微地抿着,略显疲倦地闭着眼睛像在打瞌睡。 一个女孩在异国独自地旅行,特别是在卡拉库里湖边的帐篷住了三夜,那里的环境(吃饭、如厕、睡觉)和那里的寂寞似乎超出城里人的想象,据说晚上的温度非常低需要穿棉衣才能过夜。我想:她应该是个孤独的旅者。也许她已经制定了周游全世界的计划;也许她想暂时摆脱纷扰的社会;也许她把生活的目标锁定在宁静的环境中;或者她只是一时的冲动开始了旅程。由于语言的障碍我们无法交流,但我却从心底理解她 —— 一个孤独的旅者。 这时我发现她身上戴满粉色、淡绿色、透明黄色、灰色大大小小的珠子、水晶项链和手链,颜色各异,好像是湖边小摊上采买的,虽不值千金但却与她特有的靓丽气质相符。让人感觉到活泼外向的性格,也许她是个充满幻想的女孩? 我不由地佩服她的独立和勇敢!比起我们这样的旅游 —— 孤独地游荡显得更具魅力。 —— 2006 年 7 月 26 日 于新疆喀什卡拉库里湖旁 近期,朋友计划去新疆,但不愿去喀什,因为担心安全。其实那里的人们很善良也很淳朴。
个人分类: 游记|7748 次阅读|18 个评论
分享 中美俄三国关系潜逻辑
热度 5 稻草 2014-10-17 09:32
1271年意大利的马可波罗从威尼斯进入地中海,然后横渡黑海,经过两河流域来到中东古城巴格达。原想从这里到波斯湾的出海口霍尔木兹就可以乘船直驶中国了,然而,他们在一个镇上掏钱买东西时,被强盗盯上了。这伙强盗乘他们晚上睡觉时抓住了他们,并把他们分别关押起来。半夜里,马可波罗和父亲逃了出来。当他们找来救兵时,强盗早已离开,除了叔叔之外,别的旅伴也不知去向了。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来到霍尔木兹,一直等了两个月,也没遇上去中国的船只,只好改走陆路。这是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路,是让最有雄心的旅行家也望而却步的路。他们从霍尔木兹向东,越过荒凉恐怖的伊朗沙漠,跨过险峻寒冷的帕米尔高原,一路上跋山涉水,克服了疾病、饥渴的困扰,躲开了强盗、猛兽的侵袭,终于来到了中国新疆。一到这里,马可·波罗的眼睛便被吸引住了。美丽繁华的喀什、盛产美玉的和田,还有处处花香扑鼻的果园。马可波罗被中国的繁荣惊呆了,他在中国生活了17年,得到元朝皇帝的重视并做了官。后来,他萌生了思乡的念头,经过蒙古皇帝的允许,在经过四年的艰苦归途后,他于1295年末回到威尼斯。他带回了无数奇珍异宝,一夜之间使他们成了威尼斯的巨富。他的事迹,随后传遍了整个欧洲,一直影响到哥伦布。 哥伦布生长在意大利,欧洲城帮王国,海岛边城的文化,造就了他的航海天才。在一战乱此起彼伏的欧洲,人们积累财富实属不易,今年有很好的收成,明年说不定就成了奴隶。政治的不安定,不可能有繁荣的经济。在这种背景下,马可波罗一夜暴富的梦想一直在欧洲人心中魂牵梦萦,哥伦布也不例外。1492年哥伦布在和西班牙女王谈好条件,即得到新大陆10%的股份后,开始了远航。在哥伦布看来,他完全可以征服马可波罗描述的东方中国或者印度。事实上,他们远落后于中国,明朝皇帝会让他有去无回,幸亏他发现的是美洲大陆。 新发现的美洲大陆,就包括了如今的美国,美国完全是欧洲文化的产物。 俄罗斯的前身是苏联,欧洲文化的资本主义分支是美国为代表,社会主义文化是苏联为代表,这也证明了康德的那个二律背反,二种社会都可以成功。社会主义的苏联,在向封建集权堕落后,变成了官僚专政的社会主义,失去存在的稳定逻辑,垮台成为必然,今天的俄罗斯成为了资本主义。但有一点值得注意,俄罗斯的社会主义文化仍然存在许多人的脑海中,并没有随着制度的溃败而消失。这就决定了,俄罗斯和美国不可能在文化上达成一致。还有一点是,俄罗斯在东西文化的交汇处,也深受东方大一统文化的影响,它必然是有其独特性所在,也就是说,你要消灭俄罗斯是不可能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文化的根在,你是烧不死它的。 从前面,我们可以看到,欧洲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这个影响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时代,毕达哥拉斯认真研究过中国的易经,并认为数是世界的本原。实际这也是一种大一统文化,这种文化在亚里斯多德得到了发扬,即把神作为世界的主宰,一统天下,欧洲才出现了中世纪稳定的发展时机。 中国以易经思想为主线,发展着自己的文明,直到南宋程朱理学偏离易学易有太极的根本后,堕落为亚里斯多德的形而上学式的哲学,这种自断龙脉的作法,是拜南宋皇帝赵构所致。从此中国衰落。 毛泽东通过学习借鉴西方社会主义哲学后,掌握了否定之否定规律,也看到了黑格尔哲学是中国易学思想的翻版,不过是把最后一个整体留给了绝对理念。从而恢复中国易学的根本,即面向自然,知识来源于实践,人的意识来源于物质,但他又提出统一战线的方法论,显然是继承了中国易学逻辑,同时他创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道德思想体系,把中国孔子道德思想体系的皇帝中心用人民中心取代,而用矛盾论、实践论取代中庸之道。然后,统一战线似乎更能反映他的深刻的认识思想,但他也终于陷于对立统一的斗争哲学之中,而纠结于寻找一个统一的认识论的基础。他是一个超前的孤独的新文明的探索者,因为他的智慧超越了时空,而他的哲学根本和方法论却又明白地为今天中国文明的复兴指明了方向。 统一性在世界文明的发展中,一直以一种潜逻辑影响着,以一种显文化的政治文明表现,表现好,世界就超速发展,表现不好,斗争此起彼伏。 在中国、美国、俄罗斯文化的纠葛中,一种统一的文化,已经越来越迫切。
个人分类: 科学革命|4028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1 08:04 , Processed in 0.021865 second(s), 8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