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诸葛亮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从诸葛亮舌战群儒看何谓汉人
热度 5 岳东晓 2014-1-24 02:18
蒙古人虽曾统治中国,将汉人贬为劣等公民,但只有短短数十年,汉人便揭竿而起,在汉军的追杀之下,曾经横扫欧亚的蒙古人节节败退,最后汉军将蒙古大都夷为平地,蒙古人亡命北漠。因此,明代汉人虽有退化,但与满清奴化近三百年之后的汉人相比,明代汉人尚保存了相当程度的汉人特征。这一点,从当时的文学作品可以看出来。 《三国演义》是明代作品。诸葛亮是书中美化歌颂的英雄人物,无论在智慧、道德、学识等等方面都是作为汉文明的楷模描写。那么诸葛亮如何思维、如何表达思维的应该是明代汉人心中的理想模式。 且看《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这是讲实力非常薄弱的刘备寻求与孙权联手抗击曹操。诸葛亮的目标是说服孙权手下各位谋士、将领,结成孙刘同盟。 那么诸葛亮是如何说服吴国群儒? 且让我略加复述,以示汉人思维。 首先对诸葛亮发难的是孙权手下第一谋士张昭。他说道:“你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但刘备聘用你后却节节败退,境况大不如从前,你真有那管、乐的本事吗?我这人说话直,您可别见怪啊。呵呵。” 诸葛亮的回答是: “鹏飞万里,其志岂群鸟能识哉?... 昔 高皇数败于项羽,而垓下一战成功,此非韩信之良谋乎?夫信久事高皇,未尝累胜。盖国家 大计,社稷安危,是有主谋。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 百无一能。诚为天下笑耳!” 看看这两名汉人的交锋。张昭毫无虚伪,语言相当尖锐,一上来就直接打中诸葛亮的要害。而诸葛亮的辩解则是自比韩信而讽刺对方不过空谈的无能可笑之辈。 其后, 薛综说道:"汉朝气数已尽,而刘备抗曹简直是鸡蛋碰石头。" 诸葛亮的回应是:“ 真无父无君之人 也!不足与语!请勿复言!” 你这不肖之子,我不屑跟你说话,请打住! 接下来 陆绩问道:“刘备虽然号称汉室后裔,却没有证据,不过一个编席子、卖鞋子的汉子而已,如何与曹操抗衡?” 孔明回到:汉高祖刘邦亭长出身而得天下,织席卖鞋又有何可耻? “ 公小儿之见,不足与高士共语!” 然后 严酸问道:你不过强词夺理,请问你对什么经典有研究的? 诸葛亮回到: “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且古耕莘 伊尹,钓渭子牙,张良、陈平之流。邓禹、耿弇之辈,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审其生平治何 经典。岂亦效书生,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乎?” 最后黄盖进来对孔明说:你为什么不把道理讲给孙权听,跟他们辩论什么呢? 诸葛亮回答到: “诸君不知世务,互相问 难,不容不答耳。” 由上可见,作为汉人道德、智慧典范的诸葛亮的为人处事是一种直接的理科思维。而那些被诸葛亮言语刺激的汉人们也并没有因此而记恨孔明,更没有在其背后大说坏话。双方在分出高下之后,开始了真诚的合作。 这就是汉人的本色。正所谓堂堂正正、君子自强不息也。《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明知北伐不能成功,仍要竭力为之;《三国》中曹丕自知来日无多,于是兴兵伐吴。这就是汉人不朽的生命。 而清代小说《红楼梦》等中的人物描写则基本是在阴暗处勾心斗角,鼠辈尔。 从《三国演义》与《红楼梦》就可以看出从明代到清代汉人思想道德素质的退化甚至鼠化。蒋介石当年不敢接管琉球就是鼠化的后果。 恢复汉文明任重道远。
个人分类: 地缘政治|6429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13 01:09 , Processed in 0.029892 second(s), 8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