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乳腺癌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乳房拍片年检不能降低乳腺癌死亡率
热度 2 ytsword 2014-2-14 10:36
 乳房拍片年检不能降低乳腺癌死亡率     乳房拍片年检有没有用   多年来医生们一直建议女性从中年开始做乳房拍片年检,以尽早发现乳腺癌,并把这一措施作为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有效手段。   但加拿大医学研究人员用25年的时间对9万名女性进行的跟踪研究显示,对45岁到59岁绝经期和绝经期前后的女性来说,乳房拍片年检不但不能降低乳腺癌死亡率,而且由于误检而导致没有乳腺癌的女性不得不经历痛苦的放疗、化疗过程,甚至被切除乳房,更不要说自己和家人心理上所经受的打击和折磨了。   加拿大医学研究人员的上述研究论文星期一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该论文作者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退休教授康纳利雅.贝纳斯医生。贝纳斯医生说,22%在乳房拍片年检中被查出乳腺癌并接受了乳腺癌治疗的女性本来不需要接受癌症治疗。   在贝纳斯牵头的这一研究中,加拿大医学研究人员把参加上述研究项目的40岁到49岁的女性随机性的分成两组进行跟踪调查。第一组在5年之内每年接受乳房拍片检查,在50岁之后每年由医生进行触摸式乳房检查;第二组女性则没有乳房拍片年检、只在每年由医生进行触摸式乳房检查。结果是查出乳腺癌和由于乳腺癌而死亡的女性人数在上述两组女性中几乎相等。   具体数据是,在这长达25年的研究期间,接受拍片年检的女性群体中有3250人被查出患上乳腺癌,而在只接受触摸式乳房年检的女性群体中有3133人被诊断出乳腺癌;前一组有5百名女性死于乳腺癌,而后一组中死于乳腺癌的女性人数是505人。换句话说,是否有乳房拍片年检对降低乳腺癌死亡率没有影响。     乳房拍片年检错了吗   那么,医生们过去多年建议绝经期前后的女性做乳腺癌拍片年检错了吗?   星期一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乳腺癌拍片年检问题论文的作者、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退休教授康纳利雅.贝纳斯对此的回答是,错到没有错,但可能是没有与时俱进。   贝纳斯医生指出,近年来针对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技术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不管是否有乳房拍片年检,不管是由于乳房拍片年检而较早的查出乳腺癌、或是由于没有乳房拍片年检而较晚查出乳腺癌,一旦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妇女们都能够得到妥善的治疗。这可能是导致接受乳房拍片年检的女性和没有做乳房拍片年检女性的乳腺癌死亡率相同的原因。   贝纳斯医生希望那些愿意接受乳房拍片年检的女性清楚了解乳房拍片年检的好处和缺陷;并呼吁有关机构尽快重新审核现在实行的对中、老年女性进行普遍乳房拍片年检的政策。   英国医学杂志在刊登贝纳斯医生主笔的有关乳房拍片年检的研究论文的同时发表了评论员文章。奥斯陆大学的卡拉格尔教授在这篇评论文章中说,重审现行的乳房拍片年检政策和重新配置有限的医疗资源是急需的事情,但也是件困难的事情;因为改变现行做法涉及到许多医生和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    现行乳腺癌检测措施需重审   加拿大疾病预防机构建议不属于乳腺癌高危群体的50岁到69岁的女性每两到三年做一次乳房拍片检查。加拿大各个省政府负责自己的公费医疗系统,有自己具体的妇女乳房拍片年检政策。   加拿大最大省份安大略省负责癌症治疗机构的穆拉达利医生说,安大略省不打算改变本省的乳房拍片年检政策。   加拿大多伦多市玛格丽特公主癌症治疗中心的艾坦医生在评论贝纳斯医生的上述研究时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医学研究、得出了很不错的研究结论。研究乳腺癌的医学人员现在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对那些有乳腺癌遗传基因的女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测,以做到早期发现乳腺癌。
4664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作家六六:卧底医院,揭的不是黑幕,是成见
热度 4 ytsword 2014-1-24 04:33
2007年对我是很糟糕的一年,母亲被检查出乳腺癌。术后很久,我和母亲都在讨论这个手术的意义。母亲在手术后活动起来,经常胳膊疼。她甚至一度怀疑这个手术是否真的必要。 而我不仅仅跟母亲讨论,也跟不同的医生讨论。我惊奇地发现,不同的医生对这个手术的必要性有完全不同的见解。一部分人认为乳房对于我母亲这个年纪的人来说,已经失去意义了,而生命高于一切,割除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另一部分医生则认为,这么早期,近乎零的癌细胞,局部清扫一下即可,创伤小,人活着不仅仅是生命,还要注重生命的质量。 给予我不同信息反馈的两派医生,全部都是我的朋友,忠诚可靠,不涉及利益。于是我知道,排除在床位、红包、回扣等等之外,医生本身之间在同一病例上都有不同的理解。医生是这样一个行业:它不是ISO9000标准管理系统,它全凭主观和经验。即使有先进的科技保驾护航,但在治疗上,依旧以个人判断以及对医学的认知水平为基准。不同的人,标准截然不同。 因此我有理由相信,我们对医生的了解,很肤浅,很片面,大多来源于报纸媒体等的宣扬,我们张口提及的都是医疗事故、掩盖、医药代表、过度医疗等。 2008年夏天,我母亲又被查出有脑瘤。这里我要提到一位医生,他姓孔,是在我母亲第一次动乳腺癌手术的时候结交下的医生。母亲对他几近于迷信,无他,他在母亲这里有权威,且愿意担当起医生的责任,是他替母亲做出决定不要化疗了,因为化疗对极早期癌症来说意义不大,还伤身体。他的一句:“你相信我,出事我负责!”让我们从此坚定地跟他走。 我母亲一次去见他,跟他说自己三叉神经疼,孔医生对母亲端详半天,建议母亲去做个脑部检测,他说:“我怕里面不好。”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母亲大约是几年前起,脑部生长良性肿瘤,现在长大压迫面部神经了。 母亲在上海华山医院接受了第二次手术。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大名鼎鼎,赵本山的脑溢血就是在那里治好的。我又一次与医生打上交道。医生的共性是,如果你只与他们见一两次面,你会发现他们大多冷面,难开笑脸,“冷漠”是第一印象。他们说话谨慎,善用边缘词汇,诸如大概,可能,也许,百分比。当我开始设计《心术》这本小说的时候,曾经想将这所医院的院长设计为反面典型。他是我的朋友,只有朋友可以说了不被告。带着探究黑幕的心理进院,直到后来我才明白,从院长到所有的医生,敢于敞开门让我进去看的原因是,他们觉得能写的黑幕,早就被写完了。最差不也就写那些吗? 你该怎样信医生 最终促使我走进医生的世界,从一个病患家属的眼光转为医生的视角,是缘于我偶然病倒住院。人在虚弱的时候,我发现是最悲观失望对一切产生怀疑的时候,我把医生当作精神寄托,也不断质疑他们每句话的潜意思,他们是不是暗示我,我已经病入膏肓了?他们是不是故意把我的病说得很严重,以方便榨取钱财?我在负面情绪中摇摆。 等我转危为安以后,决定走进医生的世界。我被医院同意,以一个医生的身份,走进了医生的世界(注,约半年)。我和吴教授出台会诊。我坐在吴教授身后,听某女病人如下对话:“医生啊,我们那边的医生让我过来看看,说我有垂体瘤,麻烦你给看看。”吴教授:“你没有垂体瘤,CT里没有任何明显指征说明你有垂体瘤。”“可我为啥不怀孕呢?”“这个你要问妇科大夫。”“妇科大夫说了,我不怀孕是因为长了垂体瘤。”“可我说了,你没有垂体瘤。你相信我还是相信她呢?”“我不是不相信你,可我要是没有垂体瘤,为啥不怀孕呢?”“同志,你到底希望长瘤还是不希望长瘤?”“我不希望。”“那我跟你说了,你没有垂体瘤啊!你去妇科再看看。”……那一个下午,吴教授需要这样鸡生蛋蛋生鸡地解释给病人很多遍类似的问题。 人对于医生的信任应该怎样才能够建立起来呢? 去年我摔断胳膊,医生告诉我有两种治疗方案,一种是保守治疗,让骨头长在胳膊里,缺点是有可能以后阴天下雨疼痛。另一个是开刀治疗,取出碎片,缺点是有可能损伤运动神经。正常情况下,医生会说:“我告诉你两种后果,你自己决定治疗方法,我不能替你做决断。”这个医生我信任他,我让他替我决断,他最终让我不开刀保守治疗。我的信任,为我省了一刀的费用和疼痛,且保护了我的运动神经。目前为止没出现下雨疼痛的症状。他因我的信任而担负了责任。这就回到了一个问题上,你该怎样信任一个医生? 信任一个人,就这么困难吗?相信大多数医生的良知,不要被媒体的无知蒙蔽。所以我希望病患家属,对医生要多些感恩,少些责难,要知道,神明再保佑,医生放弃治疗,管子一拔,啥都没了。 在医院呆的这一段,让我非常清楚地认识到,无论你病患家属什么态度,医生护士再委屈,内心里是有杆秤的,不会因为家属的不理解,纠缠,吵闹而放弃一条生命。《圣经》上说,这世界有三样东西对人类是最重要的,FAITH(信),HOPE(望),LOVE(爱)。我认为,我能看到的对这三个字最好的诠释,就是医院。 我曾在手术室里看见医生一针一针缝脑膜,这是一门几近失传的手艺,因为费时又费力,大多数人都用人工脑膜贴上当补丁完事。我问他你为什么做这样的活啊!他答我:“我练手艺,艺不压身。”后来熟了以后,我知这位病患来自福建山区农村,年收入都负担不起这台手术,一块脑膜要八千多元,他用自己的时间和手艺,替他省了。他做这样的好事,躺在病床上的病人,永远不会知道,新闻媒体也不会报道他的善心。如果恰巧不是我站边上,又多话好问,这样的事就湮灭了。我知他也拿红包,也拿回扣,也推荐最贵的药给富豪,但同时,他和他的同事们,每个月都在为付不起医药费逃跑的人们垫资。 如果我们有非常完善的医保制度,药品公平竞争进入市场,由病患自己选择,医生只有处方权而没有推销权,国家提高医生问诊的待遇和专业技能的待遇,而药物因渠道畅通价格低廉,医保局不是只下拨医院固定的数额,余额让医院自己补齐解决;那么,我们或许就能从医生和病患的直接对抗中走出来,就不会再把原属于制度的问题,直接推及到人与人之间的诚信上去。 以上的东西写的太浮浅!还是说点真。 我做为一个以医生为职业的博士,专家,我觉得我有权说两句比《心术》更正确深刻的话,说给政府和病人听(所有人都会最终死在医院)。第一,中国的医生都应该博士毕业,中国的医学院应该控制招生人数,量出为入(学习台湾);第二,中国医生应该只挣诊费,普通号50元,专家号100,200元,诊费都给医生(因为这是医生的知识价值);第三,政府应该立法保护医生护士的绝对权利、尊严、基本生活条件,别拿着老百姓的税去睡赵红霞;第四,其实,傻子都知道,这个社会,医生和护士的心是最善良的了,如果,得不到医护人员的支持,所有医改都是一厢情愿,纸上谈兵。第五,希望政府、法院、媒体、病人不要惹医护人员,虽然医生手里没有枪(警察和军人有),看起来很柔弱,但是别忘了蔫人出豹子,当社会既不在名誉上尊重他们,又在生活条件上不给保障,政府拴对儿(引导媒体制造假象:医疗贵都是医生弄的,其实钱绝大部分都上交给国家,呵呵,国家不仅房地产挣钱,连病人和死人也绝不放过,真是国富民穷啊,还让老百姓赈灾捐款啊?),以平息老百姓的怨气。医生高风险、低收入、没尊严、法院联合医闹又在欺负医生护士。部分人渣(该得病做为报应的)病人对医生又打又骂又杀的时候,记住一句话: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出来混的,你早晚要还的。医生没有好下场,你们想病人会有好下场吗??? 作为社会,最大的悲哀就是社会秩序的颠倒!每个人(包括公务员和病人)必将为此付出代价! 作为医生才知道这段文字的无奈与心酸 我所认识的医生朋友们,我爱你们!
3750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法国科学家:实验证明转基因玉米诱发肿瘤
热度 4 稻草 2013-7-16 11:27
法新社2012年09月19日报道,一项研究发现,喂食转基因食物的实验鼠会患上癌症。法国政府已要求食品与健康安全部门展开调查,这很有可能导致欧盟暂停进口转基因玉米。据研究者统计,做实验的这批小白鼠普遍患上乳腺癌,并出现肝脏衰竭。50%的雄鼠和70%的雌鼠提前死亡。媒体公布的照片显示出它们身上长着巨大肿瘤。 2012年9月,法国科学家塞拉利尼在 《食品与化学毒理学》发表文章称,使用抗除草剂的NK603转基因玉米喂养的试验鼠出现高致癌率,试验老鼠身上乒乓球大小的肿瘤很快传遍世界,也登上了中国各大媒体网站的显著位置。 7月13日,塞拉利尼刚现身研讨会就引起媒体的关注。针对外界对小白鼠致癌试验的质疑,塞拉利尼回应说,“我们进行的是全世界最棒的测试和分析,这个事件当中我们做出了好几百例的证明,相关的数据进行了详细的记录。” 塞拉利尼说:“我们做动物90天的试验已经发现了问题,90天的相关测试都证明孟山都的产品对肝和肾都是有害的,所以90天的实验肯定不行。孟山都生产的全世界十几种转基因产品中,我们看到哺乳动物的肝和肾都出现相关问题,我们认为肯定是与消费或食用转基因有关。” 目前,转基因试验有个规定,即90天的哺乳动物试验证明安全就可以进行食用。但是塞拉利尼团队在世界首次突破了90天界线。塞拉利尼说,这是世界上的第一个长期的研究,而且我们有针对性地对肿瘤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两年间50只鼠的34个器官都增大了,我们做了200个小白鼠的实验。” 塞拉利尼举例说,试验不仅看肾脏肝脏方面的相关数据,还有对性激素的影响,这些影响也间接地导致了老鼠的死亡,其中试验雄鼠在食用转基因饲料一年后死亡,雌鼠八个月就死,雌鼠的死亡率更快。“我们进一步观察发现,差不多90%都是乳腺方面的肿瘤,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肿瘤。 我们的结论是,转基因对肝、肾还有乳腺肯定会产生影响,是不安全的,我们要停止使用。” 在回答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塞拉利尼说,如果说扰乱到激素的话,你的细胞肯定会受到影响,如果说性激素受更多转基因影响的话,肯定会导致肿瘤,“实际上它不是一个什么谜,它完全可以引导这些负面情况出现,因为实际情况中鼠类已经出现了。” 中国科学家对塞拉利尼的试验也分成了两派。 前不久中国工程院院士戴景瑞作客人民网时说 “塞拉利尼自己做了批评了,说自己搞错了,以后不再发转基因文章。” 当现场有观众提到上述科学家的攻击时,塞拉利尼有些无奈地说,“实际上人就是这样的,没有什么辩论的论据了以后就找这些借口。” 塞拉利尼称,自己并不反对孟山都公司本身,“我不愿意为这些公司说话,我愿意为我的孩子,为我的健康说话,这样的话我晚上不会做噩梦。” 另外,美国胡伯教授也提到:“当后世的人回看我们书写的这段历史的时候,他们不会在意我们用了多少杀虫剂,他们会惊讶于我们怎么能够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世世代代的未来的生存安全,仅仅是为了迁就一家公司,这家公司好象是为了赚钱,或者说主要是为了挣钱。” 2011年初,胡伯曾致信美国农业部长,警告他不可轻易批准更多的转基因农作物种植,因在广泛使用的转基因大豆中发现了可疑的新型微生物,疑似导致大量的母牛流产的致病源,美国某些养牛场母牛流产率高达45%。 (原标题:法国科学家:实验证明转基因玉米诱发肿瘤)
5170 次阅读|8 个评论
分享 ..
admin1 2013-5-21 22:49
ZT 从朱莉双乳腺切除谈乳腺癌 by HSG00 贝壳 已有 24 次阅读 2013-5-21 22:03 | 个人分类: 参考 | 系统分类: 转帖-知识 | 乳腺癌 , 朱莉 作者: HSG00 于2013-5-21 07:13发表于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 健康生活 | 已有 123 次阅读 | 已有4评论 近日明星朱莉的双乳切除在媒体曝光,乳癌和BRCA1基因顿时成为热门话题。各位权威人士发表了不少高见,王子也趁机日白两句。 先说正常人体: 正常人体由大约40万--60万亿个细胞构成,它们都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绝大部分细胞都有一个细胞核,理论上讲它们都有一套相同的DNA。DNA编码的各个基因相互调节,指导细胞的分裂,生长,发育,移动和死亡。 但是,DNA复制酶不是完美无缺的,据估计,它平均每复制1亿碱基对就会有一次错误。而细胞内的DNA修复系统可以修复99%的复制错误。这就是说,平均每100亿碱基对的复制就会有一个突变。人类基因组约有64亿碱基对,所以每次细胞分裂平均会带来0.64个突变。 每天,在我们的身体里,成百万的细胞死亡,又有成百万的细胞诞生。可以想象到每天有多少DNA突变在我们体内发生。 值得庆幸的是,这些随机突变绝大部分不影响正常细胞生长发育;极少数影响细胞代谢过程的突变会被体内的免疫系统消灭;只有极少极少数的基因突变能生存下来。 癌症的产生: 只有那些基因突变正好发生在调节细胞分裂的基因里,能够让细胞无限生长,并且能逃过免疫检测,才会形成癌细胞。所以,癌细胞的产生在人体内是一个非常非常小的概率。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癌症发生在老年人身上。 当然,在其他因素作用下(比如家族癌基因遗传,核辐射,化学致癌物,低免疫力...),癌症的发生率就会大大提高。 BRCA1基因: 该基因通常在乳腺和其他一些组织里表达,编码BRCA1蛋白,此蛋白在DNA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BRCA1基因有8万多碱基对,通过对不同人群大规模的基因测序,科学家们发现了各种不同的基因突变,其中一些突变使所编码的蛋白完全或部分丧失了DNA修复功能。 每个人有两个BRCA1基因,只要其中一个编码蛋白完全或部分丧失DNA修补功能,细胞就需要依靠其另一个正常的基因。假如这个正常基因发生突变,这些人的DNA突变不能有效地修复,产生癌细胞的可能性就会大增。 研究表明,带不正常BRCA1蛋白基因的妇女,有80%的可能性在90岁之前患乳腺癌;她们得卵巢癌的可能性比正常妇女高55%。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两个BRCA1基因都有缺陷的人,这表明完全没有BRCA1修补能力的细胞是无法成活的。 BRCA1基因的检测 由BRCA1引起的乳腺癌只是全部乳腺癌的小部分(5-10%),但是这些乳癌患者发病时间早,对化疗药物敏感性低,成活率也低。所以,有乳癌/卵巢癌家族史(特别是有早发乳癌/卵巢癌家族史)的妇女应该去检查自己的BRCA1基因是否有缺陷,是哪一种缺陷。 不同的BRCA1基因缺陷,其乳癌的发病率和成活率都有差异,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大致上有如下方法: 1.定期检查:触摸,X光,超声波,CT,MRI,等等 2.药物预防:抗雌激素类 3.乳腺/卵巢预防切除:分各种类型的手术,并非人人适合 选用以上一项或多项措施,都有其有利不利的方面,需要患者与医生反复多次的沟通。 朱莉的病例 朱莉有早发乳癌/卵巢癌家族史(母亲56岁死于卵巢癌,一个姨妈刚发现患乳癌,外祖母45岁死于卵巢癌);而且DNA测试证实她带有缺陷的BRCA1基因,使她有87%的可能性得乳癌。 双侧乳腺切除可以使她患乳癌的可能性降低到5%,这是朱莉选择手术的原因。王子相信其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非盲目的科学迷信。 近年来,BRCA1缺陷基因在中国人群里也有发现,其频率与西方人群基本相同。但愿朱莉的举动能加强同胞们的防癌意识,尤其是那些有早发乳癌/卵巢癌家族史的。 王子最后再强调一次:不同的BRCA1基因缺陷有不同的发病率和成活率,临床治疗方法也不相同。双侧乳腺切除并不是人人都适合的。 Read more: 从朱莉双乳腺切除谈乳腺癌 - HSG00的日志 - 贝壳村
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假如时光倒流,我一定大胆对你说
热度 22 卉樱果 2012-8-5 04:55
我的一位网友去世了,7月26号,当我在圣路易斯的时候。 我和她认识时间不长,今年三月底我生日,有个网友看到我的博文“虚度花甲,真情感恩”,问我能否与她刚做好乳腺癌手术表姐通信,鼓励她。 我当然愿意,就有了EMAIL来往,我是天天写,她身体不好我就说你不必次次回。但她隔天就会给我短信。 我们聊了很多,关于生命,关于疾病,关于人生,关于爱情。她很聪明,坚强,热爱生命,还说将来搬来温哥华生活。 她比我小八岁,给我一张手术后的照片,根本看不出年龄和病情 - 一位优雅美丽端庄的女士。家里布置也很精致。 在她开始准备做化疗的时候,我对她说:“如果我的癌症复发,我就只接受手术,坚决不化疗。”我介绍了她从网上认识碰巧是我的中学同学潘肖珏的情况,给她邮寄潘肖珏的书,因为她的乳腺癌和潘的指标接近,潘拒绝化疗。用自己的方法调理,现在已经(癌症手术后)八岁了。 我知道北美人对医生的方案很执行,对医生很信任。 我不敢说:“你不要化疗!”虽然我很想说。 我心里幻想,现在与十多年前不一样了,化疗的负作用不一定那么严重,或许不是双刃剑了,或许北美的医疗水平比中国高很多。 7月中旬,她问我化疗时是否有熬不下去的感觉,我答复是的,这时我才委婉地建议,还是不化了吧。 然后她没有回信好几天,我写信去问,她说住院了,化疗引起并发症肝衰竭,一周后可能就出院了。这天是7月20号。 我这次回信坚决地建议她不化疗了。后来没有她的音讯,我在圣路易斯也发过信。每天去信箱等。我想可能她体质太弱了没有上网,我根本没有想到她会走,照片里手术后那么年轻漂亮优雅的女子。 我忍不住了,找了老半天翻出介绍她认识我的她的表妹的邮件地址,问她表姐好吗? 结果,我得到了这个答复:我的朋友在26号离开了,走的那天和下葬的时候多伦多大雨滂沱,她是不愿意走的~! 我难过极了,顿时泪流满面。 她是死于化疗并发症,不是癌症。 我很伤心,也很后悔。如果时光能倒流,我一定大胆对你说:不要化疗! 假如我当初坚决建议她不化疗,我相信她会听我的(我有很多理由),不知道她的生命会否延续的长一些? 我严重质疑加拿大的医疗水准,现在。加拿大由于生态环境好,癌症发病率低,但是带癌生存率也低。我LG在加拿大是个大家族,总共有三人是癌症,都去世了。其中一个是我来了后去世的。去医院看她,精神还可以。带癌生存的就我一个,从上海来的。 中国其他地方我不知道,但是上海癌症俱乐部在我参加的两三年内壮大很多,死亡率却很低。 我不知道什么原因,或许中国人不那么尊重医生的建议,很多人拒绝化疗。 .............. 我亲爱的网友,你安息吧,我会永远保存你的EMAIL,永远不会忘记在天堂的你,我会心里和你继续聊天,我相信你听的见。。。。。。
个人分类: 有病呻吟|6730 次阅读|2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5 08:03 , Processed in 0.026676 second(s), 12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