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死亡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柴静作假可能性分析
热度 5 岳东晓 2015-3-16 13:42
方舟子把 中科院一篇论文 中的图6的曲线错误理解为死亡率。基于这个错误理解,方舟子误以为2008年死亡率下降,而柴静企图掩饰这个方舟子脑子里的下降。方舟子做出了柴静作假的指控,其所谓依据是 (1)柴静修改了最上面一条曲线;(2)柴静抹去了上面记载各年平均PM2.5值的黑色柱子。 正确解读那条曲线清楚表明 ,那条曲线是PM值每增加10时死亡率的增加百分比。该论文ABSTRACT就清楚的写着:【 the results of a time-series analysis during the period 2005-2009 show that a 10ug/m3 increase in PM2.5 levels is associated with a 0.65% (95% CI: 0.29-0.80%), 0.63% (95% CI: 0.25-0.83%), and 1.38% (95% CI: 0.51-1.71%) increase in non-accidental mortality, respiratory mortality, and circulatory mortality, respectively】。 看过论文而不能正确理解应该是英文程度的限制,因此我拨冗翻译于下:【2005-2009的时序分析表明PM2.5值每增加10,非事故死亡率增加 0.65%, 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增加0.63%, 心血管病死亡率增加 1.38%】 因此, 柴静在视频中说道:【 当pm2.5值升高的时候,人群的死亡率是随之上升的。】这完全符合上述论文的结论 --- 该论文都算了,PM值升高10,死亡率增加多少。 根据柴静视频的文字记录,她在另一处说: 【这是中科院做的一个测算,他们有一个简单的结论,pm2.5上升到200微克每立方米的时候,我们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系统的疾病死亡率会 增加14%到26%】 这应该是根据这篇论文图6的计算结果,1.38% * 190/10 = 26.2%, 0.63* 190 /10 = 12 %。与柴静说的数字接近---误差可能是近似。这可以说明柴静(或者其团队)不但用了图6,还用图6 的数据进行了假设性死亡率计算。 至于原图中最上面的黑色柱子只是记载PM值的参考信息,完全可以去掉,对于 【 当pm2.5值升高,人群的死亡率是随之上升的】的结论没有任何影响。方舟子在这个问题上做文章完全是基于自己错误的理解。 关于柴静视频中最上面那条红线,柴静的改动对 【 当pm2.5值升高,人群的死亡率是随之上升的】的结论也没有影响。但如果她改动了这条曲线,动机是什么? 如果柴静像方舟子一样错误理解了原图,那么她的修改也许可以理解,但上面的证据显示,柴静并没有像方舟子那样错误理解。 我 最初以为柴静用的是二次拟合曲线,依据是(1)曲线的形状像二次;(2)如果是三次,则能够完全fit四个点,但柴静的图没有。后来我发现 看到柴静视频上实际上列出了这条曲线的系数,其实这也是一条三次曲线,但三次项系数很小。柴静的视频还给出了 R^2 值。这个的R^2值明显偏小。有统计学知识的也许可以在这个问题上进行动机判断。 最终结论: (1)柴静的陈述完全符合中科院论文结果; (2)方舟子完全错误理解该论文; (3)方舟子关于柴静作假的论证完全基于方舟子对该论文的错误理解; (4)柴静与方舟子发生同样错误理解的假设很难成立。
个人分类: 科普|17694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反对方舟子以造假的方式攻击柴静造假》
楚楚 2015-3-14 13:05
说实话,今天很早起来赶稿子,这个时候,我已经觉得大脑很疲惫了,但还是决定写下去。 今晨看到有网友质疑岳东晓,之前也有网友质疑说科学网中也有不少声音质疑岳东晓的。那么,我为什么敢力挺岳东晓是正确的呢?既然这篇文章的标题是《反对方舟子以造假的方式攻击柴静造假》那么,我还是从方舟子的这篇文章谈起吧: 这篇文章的前面部分完全是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的各种猜疑,我根本没兴趣一辩。我主要关注的是他的所谓科学打假: 一、 方舟子说:“在北京住一个月(雾霾的危害)不过相当于多吸了几根烟。烟民真的不用担心雾霾”。 湾里的网友列举了计算方式证明方舟子正确,并质疑岳东晓;后岳东晓又列举了自己的计算方式证明自己是正确的,而方舟子是错误的。那么,究竟谁对呢? 岳东晓指出:不能光看 PM 值,还得看体积。吸入当量 = PM 值 x 体积。 二、 就是那个方舟子和岳东晓解读不同的拟合图。 方舟子认为“ pm2.5 值最高的是 2006 年,之后由于要开北京奥运会进行治理,北京 pm2.5 值其实是逐年下降的。柴静的图却显示那几年北京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逐年上升,岂不成了随着 pm2.5 下降,人群的死亡率是随之上升的?”他因此认定柴静造假(曲线代表死亡率) 而岳东晓则认为:这张图显示的是【 PM2.5 值每增加 10 ,死亡率增加的百分比】。因此,只要这张图的数据大于零,那么死亡率就是随PM2.5值上升而上升。这张图显示, PM2.5 值每增加 10 ,心血管病死亡率平均将上升 1.3% ,呼吸系统病死亡率将增加 0.6% 。因此,柴静说【当 pm2.5 值升高的时候,人群的死亡率是随之上升的】完全符合论文的数据与结论。 对于是自己和方舟子究竟谁正确?在岳东晓科学网的第一篇文章就说得很清楚了。 他的原话是:针对我说的【吸入雾霾当然不会立刻开始死亡增加,而是有一个积累的延迟。因此,如果悬浮物污染吸入导致死亡率增加,死亡率应该与悬浮物的吸入累积相关。】说法,方舟子断言【雾霾导致循环系统疾病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而导致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 ‘ 死亡 ’ 却是个即时的过程,即一旦细颗粒物浓度增加,死亡人数也随即上升。】 按方舟子的逻辑,当第一根香烟点燃( PM2.5 甚高),死亡人数随即上升。方舟子再次显示完全缺乏浓度与当量的概念, 留给读者继续去批驳好了。 但作为非理科生尤其是非医学专业的人也许看了上述内容还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岳东晓所说。那么,我就站在医学角度用更通俗的方式补充说明一下吧。 比如第一个问题,一般人看来,湾里网友的计算会觉得真是那么回事,但大家忽略了一点,请看我提供的《美国心脏协会 (AHA )《颗粒物空气污染与心血管疾病科学声明》博文中,两份文献的显示:都证明了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与 PM2.5 (如数年)的长期性吸入有关,也就是说, PM2.5 所致的死亡风险是由相关污染物在体内的长期蓄积达到一定蓄积量后才会增加死亡风险。 上述两份文献证明岳东晓考虑浓度与当量的思路是正确的(之前这里曾有人质疑 PM2.5 在体内是否有蓄积性?蓄积性的影响多大?所以,我才发了这两份文献上来以证明岳东晓的正确)。不仅岳东晓在我红色标注的那些内容中自己已经解释得很清楚。而且,请大家再仔细想想:表面看一根香烟制造的 PM2.5 确实高,但有多少量能进入人体后被吸收呢?吸收后还会通过机体的各种渠道被排泄出体外,几根烟在一个月内最终能蓄积在机体内的污染物量能有多少呢?这能跟每天每分每秒都在吸收的空气污染相比吗?这应该是特别简单的问题吧?方舟子居然说出“在北京住一个月(雾霾的危害)不过相当于多吸了几根烟。”这样严重缺乏医学常识的话,实在令我惊讶!! 三、就是方舟子所说的柴静采样造假了 !我之前早说过了,我在第一时间就看过完整版,我清楚地记得柴静的样标是在不同地点采样的!国内的很多视频都被封了,所幸的是我还是找到了一个未被删除的《穹顶之下》,请大家好好看看,就在该视频的开头很清楚地展示了: 柴静取样是 24 小时带着采样仪,按她 24 小时的活动取样的,包括:在家办公,走在马路上,去超市购物,去报刊亭买报,坐地铁,炒菜,在卫生间洗漱、在卧室睡觉,这是一个客观的取样。 可方舟子却只截取柴静炒菜时的采样镜头,造假误导大家说这是柴静唯一采样方式,反倒攻击柴静在造假。 如果,前两个问题还可以归结为方舟子的无知(写出这句话我自己都难以置信在国内外知名度如此高的“权威”科普作家会如此无知!!)的话,那么攻击柴静采样造假就完全是方舟子自己在以造假的行为,为攻击而攻击柴静了!! 坦白的说,昨天中午我还在劝三剑不要再纠缠此事了,但当我下午看到方舟子斥柴静造假的全文时,我十分的震惊!!我真的难以理解方舟子为何会这样?! 我原来其实并不感冒柴静,对她的煽情方式也有保留意见;我之前也不感冒岳东晓,和三剑关系也挺疏远,但在这件事情上,他们三人都令我尊敬!! 好累,就写到这儿吧。 国内的视频都被屏蔽了,我好不容易才找到这个名叫爆米花网的《穹顶之下》的视频。这个视频一开始就展示了柴静是如何带着采样仪 24 小时在不同地发采样的! http://video.baomihua.com/url56655065/35288189 这个视频不长,请大家认真看看再判断柴静及其团队制作的《穹顶之下》是否有价值?! http://video.baomihua.com/url56655065/35292893
183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美国心脏协会(AHA)《颗粒物空气污染与心血管疾病科学声明》 ... ... ... ... ...
楚楚 2015-3-12 17:29
空气污染跟心血管疾病究竟有无关系?关系多大?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致死率影响如何? 这里,再提供一些资料给关心此问题的朋友们。 1 、美国心脏协会 (AHA )在 2010 年 10 月公布的《颗粒物空气污染与心血管疾病科学声明》中,指出:与短期暴露于 PM2.5 相比, 长期暴露于 PM2.5 (如数年)更大程度地增加人群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由于绝大多数研究关注的终点事件是死亡, 长期暴露于 PM2.5 对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是不一致的(但并未排除其影响),并且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定。 关于美国心脏协会 (AHA )《颗粒物空气污染与心血管疾病科学声明》,原版美国医学类网上应该能查到,国内有解读版,其链接如下: http://www.365heart.com/show/56622.shtml 2 、 SO2 主要通过刺激机体产生活性自由基和改变心肌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活性而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利影响。长期吸入哪怕只是低浓度的 SO2 等大气污染物 , 容易损伤婴幼儿等易感人群的免疫屏障 , 影响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正常功能 ; 对于存在心脑血管疾病的群体 , 则可加重疾病症状 , 甚至死亡 , 导致死亡率上升。 所以控制 SO2 的水平对减轻空气污染对人群心脑血管的损伤 , 降低该地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有重要作用。 其链接如下: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kGi0YlVP8BhK2Z1YvF-ZS8r8zcZBRveye-c0lCYZywzulGztXyYB66BI_rp5XEoxLcDK0oBIdUl4Lmf3KtPcJ6x7onYmzpwDxUbJZLapO_m 这就是为什么柴静在视频中关注空气污染时,为何主要关注煤燃烧及汽车尾气两项导致的空气污染的原因。因为煤燃烧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有 SO2 , 汽车尾气污染物中除了二氧化硫,还有多环芳烃,这是大气中广泛存在的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占自然界中致癌物质总量 1/3 以上。 多环芳烃类主要来源有石油泄漏、汽车尾气、环境烟草烟雾、燃料燃烧及烹调油烟等。可见国人动辄出门开车的习惯有多糟糕!!希望您以后尽量少开车,也奉劝亲友少开车!!烹炒菜时要记得打开抽油烟机!! 柴静在视频中强调自己和家人出门时除非迫不得已,一般情况下都不开车,这是很有意义的。当然,柴静也不是什么资深烟民,她根本就不吸烟,这个官媒早已公开辟谣了。 而心血管疾病是我国死亡率最高的疾病,排名第二位的即是癌症。 没时间专门查更多的相关资料。这里还需要强调的是 空气污染对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影响,主要是针对缺血性心脏病而言, 相关资料我没时间查了,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自己查查。 今天,我不得不感慨:网络信息污染已严重破坏了信息的正面意义传递!! 匆匆
172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正确解读柴静视频中人群死亡率上升曲线
热度 9 岳东晓 2015-3-10 03:06
柴静雾霾宣传片中,有这么个镜头 柴静说到:【当PM2.5的值升高的时候,人群的死亡率是上升的。】 木一剑指出 ,这个说法不对,原来的曲线如下。 注意图中曲线Y值是死亡率每年的增加,如果曲线水平,说明死亡率在直线增长(注一),而曲线上扬,则说明死亡率在加速增长。 图中上部黑色的柱子是当年的平均 PM 2.5值,由图可见,2005年的PM 2.5值是76, 2009年为65,而人群死亡率一直在上升。 “ 当PM2.5的值升高的时候,人群的死亡率是上升的。” 这个说法明显存在问题。 PM2.5 值是空气中悬浮物的浓度,悬浮物的吸入及其影响是一个积累过程。吸入雾霾当然不会立刻开始死亡增加,而是有一个积累的延迟。因此,如果悬浮物污染吸入导致死亡率增加,死亡率应该与悬浮物的吸入累积相关。换言之,死亡率应该取决于 PM2.5 吸入总量Z,这个总量是一个对时间的积分 Z (t) = \int_{2005} ^t {PM}_{2.5} dt \propto 70 (t-2005) 由于 PM2.5 值基本持平,我将其约等于70。 看图结论: PM2.5 吸入总量 Z 随时间线性增长,而死亡率在2006-2009期间也几乎是线性增长。 但从【吸烟PM 2.5 为600, 因此吸烟危害超过雾霾】的说法看出,方舟子也都没搞清基本概念 ,尽管这一概念只需要小学数学。 我们也许更应该谅解柴静阅读曲线的错误,并且承认她引用的这个图能够说明雾霾可能的危害。 注一: 实际上,如果曲线水平,应该是指数增长,但是当年递增率很小、而且考虑年数少时,可以近似为直线增长
个人分类: 科普|11369 次阅读|31 个评论
分享 乳房拍片年检不能降低乳腺癌死亡率
热度 2 ytsword 2014-2-14 10:36
 乳房拍片年检不能降低乳腺癌死亡率     乳房拍片年检有没有用   多年来医生们一直建议女性从中年开始做乳房拍片年检,以尽早发现乳腺癌,并把这一措施作为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有效手段。   但加拿大医学研究人员用25年的时间对9万名女性进行的跟踪研究显示,对45岁到59岁绝经期和绝经期前后的女性来说,乳房拍片年检不但不能降低乳腺癌死亡率,而且由于误检而导致没有乳腺癌的女性不得不经历痛苦的放疗、化疗过程,甚至被切除乳房,更不要说自己和家人心理上所经受的打击和折磨了。   加拿大医学研究人员的上述研究论文星期一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该论文作者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退休教授康纳利雅.贝纳斯医生。贝纳斯医生说,22%在乳房拍片年检中被查出乳腺癌并接受了乳腺癌治疗的女性本来不需要接受癌症治疗。   在贝纳斯牵头的这一研究中,加拿大医学研究人员把参加上述研究项目的40岁到49岁的女性随机性的分成两组进行跟踪调查。第一组在5年之内每年接受乳房拍片检查,在50岁之后每年由医生进行触摸式乳房检查;第二组女性则没有乳房拍片年检、只在每年由医生进行触摸式乳房检查。结果是查出乳腺癌和由于乳腺癌而死亡的女性人数在上述两组女性中几乎相等。   具体数据是,在这长达25年的研究期间,接受拍片年检的女性群体中有3250人被查出患上乳腺癌,而在只接受触摸式乳房年检的女性群体中有3133人被诊断出乳腺癌;前一组有5百名女性死于乳腺癌,而后一组中死于乳腺癌的女性人数是505人。换句话说,是否有乳房拍片年检对降低乳腺癌死亡率没有影响。     乳房拍片年检错了吗   那么,医生们过去多年建议绝经期前后的女性做乳腺癌拍片年检错了吗?   星期一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乳腺癌拍片年检问题论文的作者、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退休教授康纳利雅.贝纳斯对此的回答是,错到没有错,但可能是没有与时俱进。   贝纳斯医生指出,近年来针对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技术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不管是否有乳房拍片年检,不管是由于乳房拍片年检而较早的查出乳腺癌、或是由于没有乳房拍片年检而较晚查出乳腺癌,一旦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妇女们都能够得到妥善的治疗。这可能是导致接受乳房拍片年检的女性和没有做乳房拍片年检女性的乳腺癌死亡率相同的原因。   贝纳斯医生希望那些愿意接受乳房拍片年检的女性清楚了解乳房拍片年检的好处和缺陷;并呼吁有关机构尽快重新审核现在实行的对中、老年女性进行普遍乳房拍片年检的政策。   英国医学杂志在刊登贝纳斯医生主笔的有关乳房拍片年检的研究论文的同时发表了评论员文章。奥斯陆大学的卡拉格尔教授在这篇评论文章中说,重审现行的乳房拍片年检政策和重新配置有限的医疗资源是急需的事情,但也是件困难的事情;因为改变现行做法涉及到许多医生和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    现行乳腺癌检测措施需重审   加拿大疾病预防机构建议不属于乳腺癌高危群体的50岁到69岁的女性每两到三年做一次乳房拍片检查。加拿大各个省政府负责自己的公费医疗系统,有自己具体的妇女乳房拍片年检政策。   加拿大最大省份安大略省负责癌症治疗机构的穆拉达利医生说,安大略省不打算改变本省的乳房拍片年检政策。   加拿大多伦多市玛格丽特公主癌症治疗中心的艾坦医生在评论贝纳斯医生的上述研究时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医学研究、得出了很不错的研究结论。研究乳腺癌的医学人员现在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对那些有乳腺癌遗传基因的女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测,以做到早期发现乳腺癌。
4687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我的不信中医的外公和不信西医的外婆(zt)
热度 7 raiseluck 2013-8-28 18:39
我外公是英国留学的洋派人物,回国后早餐都只吃西餐,喝咖啡,当然不相信中医。后来胆囊出现问题,在外国人开的医院做了手术,但病情不见好转,黄疸日趋严重,医院下了病危通知,才不得不在朋友的推荐下,看了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孔伯华,结果吃了两三副药,黄就退了,完全治愈。看来获得四大名医的名号绝非偶然。 我的外婆小学都没念过,完全不相信西医,有病了只看中医。四十多岁出现严重的妇科问题,吃了很多中药也不见好转,不得不去看西医,确诊为宫颈癌,由一位美国医生操刀手术。现在宫颈癌的死亡率依旧很高,但那么多年前这位美国医生技术高超,解除了我外婆的病痛,她一直活到九十多岁。如果不是因为意外摔伤,她肯定会成为百岁老人。 人要开放一点,不要固执己见。中医和西医都有好医生,但是也都有庸医。
6602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专家称过度治疗令癌症死亡率攀升致玉石俱焚
zjx 2013-7-16 17:03
  对于现代人来说,癌症如同一个面目狰狞的魔鬼,向人类张牙舞爪。人们无法选择也无法逃避的生活环境、心理压力等因素,导致了癌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在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明确显示,每分钟就有6人确诊为癌症,如此严峻的形势让人触目惊心,与此同时我国癌症的死亡率也在近20年来明显上升,很多人对此表示不解,为什么医疗技术日新月异却导致这样的结果呢?山西医大二院肿瘤放化疗科专家在临床一线摸爬滚打数十载,接触过无数患者之后,终于发现了这一鲜为人知的秘密!   癌症“过度治疗”导致“玉石俱焚”   山西医大二院肿瘤放化疗科专家认为,造成癌症患者死亡率上升主要的原因,是患者没有得到规范的治疗。规范治疗是指,根据肿瘤的生物学特性、病期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情况,多学科合作制定治疗方案,进行有计划、有步骤、有顺序、合理规范的治疗。也就是遵守治疗原则,强调患者本身的状况,对病情作出全面的评价,正确有序地运用各种治疗手段,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具体包括,规范化的诊断标准、标准化的治疗方案、规范化的疗效评价和愈后评估。   目前,中国的肿瘤治疗存在相当大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癌症患者的“过度治疗”问题日益引起医学界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所谓“过度治疗”就是指医生给予患者的治疗强度超过患者的治疗需要,其结果是不但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 身体 伤害,更浪费了医疗费用。长久以来,很多人一味相信根除癌细胞,清除瘤体,手术切除,化疗“轰炸”,放疗“照射”等等,这样下来却发现不仅没有控制病情,反而导致了再次复发、转移,患者也承受了更多的痛苦。正所谓过度重视“病”而忽略“人”,最终导致“正”“邪”同归于尽,玉石俱焚!曾经有这样的病例,一个肝癌病人,他的家属还在医疗行业工作。这位患者发现病情时,已经是肝癌晚期,出现骨转移,从发现到死亡,不到一年时间,花了40多万。他是一个典型的“过度治疗”的受害者。治疗中,这位病人手术、放疗、化疗,按照“规范”全都用上了,但病人的状况一次比一次糟,因为反复放、化疗,会事与愿违地促使病人加速肝衰竭。   治癌需“对症下药” 延长生命是王道   其实,对待癌症的治疗应有正确的理解,该用哪种治疗办法,需根据病情来定,并非像有的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如是早期,可做手术、放疗或化疗等。若是晚期又发生癌转移的患者,在治疗上已不适宜于手术,若是非要做手术,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反而会增加病人痛苦,降低生存质量。尤其对 老 年癌症患者应针对病情,采用不同的对症治疗方法,以改善症状,减轻痛苦,让老年患者与癌“和平共处”,从而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   山西医大二院肿瘤放化疗科专家指出,治疗方法不是目的,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时间才是真正的目的。要想达到这样的目的,提高患者的自身免疫力可以说是在癌症这一治疗领域的一条新的路径,目前在山西医大二院临床开展的生物免疫治疗这是按照这一思路所开展的治疗手段,生物免疫治疗最大的益处有两点,第一点是改善和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第二点就是杀灭残留的癌细胞。而这个细胞它本身是从病人自身的细胞培养来的,所以它没有外界的抗原,是非常安全的。进入到肿瘤组织里头的细胞数量越多,它的杀伤作用越大,杀伤作用越大它的治疗效果就越好。目前山大二院临床应用的多细胞治疗区别于以往,回输的“抗癌细胞”被增加到了5种,分别是DC、CIK、NK、CD3AK、γδ T,可以根据每位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制定不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以发挥最大的抗癌效果。
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久未經戰陣 5天連摔F16、幻象2千「不可能」
8288 2013-5-23 18:00
幻象2千、F-16生死空戰下 台灣5天2戰機失事謎!? 幻象2千、F-16墜機 上將司令試飛壓不住邪門機瘟!? 熟悉空域、中壽幻象 連新華社都詫異「未老先衰」!? 法軍售不顧江湖道義 台灣幻象2千淪如竊車「殺肉」!? 機尾鬆脫、連續故障... 幻象2000慢慢窒息死亡!? 台灣唯一空優幻象2000砸大錢 零件費F16的10倍!? 拆「環控」幻象2千零件維修 有如竊車集團「殺肉場」!? 幻象、F-16連續機械故障墜機 饒自強抖3小時恐怖經歷! 戰機座艙警告聲大作 15%死亡率恐怖彈射瞬間抉擇!?
个人分类: 新闻和政治-视频|486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趣味數學題一道----數學不好的同學想像可解
热度 4 wx1wx2 2013-4-21 09:05
趣味數學題一道----數學不好的同學想像可解
趣味數學題一道 某縣不敗檢察官 R ,每年成功起訴 10 萬重罪。計算該縣無重罪的 年份。 已知:該縣現 居民總數 250 萬人,人人壽命 70 歲,出生成活率100 % ; 人口按年齡均勻分佈,成年 ( 18 歲及 18 歲以上)居民 皆可生育,兩人生一娃; 成年居民可獲重罪一樁但已廢除死刑;有重罪記錄的居民不再 生育。 注:不考慮外娶外嫁新移民。不考慮性別比例失衡、一夫一妻人人不單身,生育间隔及计划生育忽略,人人都有正常生育能力。 提示:數學不好的同學 可憑 想像力,數學好的同學可參考牛吃草。
个人分类: 見聞|6636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专家:俄癌症死亡率相比交通事故高出9倍
燕山红场 2013-2-5 05:22
俄新网RUSNEWS.CN莫斯科2月4日电 俄罗斯联邦卫生与社会发展监督局莫斯科及莫斯科州分局社会委员会主席4日在“抗癌运动”论坛开幕式上表示,每年大约有30万俄罗斯人死于肿瘤疾病,相比交通事故的死亡率几乎高出9倍。 鲍里索夫表示,“我国近2%居民是肿瘤患者。每年有30万患者死于肿瘤疾病,相比车祸死亡率高出9倍。但很遗憾,至今癌症仍不是国家领导人们的首要任务”。 鲍里索夫指出,发达国家用于抗癌计划的拨款明显很高。据他称,人均约为 200欧元 ,而在俄罗斯用于治疗肿瘤患者的拨款人均约在 19欧元 。 世界抗癌日前夕,俄卫生部首席肿瘤专家、赫尔岑肿瘤研究所所长瓦列里·奇索夫在接受俄新社采访时表示,约280万俄罗斯人目前被诊断为患有癌症,每年有超过50万人查出患有肿瘤疾病。 奇斯索夫指出,目前全世界呈现这样的趋势:发病率增长,死亡率略微下降。据他称,“让我们唯一担忧的是我国的高死亡率。目前死亡率是每10万人中有202人”。 他表示,统计数据表明,美国每10万人中有332人患癌,俄罗斯为每10万人中有231人。 国际抗癌联盟指定每年2月4日为世界抗癌日,其宗旨是提升人们对癌症的认知,使其被认为现代人类文明最恐怖的疾病之一,吸引大家关注该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
146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不菸女性罹肺癌 找到關鍵基因
热度 1 8288 2012-11-29 14:23
在台灣女性的死亡率中,肺癌高居多年第一。然而,台灣女性吸菸率才百分之四點多,也有些女性不常作菜,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得肺癌?台灣主導的跨國研究團隊經過十多年,找到三個亞洲不吸菸女性的「肺癌易感基因」,為肺癌預防或治療找到希望。 他們的研究本月刊登於《自然遺傳》(Nature Genetics)線上版。 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各大醫學中心、中央研究院及國外團隊合作,針對兩岸三地和日本、韓國、新加坡共一萬四千名不吸菸女性進行DNA標記的全基因掃瞄和對照研究。他們發現的三個全新「肺癌易感基因」是第十號染色體的VTI1A,及第六號染色體的ROS1-DCBLD1和HLA class II。 計畫主持人、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熊昭表示,人人都有這三個基因,但是若亞洲不吸菸女性的這三個基因有變異,就比一般人容易得到肺癌。 以第十號染色體的基因VTI1A為例,有變異的人得到肺癌的風險是正常基因人士的一點三二倍。 此外,研究團隊根據台灣不吸菸女性的資料分析指出,即使不吸菸、少作菜,但若一等親有肺癌病例、有肺結核病史、在工作場所或家中會吸到二手菸的話,得肺癌的風險是一般人的一點二六至二點九四倍;如果下廚時開抽油煙機,得肺癌的風險可以減半。 熊昭說,運用這些肺癌易感基因,未來將可以發展出一套「計分法」:依女性的基因和生活環境,研判她得到肺癌的機率,進而找出「高危險群」、早期防治。台灣大學醫學院院長楊泮池指出,早期發現肺癌,未來五年還活著的機率可達八成,但太晚發現的話就只剩一成五。
个人分类: 网络文摘|444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13 01:22 , Processed in 0.043089 second(s), 18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