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普通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说实话,我很嫉妒那些勤奋的富二代们
热度 1 MingHao 2016-4-21 21:32
我最喜欢看各种富二代开着豪车出车祸或者无厘头坑爹炫富的新闻,心里想着只要他们还这么无知、幼稚地游戏人间,我悬得七上八下的那么多心就安了,你想想啊,这意味着这些笨蛋们要么被撞死了,要么蹲牢房了,要么撞树上蠢死了,反正给那些在穷困中挣扎的贫民们提供了向上流动的机会,当然了,不可能如此简单,但是,这些新闻仿佛给予了我们希望,让我窃喜。 其实,这一切只是幻象,当我每日靠着品尝这些幻象才能活着,那么我离死去也就不远了。 每到快堕落的时候,我就会想起那年,我去新东方参加英语教师面试,负责人面对一百多个竞聘者开始他最熟悉的那套新东方段子攻势,由于我曾经在新东方上过课,对这些讲过千八百遍的包袱早已经免疫,但是毕竟在耳朵里进进出出,我记住了一句话:我很害怕那些勤奋的富二代们。他说他所教过的GRE班上的学生有很多都是富二代,但是他们不骄不躁,学习用功,英语底子又好,关键他们还普遍阳光、自信,等到他再回来教四六级的时候,发现,这简直是两个世界的人。他说,有那么一群人比你优秀、比你年轻、比你富有,关键还比你勤奋,你简直毫无赢他们的可能性。 我很讨厌这种说法,这种说法让我感觉自己被归为普通人的行列,还是那种在大街上一不留神就会踩上一脚的普通人。我没钱报GRE,没钱考GRE,考了个勉强的分数也没钱出国读书,我最多报个四六级班,还得学会蹭课。 不服气归不服气,但是要反驳,要有发言权就必须得有调查,于是,我开始细心地留意周围的富二代,其中最令我感到恐惧的就是我自己的表妹,她让我想到了金刻羽。 虽然,她的家庭并没有金刻羽父亲那么高的权势,但是毕竟拥有着好几个公司,别墅豪车、衣食无忧,绝对的大资本家家庭。 她的父亲就是我的舅舅,这使得我经常要参与设计她的教育,但是参与得越深,我越嫉妒,简直是恨,为什么我不能拥有这样的生活。 一、我嫉妒她可以无限制地扩展自己的爱好。 从四岁起,她就开始学习钢琴。这在我那个年代可能还算个新闻,但是对于现如今的家庭不算什么,谁还不能去学个钢琴呢?然而,当大多数的小孩还在请音乐学院的学生教授钢琴的时候,她的老师已经是音乐学院的钢琴系主任了。 我问舅:你们打算把她培养成音乐家么?启个蒙,至于么? 舅说:倒没打算培养成音乐家,纯粹为了培养她的乐感,绝对不希望她成为钢琴家,她导师也说了她没有这个天赋,但是入门就必须正,找最好的老师对她有益无害。 与此同时,她的美术启蒙老师是一位国家二级画师,原因是他爸爸有一个画家朋友。 她的游泳教练是省游泳队的教练,所以当我现在还只能狗爬的时候,她已经可以教我专业的蛙泳姿势。 她有自己的儿童高尔夫球球具,与她爸爸共一个私教,原因只是他们的朋友的孩子在申请美国高校时,因为会高尔夫而占了便宜。而我们大多数人大概连摸都没摸过高尔夫球杆吧。 她只有网球是没什么名气的教练教的,因为离得近,就选了家旁边的网球教练。可我现在也不会网球,我读书的时候大学网球场建好了,不让我们用…… 这些兴趣爱好,我没有也没关系,我小的时候,还不是没报过奥数班、作文班、没去过青少年宫,现在也活得很好,但我也会时不时地想象,大过年的,一堆亲戚朋友围坐着,我来到客厅的三脚架钢琴坐下,为大家演奏一曲……(你妹,完全没有古典音乐修养,不知道举什么例子)。 好吧,换一个 二、我嫉妒她可以无所顾忌的购书。 她从小就拥有自己独立的书房,与她的卧室连在一起,有两面墙的书柜。而她所有的书都由我亲自购买,我,一个博士,读了这么多年书,积累了这么多年的购书经验,然后给她买了满书柜的书,每年还有给她继续购书的任务,她每年的购书金额大概是各位像我一样的资深屌丝想吐血的,所以我从来不在打折的时候替她买书。 她在小学阶段就已经拥有令人难以想象的阅读量,并且在看过《苏菲的世界》之后开始对哲学深深地着迷,初一就能半懂不懂地读柏拉图读尼采读叔本华。三联的中学生图书馆系列,我是整套给她购置的,结果初一的她居然已经开始读《万历十五年》、《乡土中国》,我都是到了大学才知道这些书名。 大量读书的必然结果就是作文极其出色,她爸爸曾经拿她的一篇讨论“正义”的作文给我看,我已经难以相信这样的文章出自孩子之手。在与她交流之后,我才意识到,她的思想之深已经远远超过同龄人,她早已经开始思考关于生死的问题,为此还曾痛哭流涕,我看到了自己少年时的影子。但少年时的我,无论买什么书都得从自己的压岁钱中省下来,还得经历过无数烂书的洗礼,才能读到好书,时间就这么白白浪费掉。 我对舅说:妹妹这样下去不成为哲学家就会成为作家。 舅说:嗯,你得想办法帮我防止这种情况,家业还需要她来继承呢。 然后,我初一的妹妹已经开始读德鲁克以及《金融的逻辑》之类的书了…… 三、我嫉妒她还那么小就已经能行走于世界之中,她不害怕,她不慌张,她只是张开双臂,早已经想振翅高飞。 我此生都未能在读书期间出国,可以说是命运的安排,但终究逃不过缺钱这两个字。但是,你们当然可以猜到,我妹妹从小就到国外度过假期,所以小学毕业之前,她已经去过欧洲、北美和澳洲。关键是她的父母不懂英语,所有与外国人的交流都由她来完成。 无论在机场、在酒店、在餐厅,她从来不犯怵,从来不会羞涩,不会扭捏,她即便不能用词语来表达,她一定会用肢体语言让对方明白,父母经常感到诧异,她只是淡定地说:“总有办法让对方明白我想要什么。” 这份淡定和从容也是从小培养的。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她就有了自己私人的外教,虽然是德裔美国人,但毕竟在纽约长大,非常地道的美式发音。那位外教并不懂中文,所以她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已经体会到该如何与一个语言不通的人交流。 但是,外教并未让她的词汇量猛增,也没能让她学业成绩备受关注。所以,舅来请教我,我直接说,报一个VIP班,专攻新概念打底子吧。 所以初一的她已经学完三册新概念了,想想可悲的是,我的很多大学学生至今都还未学完第三册新概念吧? 但是,这些都不是最令我震撼的,最震撼的事情发生在她六年级的暑假。她的父母为了锻炼她的能力,给她报了一个美国中学的summer school,由于报名时间太晚,名校没报上,选了一所靠近波士顿的名气一般般的中学,那个学校没有中文老师,也没有中国学生。父母送她到上海,她一个人坐飞机去了美国,第一次独立出国,她还只是小学六年级学生,独立在美国生活了一个月。 她爸妈以为她会哭、会闹、会害怕,没有,完全没有,她每天都过得很开心,每天都用视频通话告诉父母在美国发生的点点滴滴,向父母介绍她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韩国的、日本的、巴西的。 回来之后,她不是兴奋,不是炫耀,我对她说:“I'm really proud of U."她只是说:”Really, thank you!“ 对她父母,她只说了一句:我的英语还得加课,我听课还不是那么顺畅。 这样的觉悟真的让我已经出离了愤怒,我小学六年级的时候连二十六个字母都不会写。所以,后来听说她的英文成绩是成都一所著名中学全年级霸王,我已经没什么好惊讶的了。 顺便提一句,她可不只是英文好,总成绩也在那所著名初中排名前几十,只要保持这个成绩就会直接保送本校高中。 去年的美国之行让她意识到自己的差距,经过一年的打拼,她打算再去美国顶尖女高的summer school接受检验,她想让自己无障碍地融入那种环境。 那天,如往常一样,她妈妈送她到上海的浦东机场,她一个人飞到了JFK,结果出了一个有惊无险的小插曲。 她起飞之后。国内这边,她的妈妈仍然在浦东机场守候,虽然女儿已经不是第一次独自出国,但是还是怕个万一,于是一直在机场等电话,一旦有意外,准备打飞的去美国(对富豪而言,这算什么……真想拉个赞助啊!)。 可飞机已经抵达,但学校方面来接孩子的工作人员却无法联系到她,只能联系她在国内的母亲。 听到这个消息舅舅夫妻两个已经快抓狂了,他们查询到航班已经到达,可迟迟未接到报平安的电话,电话也打不通。 事后才知道原来是这么回事: 去年暑假出国的时候,她发现每一个朋友都带上了自己国家产的手机,韩国人用的是三星,日本人用的是索尼,她被同学问起为什么不用自己国家的手机时,拿着苹果的她感到前所未有的丢脸。于是今年强烈要求带一部国产手机,所以家里给她买了一部华为,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当妹妹到达JFK的时候,这台手机不能自动搜索网络,也许她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结果电话实在打不通。 我不知道别的初一孩子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办,是我的话,一个人在美国,孤零零地,找不到来接自己的人,也联系不到自己的家人,我肯定只能哭了,直到惊动了警察叔叔乃至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嗯,或者根本就不敢一个人出国。 但是,当她快抓狂的妈妈在深夜接到电话的时候,只听见那边传来淡定而简洁的话:“妈妈,我已经到美国了,手机有点问题,网络不通,WiFi也用不了,我已经借一个外国叔叔的电话给学校打了电话,他们马上派人来接我,我现在用别人的手机给你打的是越洋电话,不方便多说,不要担心,到学校再联系你,挂了。” 她妈如释重负地在电话那头留下了眼泪,那时候是凌晨三四点钟,她们夫妇一宿没睡。 (不过,外国友人真的很善良,居然借手机给一个小女孩打越洋电话……不论你是谁,作为她的哥哥,十分感谢你!) 学习刚开始,由于测试水平优秀,她直接被分到了高级班。不过上课时她傻眼了,这个高级班的三十个孩子,竟然有三分之二以上来自中国:北京、上海、台北、香港的占了绝大多数。但是,她们全程只用英文交流,看来已经形成了自觉。 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因为课堂上的issue都是关于大气污染、核辐射、跨国文化等等内容,她第一次被要求利用图书馆写一篇英文论文,并在同学面前做一次presentation,这在中国的中学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这么一个月呆下来,我们很担心她的自信会被打击到零,但她真的是越战越勇型的豪放孩子,回到家里只对她爸妈说:我有三个想法,第一,要去考托福,有个北京的同学已经考了100分,我也必须达到这个程度才行;第二,我得补习数学,他们学得很超前,有个读初三的同学已经开始自学大学内容了;第三,我得学习一门小语种。 然后,当所有家长还在苦恼如何骗孩子去参加补习班时,她自己把自己的暑假变成了补习。 现在她初一,如果不出意外,她接下来的两年的假期都会在英国度过,为的是让她适应高中在英国公学的生活。 你可能会说,这只是个例,其实不是,她之所以学习高尔夫、去参加summer school、以及去英国公学读高中,都是因为舅的朋友圈子里有不少人的孩子已经成功通过这些手段进入了世界顶级高校。这才是我感到贫富差距真正可怕的地方。要知道,他们也许有自己的上市公司,但绝对算不上中国的顶级富豪,只是非常非常普通的一枚富豪而已。 所以,在看到金刻羽新闻的时候,我想到的不是天才,而是一个从出生就胜人一筹的孩子(所谓含着钛白金汤匙出生的孩子)从小一直接受着绝对精英的教育,她们从小就以远超常人的努力在这个世界上挣扎,他们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未来的对手不是眼前的人,而是那些在世界各个角落里同样家世优异却勤奋拼搏的人。 等到有一天,他们远远甩开我们,进入更高水平的竞争平台时,我们除了说一句”那是天才“以外还能怎也呢?连嫉妒的资格都没有,这才是自深深处的悲哀吧? 其实,那时候,我们应该意识到这种天赋是用重金打造的天赋。每念及此,我真的不知道那些如我一样庸庸碌碌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们,如何还能心安理得地将你们的时间切碎了扔在空中,随风飘扬。 说实话,富二代不值得羡慕、嫉妒、恨,我嫉妒的是那些从未停止勤奋拼搏的富二代们,我真的嫉妒他们,他们在不经意间已经把我点点滴滴的努力踏平了,和着梦和远方,踩进泥土里。 我拼了这把苟延残喘的老命,也许仍然没有机会,可我一旦认命自暴自弃,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8799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呼应稻草:周文王为何受到万民敬仰
热度 6 VANO 2014-8-26 21:26
呼应稻草:周文王为何受到万民敬仰
古语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我国历代圣贤明君无不恪守天道,以道德教化人民,使国泰民安。如周文王姬昌谨慎真诚、仁政兴国,受到万民敬仰,其宽容仁爱的胸怀垂范后世。    盛德化人 四方皆敬 商朝末期时,姬昌为西伯侯,即西方诸侯之长,后称周文王。文王治理西周时,奉行德治,提出 “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明德慎罚”的从政理念。他推行教化,指出:“为人君应依仁而行,为人臣应立足于谨慎,为人之子女应立足于孝道,为人之父母应立足于 慈爱,与国中之人交往应立足于诚信。”教导人们要心思端正,敬天、敬德等。 文王以身作则,做事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他生活勤俭,穿普通人衣服,还到田间和大家一起劳动。制定了很多惠民措施:如对农民征收租税有节制,让农民有所积蓄。采用“九一而助”的政策,让农民助耕公田,纳九分之一的税。商人往来不收关税。有人犯罪妻子儿女不连坐。 对于穷苦无助的人,及时给予帮助和照顾。对于许多因直谏触怒商纣王而前来投奔的贤士,他都以礼相待,予以任用。如散宜生、南宫适、太颠、闳夭、辛甲等人,都先后归附在其部下称臣。 虞、芮两国都是商朝西方属国,两国国君为了田野的界限发生了争执,可是他们不愿找商王裁决,都慕文王的威名,求文王审断。据《诗经.大雅.绵》篇注说:两国君看到周国是“入其境,则耕者让畔,行者让路”;“入其邑,男女异路,斑白不提挈”;“入其朝,士让为大夫,大夫让为卿”,一派君子之风。 两相对比,内心羞愧,两国君互相说道:“像我等小人,有何面目上君子之堂,让人家给评理 呢?”还没有见到文王本人,他们就都主动把所争之地让给对方,结果双方都推让不受,这块土地便被闲置起来,后人称之为“闲田”或“闲原”。邻近的诸侯闻知 此事,都以文王为典范。他们纷纷前来归附,形成了商朝“三分天下,周有其二”的局势。 视民如伤 泽及枯骨 周国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一派祥和景象。一次,文王与群臣商议说:“我西岐乃 道德之乡,物阜民丰。我想为百姓占验灾祥,建一‘灵台’以应灾祥之兆,又恐劳伤百姓。”散宜生说:“大王既为应灾祥而设灵台,乃为西土百姓,非为游观之 乐,万民自是乐役。若您不肯轻用民力,仍给工银一钱,任民自便,随其自愿,不去强他,这也无害于事。” 文王于是张告军民,军民人等看了告示都高兴的说:“我等蒙大王教诲,皆知忠孝节义,按此去做,百事无亏。今大王又为我们设台占验灾祥,如何反领大王的工钱?”众人踊跃造台,不日而成。文王视民如伤,看见每一个老百姓都如受伤受痛苦一样可怜,他就是这样慈悲、怜悯。 文王一次去郊外巡视,见到一些枯骨暴露在荒野,于是立即命左右随从把枯骨掩埋好。随从人员 说:“大王,这些都是没有哀主的枯骨,何必怜悯他们呢?”文王说道:“拥有天下的人,就是天下的主人。拥有一国的人,就是一国的主人。我本来就是这些亡者 的哀主,怎说他们没有哀主呢!” 随从人员听了十分感动,于是仔细的把枯骨埋葬好。天下人听说文王对死者的骨骸都不忍被日曝雨浸,都说:“西伯泽及枯骨,更何况对于活着的人的爱护了。” 道合天心 尊贤重贤 商纣王暴虐无道,文王上谏纣王“体上天好生之仁,敬修天命,退佞除奸,则万民幸甚。”纣王看后大怒,其亲信谗臣崇侯虎又暗中进言说:“姬昌到处行善,民心归附,诸侯都向往他,恐怕不利于大王。” 纣王于是将文王拘于羑里(今河南汤阴县)七年。文王在羑里,善化当地军民,教其修身、明礼,并效法天地之道潜心研究,演算出周易。将伏羲的先天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共三百八十四爻,内含天地造化之妙、阴阳不测之机。 文王深明要治理好国家就要任用贤德之人。他思贤若渴,亲自到磻溪聘请姜子牙的故事流传至今,令人称颂不已。文王听说姜子牙道德高尚、学识渊博、是当世大贤,就选定吉期,斋戒熏沐,极其精诚的亲自率众去请。 谈话中,文王看姜子牙胸怀博大,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安民之志,便高兴的说:“我祖父在世时曾对我说:‘将来一定会有个栋梁之才帮你将周兴盛起来。’你就是我祖父所盼望的人才。”说罢就请姜子牙与他同车而归,筹划治国安民的宏图大业。 因姜子牙是文王祖父所盼望的人才,所以被大家尊称为“姜太公”。姜子牙果然不负众望,辅佐文王,励精图治,后来又辅佐武王伐纣,一统天下,为后世开辟了治国兴邦之正道。 孔子说:“文王之道非常伟大,没有任何有意的举动而使人发生了变化,没有有意做任何事情就接近了成功,这是因为文王能够时时严格的修养节制自己和宽以待人。”人们常说圣人之心光照日月,是因为圣人之德与天相配,证悟到宇宙之真理,济天下苍生,积善行仁,德风仰止!(作者 智真 来源:网络)
4450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男生朋友们!洁身自好哇!恐怖啊!!
热度 6 燕山红场 2014-3-21 23:55
男生朋友们!洁身自好哇!恐怖啊!!
东莞市KTV小姐中有2704位患有艾滋病,并且在东莞市厚街一千六百位! 并且在向 普通人扩散,昨天一天有13位90后被查出艾滋病,据说全是微信和陌陌一夜情被传染的, --看到此消息,必要的话转发一下,可以警告身边的某些朋友,检点意识,注意自身健康! (特别是那些一去娱乐场所就叫小姐乱搞的男同胞门,害死自己没事,别回家连累妻儿) 足浴城,酒吧,k歌中心等.坐台小姐查出有633患艾滋病,现医护人员正在包厢一个个在给她们抽血化验,。 太疯狂了这个社会,转给那些喜欢和小姐混在一起的男人们看看,不怕就继续! 亲们请洁身自好。。为了身边人,为了家人。。。
个人分类: 转帖|1942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视频已经上传:推荐去看看电影《天注定》
热度 3 燕山红场 2014-3-21 23:29
http://www.tudou.com/v/vxDZFqdriL8/resourceId=117845652_04_02_99tid=0/v.swf 《天注定》是2013年贾樟柯编剧、导演的一部电影。使用了《云图》类似的手法,通过几个看似连贯的故事, 讲述了几个不同的普通人走向犯罪或自杀的经历,从里面看到了中国社会里的各种身影:周克华跨省作案、 村民对抗干部贪腐开枪杀人、东莞色情服务、流水线工厂员工跳楼、小三被原配打、贪官逼迫良家妇女致反抗杀人。 这四个故事分别取材于胡文海、周克华、邓玉娇三起轰动全国的刑事案件,以及富士康跳楼事件。 影片深刻地揭露了当前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端。这几个故事并没有结局,或者说不像大多数电影一样杀人者最终落网, 而是将结局留给观众想象和思考,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切。
个人分类: 转帖|2458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一个中国穷人在美国的生活
热度 5 8288 2013-10-16 15:42
贴近现实,从一个中国新移民的亲身体验,道出了为何美国切实地尊重和帮助普通人,为何中国达官显贵加速移民美国,为何世界上年轻人都希望留学美国?很简单,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相比,美国更法治、安全、公平和自由,尽管问题很多。
个人分类: 网络文摘|5612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待用快餐”首位响应者高文麒:天下真的有免费午餐
热度 1 8288 2013-7-5 15:37
一位老人来店里取用待用快餐时,坚持要出示低保证和残疾证:“我就是要证明我没骗你!”这让高文麒心酸得无言以对。他发现,不论自己如何表达尊重,取用者会不可避免地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图说:“待用餐”的背后存有尊重、信任和关怀,高义麒的善举意在触动彼此心中的善念,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进而刷新人们对慈善公益的认识。摄影/胡冀锦    原题:高文麒:天下真的有免费午餐   在这个“互信感几乎趋近于零”的当代社会,全国待用快餐第一家响应餐厅老板,希望借此重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关怀。然而,他没有预料到,这使他卷入一系列难题    本刊记者/陈薇(发自西安)   老板高文麒看着他的小黑板有些发愁。   这块小黑板位于他在西安糜家桥小区的快餐店前台旁,上面写着:“2013年4月13日至6月20日,待用快餐累计认购265份,取用63份,待用202份。”   “待用快餐”,是指去餐厅吃饭的顾客提前买下一两份快餐,寄存在店里,供其他有需要的人使用。这项由普通人自发形成的微小善意活动,最早可追溯到二战时欧洲的“待用咖啡”,在经济困难与战时状态中,这被看为是基层社会团结互助的象征,因此,2008年金融危机后,各种“待用”活动重新在欧洲各地兴起。   然而,作为在中国大陆第一实施待用慈善的高文麒,他所遇到的状况并不乐观。两个月来,他收到了265份待用认购,但取用的更少。他指着“待用202份”解释,这意味着有2020元钱寄放在店里,无人取用。    “有人会相信我吗?”   2013年4月12日22时左右,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陈里在微博上转发了“待用咖啡”的情况介绍,并号召在中国发起“待餐盒饭”,询问是否有人愿意尝试。   两个小时后,高文麒成为微博上的第一个响应者:“响应@陈里陈厅的号召,御上文化厨房自今天(2013年4月13日)起,每天提供5份‘台式卤肉饭套餐’作为待用餐。抛砖引玉,欢迎大家共襄盛举!”   高文麒今年50岁,出生在台湾,做过记者、主持人、教师、顾问,1999年后到大陆从事写书、出版等自由职业。2012年,他入股了朋友在西安开的这间台湾餐厅,主要经营卤肉饭、鸡腿饭等台式便当。   如此快速地响应,因为高文麒对此并不陌生。还是八九岁的孩子时,他常和母亲去家附近的馄饨店吃饭。有一次,一个乞丐经过,向老板娘要一碗馄饨,看到老板娘不太乐意,母亲出钱买了一碗,并对老板娘说,“以后如果有‘不方便的人’,你就给他一碗吧,记在我账上,每个星期我来跟你结。”   之后,高文麒有时替母亲去结账,一碗馄饨10元台币,老板娘只按7折收钱。   但是,待用快餐在中国大陆行得通吗?高文麒并没有把握。在大陆呆得久了,他看到了许多在台湾不曾遇到的生活细节:餐厅装修,施工方绝对不垫资;双方合作,一方说到账才会开发票,但另一方坚持有发票才到账,“我一定要先保护我的利益,绝对不相信你”;他曾在北京看见有人骑车跌倒,众人围观,却没人敢上前施援;在苏州高铁站,他遇到一对母女拖着拉杆箱,向他要63块钱买车票回家。他给了,被朋友笑话,“骗人的太多了,她们都是假的。”   高文麒的经验告诉他,中国大陆的社会互信基础“几乎为零”,会不会有人愿意为陌生人付出?而他,作为一个台湾来的小餐厅老板,又有谁会相信?   然而他克制不住想要试一试的欲望,发出了那条响应微博。   他在微博中详细说明了餐厅地址,并附上套餐图示,包括米饭及汤、一道主菜、三道配菜。   根据之前对慈善活动的了解和参与,高文麒又很快确定了诸多细节:因晚餐计划改造,餐厅只在午餐提供待用;由于待用快餐的目的是填饱肚子,因此只有一种供餐;餐厅每日公布认购及取用数,记录本放在前台,供随时查看。   他拟了两份宣传单,为了避免给人“高低之分”的感觉,最终选择了更中性的“认购”而不是“认捐”,“取用”而不是“领用”——要让受助者有尊严地获得帮助。   卤肉饭套餐的正常售价是16元,但是,“不能把商家的利润也计算在内,否则就是生意而不是公益”,高文麒简单计算过成本,约为11元。整数更容易操作,认购价被定为10元。    “这个真的不要钱吗?” 图说:待用快餐不只是为需要的朋友提供一餐温饱,更深一层的是希望。摄影/胡冀锦   2013年4月13日中午,高文麒在店门口挂出了小黑板,写上:“本店提供免费待用快餐,请入内取餐”。“免费”两个字,他特地用了红色。   很快就有了第一位认购者。这是高文麒的一位朋友,也是一位慈善志愿者。本来约好见面商议其他事情,看到宣传单,便认购了两份。接下来认购的3份,全部来自媒体记者。嗅觉灵敏的西安本地记者,在待用活动实施的第一天就找到了店里。   然而,记者们关心的问题与高文麒不同:谁来监督?高文麒心里有些受挫:为什么一开始就推定,店家只有在监督下才会把这事儿做好?   他的回答是,待用快餐只是一种简单的三方委托关系,认购者信任店家,将爱心和金钱托付店家寄存,在取用后再将钱划拨到“收入”。记录本可随意翻阅,如果出问题,店家的信誉会大受影响。所以,店家是赌上声誉自我监督,再加上公众与媒体,不再需要其他单位稽核。   不过在内心里,他想的是:就10块钱,还不至于贪吧?   还有记者质疑,提供的待用餐食会不会和正常消费的不一样?他回答,如果用特殊规格,会干扰正常的烹调与配餐程序,反而增加成本。所以,一定是一样的。   记者们在这里等了一天,却没有等到取用者,悻悻而归。   第一位取用者第二天才出现。那天早上10点半,高文麒赶到店里,看到大堂里坐着一位老大爷,衣着虽陈旧但洁净,老人说是看了报纸报道后特意赶来的。   高文麒为老大爷提供了一份免费午餐,在记录本上记下第一个“取用”字样后,征得老人同意,与他坐下来闲聊。   老人第一句话就说:“我就是来看看这件事是不是真的。”高文麒还没来得及回答,就看到老人眼眶红了,接着说:“我再也不来了!我们要自己照顾自己。”   离开时,老人要求认购两份。高文麒本想婉拒,但老人说,“还有比我更需要帮助的人。”   待用快餐开始的前几天,高文麒的小店充满了这类看了报道来试试的。他们通常取用一份免费餐,之后再认购两三份。这类人很容易辨别,“他们完全没有不好意思”。   高文麒唯一印象深刻的是一位一看就是外地来做工的人,穿着不是太干净,背着一个大蛇皮袋子,看起来十分疲惫。他站在店门口,连问四五遍:“这个真的不要钱吗?”   他取用一份后,小心翼翼吃完,悄悄地离开了。一天后,他又出现在店门口,第一句话还是:“这个真的不要钱吗?”    “触动每个人心中的善念”   高文麒的“待用快餐”出名了。也带来了他未曾预料到的后果。   远在世界各地的朋友都打来电话来,“给个银行账号,我要认购!”他担任顾问的一些大型餐饮企业也来捧场,要求认购1000份至5000份不等。   高文麒有些不理解,这只是一份小小的“举手之劳”式的义举,为什么一定要搞得大张旗鼓?为什么搞得像是个形象工程?   两三天后,他的思路渐渐清晰。这位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毕业的餐厅老板,总结出了自己的八字精神:邻里、尊重、信任、关怀。他只接受来店里用餐的顾客认购,目的是照顾附近需要帮助的人群。   在《高文麒的“待用快餐”基本原则和他的19个问题》里,他细致地回答了关于定价、外送、大型企业认购等等状况的解决建议。   “我的愿望是触动每个人心中的善念。”他写道:“待用快餐不只是为需要的朋友提供一餐温饱,更深一层的是希望。”因此,他还作了认购的上限规定:每人3份。   这个规则很难被遵守,有人特意远道而来,丢下100元、300元就走,他甚至没有婉拒的机会。高文麒起初非常意外,后来他想到了一个解释:当下公益界让人失去信心,慈悲之心没有出口,于是,他这里成了一个发泄口。   待用余数渐渐上升到了200余个。笔记本上还有一些联系电话和名字,都是些热心人士留下的,以备今后需要更多认购时联系。   但依目前的情况看,估计还要很久才会需要他们。因为事实与高文麒预想的情况恰恰相反:认购者应接不暇,取用者却寥寥无几。经过了最初几天的热闹后,平均每两三天才有1人取用。   他还记得,一位老人来店里取用待用快餐时,坚持要向高文麒出示低保证和残疾证:“我就是要证明我没骗你!”   高文麒心酸得无言以对,“他不相信我真的相信他。”此前,他多数时间都是在家里写作,接触的都是社会中上层人士,待用快餐使他第一次接触了中国底层人民,他发现,不论自己如何表达尊重,取用者会不可避免地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因此,他决定,不辨别取用者的身份,也不打听对方为何来取用。   但这也会有另一种后果。曾有一个拿着三星智能手机的男人,咋咋呼呼地走进餐厅,要了一份待用快餐,一边吃饭,一边还向服务员要汽水。从衣着上看,这人怎么也不像需要帮助的人,服务员忍不住多看了两眼,向高文麒抱怨。   高文麒对服务员们说,哪怕是开着奔驰宝马来的,只要开口,就无条件给,“至少说明他的思想上需要救助”。   不过,这个男人后来也没有再出现过。   时间一久,高文麒发现,取用者少,或许和快餐店所在的小区比较高端有关,而那些真正需要待用快餐的人,也无法知道这样的信息——他们不上网、不看电视不看报纸,甚至可能不识字。   一位志愿者朋友提供了个点子:帮助那些到省城西安来看病的病人和家属。他们打印了宣传单,去餐厅附近的医院宣传。院方认为是好事,但都说不好做。他们举出例子,曾有一家乳品公司来派发酸奶,结果当天下午就有小孩家长到医院闹,说喝了医院的酸奶拉肚子。   一家医院要求高文麒签订责任状,保证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高文麒没法同意,“万一医院把不是我的责任推到我头上呢?”   另一家医院则建议一次性提供300份午餐,作为一个儿童疾病筛查活动的赞助。高文麒不想赞助,“待用快餐的精髓是分享与互助,这样的行为完全背离了初衷。”   眼看着官方途径行不通,志愿者们便在医院门前对病人和家属口头讲解。有人一脸迷茫听不懂,有人摇头不相信,还有人直接把宣传单扔了,“白吃一顿饭?别是骗我们买药的。”保安也过来厉声道,“你是干什么的?这里不能打小广告!”   高文麒还找过小区居委会。居委会认为孤寡老人是合适的取用群体,但是,“老人们行动不便,你们能不能每天送过去?”他深感负担,没有同意。    不组织,不行吗   对于进入大陆待用快餐领域后的一切,高文麒都深感不习惯。   他最为不适应的是,这项以个人为参与主体的微小慈善,正渐渐变成一种组织行为。很快就推出了待用快餐的标识:一个红色心型图案为主的LOGO,要求参与商家悬挂。   作为一名自由职业者和独立思考者,高文麒本能地抗拒任何组织的身份标识。他将参与的餐厅比做蜡烛,“一家做得不好,别的蜡烛还亮着;但如果统一起来,就成了一条电线上的灯泡,一只灯泡出来问题,所有的灯泡就完了,到时候,人家不会说某家店是骗人的,人家会说这个公益活动是骗人的”。   一些商家得到这个消息,在微博上和他联络,询问加入应和哪里联系。他非常奇怪:这么简单的事,想做就做,不做就不做,哪里需要什么组织呢?   但想要“组织”,也不是那么容易。一批志愿者与陕西省文明办联系,希望对方能在“待用快餐参与商家”的标牌上署名,以表示政府的支持;他们联系陕西团省委,希望对方正组织的送电影票给农民工活动中,能在电影票背后印上待用快餐的宣传信息……答复均是:写个材料、发个公函过来,经过审批后,再签订协议。志愿者们手足无措——他们连公章也没有,何谈公函。   志愿者们联系一家热心于此的西安本地媒体,作为代表,出面洽谈以上合作。但是,这也是有条件的:在待用快餐参与商家的主牌上,需要印上媒体的名称和LOGO。   一切就此夭折。“天下果然没有免费的午餐”,谈及此,一位志愿者愤愤地说。   高文麒却仍在为说服人们相信天下有免费的午餐而努力。他最近想到一个也许可以切入需要者网络的地点:废品收购站。还有顾客建议,可以去西安东郊的国企棉纺厂试试,那里有不少状况堪忧的退休工人。   2013年6月19日中午,一位背着双肩包的男孩在餐厅门口碰见了高文麒。男孩脸色暗沉,说自己来自附近农村,刚刚大学毕业,想在这里找一份工作。高文麒回答,“我没有工作给你,但我可以给你一份午餐。”   高文麒穿着一件红色T恤,戴着标志性的头巾,穿梭在店堂里,收收盘子,或与熟识的顾客闲聊几句。自始至终,他没有和男孩再说一句话。   男孩将信将疑地领取了午餐,坐在桌边安静地吃完,小声地道过谢后,离开了。   高文麒回头望了望男孩的背影,又继续张罗店里的活计。他说,他相信,待用快餐应该是一件平民的、沉默的事。也许,让国人接受这个理念的等待是漫长的,然而,他希望,由他的餐厅燃起的这支蜡烛,“熄灭也是很漫长的”。 ★
个人分类: 网络文摘|439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普通人的故事
热度 19 雨柔 2012-10-24 08:11
中午吃完饭外出散步,一个乞丐坐在寒风中伸着手讨钱。 有一个老太太站在旁边,颤颤微微地掏着钱包,好不容易掏出二元钱,递到乞丐手上。 乞丐很感激地谢谢她,老太太没有说话,虔诚地抬头望向天空,用手指了指天。 我看了,眼泪夺眶而出。。。。。。 http://space.wenxuecity.com/media/201209/09/1347233921.mp3
26490 次阅读|6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6 20:49 , Processed in 0.053193 second(s), 14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