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外蒙古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ZT:国民党丢天下的真正原因
热度 2 天涯过客 2015-7-5 19:41
ZT:国民党丢天下的真正原因 过 去一直无法想像 , 为 什么十几万小米加步 枪 的土八路 ,能推翻一百多万美式装 备 的 国民政府。最令我不解的,是如下几个 问题 。 一, 1945 年胡宗南明明把延安都打下来了,可 结 果共 产 党却毫 发 无 伤 ? 二,抗 战胜 利后林彪 奉命到山 东 山区建立根据地打游 击 , 可 为何 会突然改 道到 东 北 ?而在 东 北 仅 两年 时间 ,其 军队 就由 10 万 发 展成上百万,可以和国民党打正 规战 并取 胜 ? 三, 为 什么沈阳,甚至北平的国民党将 领 会起 义 ? 这 些人老奸巨猾,如 果不是看出共 产 党必然能取得天下,是无 论 如何也不会起 义 的,即使打 败 了也可 暂时 撤退。 四, 为 什么四野里面有 许许 多多的朝 鲜 人,以至于后来金日成建国,一下子就从四野 带 走 3 个 师 ( 156 师 , 164 师 和 166 师 )的人和 弹药 ? 这些朝鲜军人,就来自当年的伪军! 读 了中国 , 苏联 , 台湾及海外回 忆历 史的文章, 逐 渐 使 我解开了 这 个 谜 。 1 。胡宗南 进 攻延安 时 ,共 产 党一看打不 过 , 就全部撤入 苏联驻军 的外蒙古境内 !胡宗南不敢 进 入蒙古与 苏联对 抗,所以一点 办 法也没有。有 苏联 的支持,所以共 产 党毫 发 无 伤 。 2 。二 战 末期, 苏联输 出革命 ,使周 边 国家形成 对 欧洲与美国的 战 略 缓 冲。 苏联 支持中国共 产 党 夺权 ,并支持金日成到朝 鲜夺权 。 所以, 苏联 占 领东 北后 ,立刻通知中共 进 入 东 北力争控制 东 北, 这 也是林彪 为 什么会从到山 东 建根据地打游 击 ,却突然改道以最快速度 进 入 东 北的原因。 3 。 东 北当 时 叫 满 洲国, 31 年 918 后日本把它当作殖民地和大本 营 来建 设 ,以期 过 几十年后能并入日本。到 45 年 时 , 东 北 经过 日本 多年的建 设 已成 为 中国唯一的工 业 化地区, 铁 路也是四通八达,重工 业 及 军 工生 产远 超中国其他地区的 总 和。从某种意义 上 说 , 谁 真正 拥 有了 东 北, 谁 就注定会取得天下。 4 .事 实 上, 1946 年 4 月 18 日 --5 月 18 日,国民政府 东 北保安司令杜聿明,率其部下新六 军 、新一 军 、七十一 军 ,攻下四平。林彪部 队 十万余人 败 退,但 追 击 的国民党 军 最 终 停在了松花江 边 没有 穷 追猛打。蒋是非常希望打 过 去的,可美国政府怕一旦蒋 军 占 领 哈 尔滨 以及 齐齐 哈 尔 , 苏联 会以保 护苏联 利益的名 义 出兵。所以,蒋不得不 让 他的 军队 停在松花江 边 。(下面还会具体讲到美蒋关系为何在这时变坏) 5 。林彪出关后, 苏军 把日 军 的 军 械, 60 万按日 军标 准 训练 的 满 洲国 军 即 伪军 ,以及日 军 中技 术 人 员 全部移交 给 林彪。 林彪化了两年 时间 ,在中 苏边 境 对这 60 万 伪军进 行整 编 及 训练 。只要国民党 进 攻即撤入 苏联 境内, 让 国民党无 计 可施。 苏联 除此之外 还 占 领 了旅 顺 ,控制了 进 入 东 北的水路,同 时拥 有 满 洲 铁 路的运 营权 ,从而控制了 铁 路交通。而 这 两条是作 为苏军 出 军东 北的回 报 而写入条 约 的。 国民党的 军队进 入 东 北只有从公路 这 一条路,一但占 领锦 州就能掐断 进 入 东 北的公路,使 东 北完全被封 锁 。从某种意 义 上 讲 尽管 苏军 撤了 军 ,但 东 北仍在 苏联 的控制之下,国民党 对 此毫无 办 法。 6 。林彪在 苏联边 境 对伪军进 行两年的整 编训练 后,于 48 年开始反攻。如上面所 说 ,打下 东 北的要点是打下 锦 州,掐断公路交通 这 唯一通道,而 东 北在局部 战 区中,共 军 的兵力是 优 于国 军 的,尤其 60 万被整 编 的 伪军 ,其 战 斗力与日本关 东军类 似,而且因与 苏联 接壤,由 苏军 提供充足的 枪 支 弹药 。 7 。林彪打下 锦 州后,等于控制了 东 北, 而控制了 东 北就等于将会取得天下 。林彪指 挥 的 辽 沈 战 役的 胜 利可以 说 是宣告了共 产 党将很快取得天下, 国民党的上 层 有 头脑 的人都知道大局已定, 这 也是 为 什么傅作 义 会北平起 义 的本 质 原因。 其他的淮海 战 役,平津 战 役,以及以后的大大小小 战 役都已是 锦 上添花的,而 决定性的 战 役是 辽 沈 战 役。 8 。有 苏联 的全力支持 ,共 产 党取得大 陆统 治是必然的,即使延安中央被胡宗南全部包 圆 消 灭 了也不会改 变结 局, 苏联 可以在 东 北重新扶植一个 领导 人,如林彪或高 岗 。美国与中国 毕 竟不接壤,想支持国民党像朝 鲜 三八 线 那 样 划江而治也 办 不到,只能保住台湾而已。 所以,苏联 , 才 是中共取 胜 的唯一决定性关 键 因素! 还 是那么几个 领 袖, 还 是那么几个 脑 袋, 为 什么三十年代打了十年,最后我 军 只能靠 长 征跑路以自保,而四十年代却只用了三年 时间 就解放了全中国了呢? 1976 年 苏联 出版的《 苏联军 事百科全 书 》 军 事 历 史卷 “ 中国人民解放 战 争 ” 条目中曾 这样 写道: “ 苏联 的援助是共 军 力量壮大的一个极其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 苏军 指 挥 部把 缴获 原日本关 东军 的武器和 军 事技 术 装 备转 交 给 共 军 (火炮、迫 击 炮和火箭筒 37000 余 门 ,坦克 600 辆 , 飞 机 861 架,机 枪约 12000 挺,汽 车 2000 余 辆 等等)以及日本在北朝 鲜军队 的全部武器都交 给 了共 军 。 尔 后, 苏联 又向共 军 提供了 40 亿 美 圆 的美式武器,以及大量 苏 制武器和 军 事技 术 装 备 . ” 具体如下 : (1) 苏联 向中共提供了下列日本关 东军 的能武装至少 100 万 军 人的武器装 备 :步 枪 70 万枝、机关 枪 14000 挺、炮 4000 门 、坦克 600 辆 、 飞 机 860 架、汽 车 2500 辆 、 弹药库 679 座;在 1947 年以前又提供步 枪 30 万枝; (2) 此外,按照斯大林的布置, 驻 朝 鲜苏军 把在朝 鲜 的日 军 武器全部向中共移交 ; (3) 另外,从 1946 年开始, 苏联 把二次世界大 战时 ,美国通 过 租借法案,支持 苏联 130 亿 美 圆 武器中的 40 亿 美 圆 的重型武器,全部支持了中共,而且直到 1948 年 苏联 依然在 继续 提供大量 苏联 、捷克武器 ; (4) 而且 苏联 1947 年初, 苏联 把 10 万主要是朝 鲜 人的, 经过苏联军 事 训练 ,全副武装的 军队 ,全部交 给 了林彪的部 队 ; (5) 在林彪的部 队 中有数千名 苏联军 事 顾问 。 总 之, 苏联给 的 武器装 备 (至少可配百万大 军 ),教官(光死亡的教官就超 过 千人),交 给 的日 军 骨干(至少四万人),朝 鲜 二鬼子(十万左右)。 这 些骨干可以 轻 易 带领 百万大 军 。 与此同 时 , 美国 总统 杜 鲁门 从 1946 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到三大 战 役 结 束,一 颗 子 弹 都没有提供 给 蒋帮,因 为 杜 鲁门 在和威 尔逊竞选总统 期 间 ,蒋介石判断失 误 ,竟然派代表 团 支持当 时 的 总统 威 尔逊 ,可 结 果威被 选 下台。杜因此恨死了蒋介石,上台后就中断了美援。 所以,人民解放 战 争才会越打越 顺 ,摧枯拉朽。 另一 边 的国民党, 则 自 认 是抗 战胜 利者,很牛 B 的解散了 满 洲国的 伪军 (就是 汉 J 伪军 和朝 鲜 二鬼子)。当 时 白崇禧,何 应钦 和杜聿明都极力反 对 ,蒋开始也同意接受一部分 伪军 。但是, 陈诚则认为 : “ 如果把 伪军编 成正式部 队 ,不 仅 妨害国 军 的整 编 ,且混淆了国 军 的血液,千万不能 办 。 ” 结 果,1945年11月,国民政府 东 北行 营 的接收工作人 员 到达 长 春,只收 编 了7万 伪满军 ,共 编 成3个 军 ,不及 伪满军 原有人数的十分之一。 而所剩十分之九, 则 全 为 林彪所收。林彪入关只 带 了10万人 马 ,其中 许 多是地方干部,正式的部 队 少之又少。 伪满军 投靠中共,加入了 “ 东 北民主 联军 ” 。 这 些 伪满军 , 绝 大多数都是年 轻 力壮的小伙子,年 龄 大都在 18 岁 到 25 岁 之 间 ,他 们 不愿意在家种地,当然是要千方百 计 地找一个 “ 用武之地 ” 。据《 陈诚传 》介 绍 :日 军 投降后, 苏军 将关 东军 60 万人的装 备 交 给 了林彪,除此之外,林彪又收 编 了四十万 伪军 及保安 团队 , 组 成四十个 师 。而杜聿明当 时 只有十五个 师 , 军 事力量十分 悬 殊。 为 此,杜聿明 对顾 祝同大 发 牢 骚 , 说陈诚 是在替共 产 党凑本 钱 。 总 之, 林彪的 东 北民主 联军 , 轻 易的收 编 了 70 余万 伪满 洲帝国 陆军 ,并正式改称 为 「 东 北人民解放 军 」!! 这 些 伪满军 假鬼子,可都是受 过 真日本鬼子正 规军 事 训练 的武装人 员 。 这 也是 为 什么林彪部 队进东 北 时 才 10 万人,出来 时 就 变 成了 100 多万!后来,林的第四野 战军发 展到十个兵 团 、三十个 军 的兵力, 其主要兵源,就是「 东 北人民解放 军 」。 所以,所 谓 的国共 ` 内 战 ’ ,相当程度上是老蒋的国 军 被 苏联 +日 军 又打 败 了一回, 哈哈哈。 国民党 军丢 失 东 北是 迟 早的事 , 因 为 背后是大国博弈 . 共 军 无非是 苏联 的雇佣 军 。 那 时 侯 , 斯大林尽管不喜 欢 毛 , 但更 讨厌 老蒋 , 因 为 蒋 迟迟 不松口支持外蒙独立 . 斯大林需要一个中国政 权 , 无条件支持外蒙独立,并与其 结 成同盟, 对 抗美欧。
个人分类: 留档珍珠湾|7556 次阅读|10 个评论
分享 知乎:苏联—俄罗斯是如何策划外蒙古公投独立的 作者: 胡孙成 ...
热度 2 燕山红场 2014-3-20 05:37
首先说起外蒙古的独立,要从历史渊源说起。 在13世纪初,蒙古人的首领成吉思汗统一了这一地区的所有蒙古部族,建立了蒙古帝国。我想这个大家都比较熟悉,其后忽必烈在中原建立的元朝包括现在中国的大部、蒙古高原、外东北等。明朝时蒙古残余势力退回塞外,维持北元政权,与明朝对抗。瓦剌为主的西部蒙古和以鞑靼为主的东部蒙古,继续与明朝对抗,正因为这样才有了后来的土木堡之变,后来后金崛起与漠南蒙古(即内蒙古)诸部结盟,并趁明末农民起义之际进入中原,建立清朝。其他漠北、漠西蒙古部族也逐渐成为清朝的臣属。从这个时候内蒙古和外蒙古就有了分别,自愿结盟和臣属的意识形态还是不一样的。 第一次独立及回归 宣统三年(1911年)7月,外蒙古独立的首倡者土谢图汗部亲王杭达多尔济率团出访俄国,得到俄国的军事支援。辛亥革命后,清朝统治的逐渐瓦解,杭达多尔济等人认为时机成熟。11月30日,俄、蒙军队包围了库伦办事大臣衙门,解除了清军的武装,并将库伦办事大臣三多及其随从人员押送出境。12月,杭达多尔济、车林齐密特等王公喇嘛在库伦宣布独立,拥立外蒙古第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为皇帝,建立“大蒙古国”政府。12月28日,哲布尊丹巴在库伦登基,自称日光皇帝,年号共戴。此独立未被当时的清朝政府和后继的中华民国政府承认。 1912年10月3日俄国前任驻华公使廓索维茨在库伦与“哲布尊丹巴政府”签订《俄蒙协约》。1913年沙俄当局迫使袁世凯执政的北洋政府签订了《中俄声明》。声明规定:外蒙古承认北洋政府,北洋政府也承认外蒙古自治。北洋政府不得在外蒙古派驻官员、军队,不得移民。又规定,外蒙古疆域为前清库伦办事大臣、乌里雅苏台将军与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区域,实际上北洋政府承认了外蒙古、俄国军队对科布多与唐努乌梁海的占领。1915年6月7日中俄蒙在恰克图签定《恰克图协定》,将此声明具体化。据此,同年6月9日,外蒙古宣布取消“独立的大蒙古国与共戴年号”。袁世凯册封八世哲布尊丹巴为“呼图克图汗”,并赦免独立运动人士。外蒙古实行自治,但实际上为沙俄所控制。此时外蒙古上层的僧俗两派斗争趋于白热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派人毒死了“外务大臣”杭达多尔济与赛音诺颜部亲王那木囊苏伦,压制了世俗王公的势力。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之后其政府在1917年和1919年两次发表对华宣言,宣布废除沙俄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但实际上继续支持外蒙古独立。苏维埃俄国在1919年7月25日发表对蒙古声明,称外蒙古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要求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1919年11月7日,由于俄国国内白军与红军均陷入俄国内战,同时协约国武装干涉俄国内战,新成立的苏俄政权无暇顾及外蒙古,中华民国总统徐世昌和政府首脑段祺瑞遂决定出兵外蒙,派直系将领徐树铮率兵进入外蒙古库伦,挟持“内阁理”巴德玛多尔济,软禁哲布尊丹巴活佛,并召陈毅回京,全面否定《中俄声明》。同年11月17日,外蒙古正式上书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呈请废除俄蒙一切条约。南方孙中山护法军政府亦致电庆贺。11月22日以《中国大总统公告》下令取消外蒙古自治,恢复旧制。同时取消《中俄声明》和《恰克图协定》,北京政府在库伦设立“中华民国西北筹边使公署”,由徐树铮部在外蒙古驻防,并派兵收复唐努乌梁海。孙文因此赞扬徐树铮:“徐收回蒙古,功实过于傅介子、陈汤,公论自不可没!”但徐树铮在外蒙古期间,不顾其传统习俗,全面推行新政改革,致使外蒙古上层集团对北洋政府的统治更加不满。 徐的武力收回蒙古以及改革为以后蒙古的独立埋下了祸根,由于后期的军阀混战,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属于皖系的徐树铮回国,仅留部分军队驻守,白俄恩琴的军队攻入库伦,中国军队部分回过,部分到了买卖城,蒙古军队在苏俄红军的支持下,攻占了买卖城,外蒙古建立了亲苏的君主立宪政府,由于北洋军阀混战,北洋政府无暇顾及蒙古,但是外蒙古的这次独立,并未获得中国及英美等主要国家的承认。 国民政府时期 由于国民政府时期一直处于外交内困时期,无暇顾及蒙古,而苏联考虑到自身的利益,坚决要求外蒙古独立,一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为继续取得同盟国对中国战区的支持,以及避免苏联使得新疆伊宁事变扩大、援助中国共产党和在东北驻军不撤走,1945年8月14日,经过与苏联两个多月的谈判,中华民国政府最终做出妥协。宋子文、王世杰等在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的授权下与苏联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同意“苏联出兵击败日本后,在苏联尊重东北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干涉新疆的内部事务;不援助中国共产党”等条件下,允许将依公正之公民投票的结果决定是否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宋子文拒绝签字,并辞掉外交部长一职,最后该条约由王世杰签字。 紧接着日本投降,而国民政府也履行同盟条约,10月20日外蒙举行公民投票,中国政府派雷法章前去参观。雷法章奉蒋中正之命,“不与外蒙当局进行任何交涉”;关于投票,雷法章“只宜细心观察,但不得干涉或发表任何声明”。 外蒙人民“在政府人员监督之下,以公开之签字方式表示赞成与否”,投票结果显示,100%的公民赞成外蒙古从中国独立出去。 1946年1月5日,中华民国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 事实上,国民政府的相关人员对这次公投的公正性表示质疑,这也就有了以后的控苏案,中国从此失去了最后收回蒙古的机会。 再后来,国民政府战败迁台,对于苏联的违约表示愤怒,就有了控苏案(详细可自行查资料),并通过了联合国大会505号决议,在台国民政府废除《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主掌中国政局后,由于当时与苏联同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在蒙古问题上,意识形态束缚了中国领导人的手脚。斯大林强硬的立场,使新中国的领导人在国家统一与社会主义阵营之间左右为难。而新中国百废待兴,又需要苏联的大量援助。毛泽东第一次出访苏联,本打算与斯大林讨论黑龙江以北、巴尔喀什湖以东的土地和外蒙古问题,但遭到了苏俄的冷落。最终在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时,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 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后,毛泽东开始与赫鲁晓夫交涉,试图解决包括蒙古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通过谈判,苏联归还了旅大军港,归还了东北铁路的管理权。但是当周恩来提出蒙古问题时,遭到了苏联的拒绝。中华人民共和国再次失去了收回外蒙古主权的机会。中国的这次行动,很快传到了蒙古人的耳朵里。他们立即行动,在苏联的监督下与中国交换地图,划定边界。随后,中国和蒙古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1986年,邓小平与苏联谈判关系正常化时,提出了中苏关系的“三大障碍”,其中之一就是苏联在蒙古国边界的驻军。1991年苏联红军全部撤出蒙古国。 1961年,时为联合国中国席位代表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美国压力下,放弃阻止外蒙加入联合国,使外蒙得以加入联合国,自此,外蒙独立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但中华民国内部仍将外蒙列为自己国土。 2002年起,中华民国不再将外蒙列为自己国土,不再将外蒙地区包括在中华民国版图内。 由以上的过程可以看到,外蒙古的独立,完全是苏联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导致的结果,苏联担心中国或者其他军事势力从蒙古切断西伯利亚铁路,从而坚决要求外蒙独立,这也从另外说明了弱国无外交,由于清朝及民国政府的积贫积弱,导致了外蒙古的问题失去了控制。 外蒙古公投过程: 外蒙古独立公民投票,是依照《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内之规定,而在1945年10月20日于外蒙古(包括科布多,不包括唐努乌梁海)所举行的一次公投,外蒙古公民是否同意外蒙古从中国独立。中华民国政府特派内政部次长雷法章率领蒙藏委员会、外交部、军政部等代表,于10月18日由重庆经北平,乘机飞抵库伦(今乌兰巴托)观察投票情形。 投票日当天由外蒙古喀尔喀四部、科布多共18个盟部以户为单位、所有满18岁以上不分性别的公民进行。采用的是记名投票,在“赞成”和“反对”的两个选项栏中划线。投票工作于10月20日午夜完成。附属于外蒙古的唐努乌梁海此前已被苏联并吞。 10月24日,由蒙古中央选举委员会副主席盖伦柴勃发表的开票结果为:“全共和国之合法公民数共有494,074人参与投票,赞成独立者占全体的97%,其余为弃权,没有人投反对票”。具体结果如下: 外蒙古独立公投 投票纪录 投票数 百分比 同意票 483,291 97.0% 反对票 0 0% 有效票 494,074 % 总票数 494,074 100.00% 中华民国政府于1946年1月公告表示接受公投结果,承认外蒙古独立。蒙古人民共和国之主权独立地位就此确立并逐渐获得国际承认。 雷法章则在事后的报告中称:“我抵达库伦….与外蒙古国务总理兼外交部长兼大元帅乔巴山晤谈多次….乔巴山曾经在正式投票前很自信的对我说:‘至少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公民投赞成票’。结果不出所料,足见他们组织严密,控制彻底了。” 附:外蒙古从中国独立出去的时间表 清朝对蒙古各部的掌控力度不一,清代后期的官方文书中出现了内蒙古和外蒙古的概念。从16世纪开始,沙俄开始在外蒙古地区有所图谋,取得了在外蒙古地区通商贸易的特权。 宣统三年(1911年),在俄国的支持下,外蒙古的王公、喇嘛集团宣布独立。此独立未被当时的清朝政府和后继的中华民国政府承认。 1913年9月18日,中国外长孙宝琦同俄国驻华公使库朋斯齐达成《中俄声明文件》,承认外蒙自治,中国对外蒙由主权沦为宗主权。外蒙古取消独立,实行自治。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继续支持外蒙古独立,称外蒙古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要求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1919年俄国内战,趁其无暇顾及,中华民国派直系将领徐树铮出兵外蒙古。《中国大总统公告》宣布取消外蒙古自治,恢复旧制。 1920年7月,爆发直皖战争,在苏俄红军的支持下外蒙古建立亲苏的君主立宪政府。北京徐世昌政府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 1923年,孙中山与苏联特使越飞发表《孙越宣言》,俄方“决无,亦从无欲在外蒙实施帝国主义政策,或使其脱离中国之意与目的”。孙中山因此同意俄国军队不必立时由外蒙撤退,“缘为中国实际利害与必要计。” 1924年北洋政府与苏联签订《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不承认外蒙独立。 1924年11月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外蒙宣布废除君主立宪制,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中国未予承认。 1941年,《苏日中立条约》,并联合声明,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中华民国政府不予承认。 1945年,美英与苏联签定《雅尔塔协定》,规定外蒙的现状应予保持。 1945年8月14日,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在“苏联出兵击败日本后,苏联尊重东北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干涉新疆的内部事务;不援助中国共产党”等条件下,允许将依公正之公民投票的结果决定是否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宋子文拒绝签字,并辞掉外交部长一职,最后该条约由王世杰签字。 1946年,外蒙公投之后,中华民国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 从此,中国失去了对外蒙的控制权。 建国前因为苏联的关系,毛泽东持赞同外蒙古独立的态度。建国后,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以承认蒙古独立,保证了苏联归还旅顺军港、大连行政权和中国长春铁路的管理权等苏联根据《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获得的在中国东北的一切利益。 1953年,“中华民国政府”援引苏联并未做到“不援助中共”等条件, 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 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 毛泽东再次提出外蒙古问题,但赫鲁晓夫拒绝讨论。后蒙古与中国正式划定边界。 1955年12月13日,“中华民国”代表在安理会对联合国大会3502号草案中,蒙古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的部分行使否决权,理由是全蒙古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中华民国”在安理会仅有的一次行使否决权。 1961年,美苏及非洲集团达成协议,支持毛里塔尼亚、蒙古加入联合国。因美国施压,“中华民国”未参加投票表决。 1994年《中蒙友好互助条约》,中蒙表示互相尊重对方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002年,“中华民国行政院”正式公告在版图中放弃外蒙。 来源: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267874
个人分类: 转帖|1866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毛泽东与外蒙古
热度 2 yuxin_9605 2013-9-19 03:31
诗曰:中国外蒙本一家,谁持刀笔乱涂鸦。海棠叶变公鸡样,不见当年塞上笳。   本来中国地图的形状像一枚海棠叶子,外蒙古独立后,变成了形似一只雄鸡。   1911年,外蒙古的活佛哲布尊丹巴在沙俄的支持下驱逐清政府派驻的大臣,单方面宣布独立。随后,侵蒙俄罗斯军队会同外蒙叛乱武装包围驻守库伦 (乌兰巴托)的清军,并勒令缴械,清军被俄罗斯军队逐出外蒙。接着,库伦少数贵族正式宣布成立所谓的“大蒙古国”,并由活佛哲布尊丹巴任“皇帝”。事实上,外蒙古这时已经变成了沙俄的保护国。它只是一个俄罗斯侵略扶植的傀儡政权。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欧洲战场形势已经明朗化,德意轴心国败局已定,为尽早结束亚洲战场,打败日寇。美英苏三国秘密签订了《雅尔塔协定》,根据《雅尔塔协定》,苏联红军在击败德军之后,将出兵中国东北消灭日本关东军。但出兵的条件是:外蒙古“维持现状”。当蒋介石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这一消息后,为了保住外蒙古的主权,他指令组成中国代表团赴莫斯科与斯大林谈判。但遭到斯大林的强硬回绝。代表团想从美国方面寻求支持。但是蒋介石不知道,《雅尔塔协议》本身就是美英向苏联斯大林牺牲中国利益妥协的结果。或者说是美英拿中国的领土和斯大林交换,让苏联出兵东北消灭日本关东军。因此,当中国要求罗斯福解释“维持蒙古现状”的具体含义的时候,美国人和中国玩起了滑头。美国国务卿贝尔纳斯的回答是:“您知道的,美国政府不曾讨论过《雅尔塔协 议》中关于如何解释蒙古现状这一条款,美国政府无权对《雅尔塔协议》的内容做正式诠释。我是这样理解这一问题的——从法律角度看外蒙古的主权属于中国,而实际上这一主权却没有得到实施。”,在求助美国不成的情况下,蒋介石指示蒋经国以自己私人秘书的身份密见斯大林,试图以蒋经国在苏联十多年,与斯大林有过数次会见的私人感情来说服斯大林放弃要求外蒙古独立。同样遭到回绝。   在后来的正式谈判中,斯大林的态度越来越强硬,在一次激烈争论时,斯大林曾两次说:“就谈到此为止吧!”谈判几近破裂。宋子文向蒋介石汇报了斯大林的态度后,蒋介石指示,同意外蒙古独立,但提出的交换条件是:保持东北三省领土、主权及行政之完整;苏联今后不再支持中共,只承认国民政府;不再支援新疆脱离中国的民族动乱。斯大林对此表示欢迎,立即同意了蒋介石的要求。7月11日,双方就外蒙古独立与疆界、中东铁路、旅大港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7月 12日双方签署外蒙古《独立宣言》和《苏中友好同盟条约》两项草案。至此,苏中第一阶段谈判结束。   1945年8月14日,中国代表团二次赴莫斯科举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正式签字仪式。对于这样的条约,宋子文不敢签,以早就辞去外交部长作为解脱。蒋经国同样不敢签。王世杰作为代理外交部长,也不想签这个条约。但蒋经国指示由他来签,虽然他情非所愿,但是他身为代理外交部长没有退路,最后只得签约。《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所附的中国外长王世杰致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的照会称:“因外蒙古人民一再表示其独立愿望,中国政府声明,日本战败后,如外蒙古之 公民投票证实此项愿望,中国政府当承认外蒙古之独立,即以其现在之边界为边界。”日本投降后,外蒙古在苏联的控制下举行了全民公决,百分之百同意独立。至 此,外蒙古从国际法方面完成了独立的程序。1946年1月5日,国民政府宣布承认蒙古独立。   蒋介石败退台湾后,苏联看到国民党大势已去,开始和中共合作,成为中国人民的“老大哥”,从经济上、技术上支持新中国的建设。蒋介石非常愤怒, 指责苏联首先违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因此,宣布废除《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这就是至今在台湾的中国地图上,外蒙古还被划在中国领土范围内的缘故。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百废待兴的建设热潮中,国家领导人仍然没有忘记外蒙古回归祖国的问题。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出访莫斯科,这是他一生中首次踏出国门,也是他在国外待的时间最长的一次。他的这次访问与刚刚成立的人民共和国的命运休戚相关。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在会见斯大林之前,毛泽东一直在揣测着这位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领袖人物对他以及对新中国的态度。他深知他和斯大林在过去的好多问题上存在分歧,也知道斯大林最不喜欢甚至是嫉恨跟他“唱反调”的人,而敢和他“唱反调”的也没有几人,毛泽东偏偏便是其中的一个。   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革命中,毛泽东与斯大林的意见经常相左,斯大林以共产国际的领袖自居,通过指派共产国际代表干预中国革命,毛泽东在很多方面 不支持、不配合甚至对抗共产国际的指示,认为他们是教条主义,不懂中国国情瞎指挥。最激烈地斗争就反映在毛泽东同王明极左路线的斗争。王明是苏联培养的斯大林的忠实信徒,他以共产国际代表的身份批评毛泽东不懂马列主义,缺乏国际主义眼光,只根据狭隘的经验确定党的政策。王明同毛泽东的分歧和对抗,是斯大林的真实意图赤裸裸的体现。   后来,在国共争雄的战争中,一开始斯大林也不看好毛泽东,而是看好蒋介石。他同蒋介石签订条约,声明不支持毛共,他给毛泽东施压,要求毛共支持国民党,不要和国民党争地盘,约束自己的行为,配合蒋介石抗日,要求中共不要打过长江去,和蒋介石划江而治。毛泽东当然都没有理会斯大林,斯大林为此非常生气。   1940年3月,共产国际驻延安的代表在一次中共会议上发言。要求中共放弃同国民党进行武装斗争的政策,批评中共没有考虑推行武装斗争政策的时间和环境。毛泽东拒绝了这位代表的建议,甚至要求苏联停止对蒋介石的援助。当时斯大林从苏联的利益出发,希望蒋介石拖住日军,阻止日本和德国联合起来进攻苏联。因此,对毛泽东不听招呼非常恼火。后来,斯大林派遣崔可夫将军到重庆担任蒋介石的军事顾问,反复交代,苏联的援助物资只能交给蒋介石,不得交给延安。斯大林说:中共主要是一群农民分子,他们当中工人阶级的力量太弱小,不可能领导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我们同蒋介石政府也建立了外交关系,苏联不可能向有这种关系的国家输出革命。苏联不能支持中共。你要清楚这一点,只有蒋介石可以领导中国的持久抗战。崔可夫得到斯大林的明确指示后,才去走马上任。此后,苏联的各种武器源源不断地运到中国交给蒋介石。1940年3月中旬,蒋介石从苏联购买80万支步枪和960门榴弹炮。4月又购买200架飞机,1万挺机 枪,560挺高射机枪。但斯大林没有给过延安这样的待遇。后来蒋介石曾多次利用苏联给的精良武器对中共的根据地发动一次又一次大规模的进攻。这让延安极为不满。   在三、四十年代,斯大林曾两次严重伤害了毛泽东的民族感情。一是斯大林曾假手新疆军阀盛世才控制新疆。斯大林一直想把新疆变成苏联的卫星国。想 让新疆能象外蒙古一样,处在苏联的保护之下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二是二次大战期间,苏美等幕前幕后的交易达成《雅尔塔协定》,操纵外蒙古独立,严重地损害了中国人民的利益,也深深地伤害了毛泽东的民族感情。   1948年,中国革命的胜利已成定局,可斯大林仍试图压毛泽东与蒋介石讲和,要求国共划江而治。毛泽东没有再理斯大林的茬,异常坚决的提出: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这让一贯唯我是从的斯大林很没有面子。当斯大林得知毛泽东全面发动攻势的计划时,却把这个计划斥为鲁莽和不现实的。他害怕中共的冒险可能引起美国的大规模干涉,从而使美国的军队和苏联的军队在远东造成对峙局面。在毛泽东的心里,斯大林对华政策的目标和手段与帝国主义列强并无二致。   但是斯大林没有预料到的是,他看不起的农民头头毛泽东,竟然以摧枯拉朽、势如破竹地把蒋介石赶到了台湾岛上。他惊异之余,为了苏联的利益,为了和中国结成社会主义阵营同盟,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时间,向毛泽东发出邀请访问莫斯科。这个时候新中国也特别需要有一个国际友邻帮助中国开展经济建设和军事依托。所以毛泽东愉快接受邀请。毛泽东到达莫斯科的当天,略为休息后,斯大林率领苏共全体政治局要员在克里姆林宫小会客厅会见了毛泽东。斯大林一见到毛泽东上前紧紧握住毛泽东的手,夸奖说:“想不到你是这么的年轻和健壮!”;“你对中国革命,中国人民的贡献很大,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祝贺你们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毛泽东也热情地说:“这次来,一是为祝贺你的寿辰;二是来看看伟大的苏联。”1949年12月21日,是斯大林七十寿辰。莫斯科大剧院内隆重举行庆典。毛泽东作为贵宾,紧挨斯大林身旁就座。庆典上共有十三个国家的代表讲话,毛泽东代表中国第一个致辞,受到盛大欢迎。为庆贺斯大林的七十寿辰,毛泽东 呈送了丰厚的礼物。他在国内时了解到苏联缺少新鲜水果和蔬菜,特地提前打电报给山东,请山东准备好最好的大白莱、大萝卜、大葱、大鸭梨每样5000斤。还准备了江西景德镇青花瓷器一套;湖南湘绣被面30条,枕套60个;江西南丰桔1000斤,冬笋500斤,还有浙江的龙井茶、贵州的茅台酒和上海的名烟等。斯大林对此非常感谢。   序曲完毕,谈判拉开。1949年12月23日至1950年1月20日期间,毛泽东和斯大林会谈三次。一开始斯大林坚持东北由苏联管理或由苏联与中国共产党共管;苏联租用旅顺、大连港,还有中长铁路。毛泽东则坚持独立自由的立场,以大量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有力量解放全中国,也有能力管理统一全中国。他说:“我们对中国任何一块土地都有不容置疑的主权,我们在管理方面有不懂的地方可以请苏联老大哥帮助我们,但自主权是绝对不能放弃的。”斯大林勃然大怒,却强压住怒气。他不愿意放弃在满洲的战利品。他拖住毛泽东作长时间的不慌不忙的解释,慢慢地讨价还价。以后的谈判变得吹毛求疵,一味拖延,毫无成果,甚至可以说企图在中国扩大苏俄帝国的势力。期间,他故意冷落毛泽东,一连好几天不和他接触,由于斯大林没有命令别人与毛泽东谈话,竟然没有一个俄国人敢去看他。但是斯大林还是低估了毛泽东的韧性和勇气。在以后的会谈中,毛泽东提出俄国不久前兼并中国领土的问题,斯大林听了不免又怒形于色。毛泽东说,中国政府拒绝承认一切不平等条约,包括蒋介石签订的和沙俄时期签订的条约。斯大林怒不可遏,他想到19世纪沙俄从中国夺取的一百多万平方英里的土地,问道: “那家伙是不是还想把贝加尔湖要回去?”谈判陷入僵局。毛泽东的脾气也越来越坏。他凝视着寝室的天花板,用深思熟虑的词句大声地诅咒,希望屋内安装的窃听器能记录下来。   但毛泽东深知,中国革命是他毕生的使命。为了尽快地改变将近40年内残留下的满目疮痍,遍地饥荒的局面;为了拯救亿万大众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摆脱孤立无援的状况,迫切需要外部的援助。新中国刚刚成立,政权还不稳固。蒋介石要反攻大陆,帝国主义虎视耽耽……而他又只有苏联一家朋友。所以尽管他很厌恶斯大林,却又不得不采取谦卑的姿态。对斯大林来说,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他的一笔巨大的意外之财:在冷战的高潮时,他突然得到了一个伟大的盟友。从此后, 中国将保护苏联极长的亚洲边界,使他能够在欧洲集中自己的军事力量。中国的新领导者虽然不会完全听命于自己,甚至可能有一天会公然反抗莫斯科,但是他们暂时还要依靠苏联。不仅指望收回满洲的工厂,而且还指望得到苏联在经济,军事和外交上的援助和保护。斯大林老谋深算,高高在上,盛气凌人。毛泽东忍辱负重, 含而不露。   1950年1月20日,周恩来到达莫斯科加入谈判。会谈开始,周恩来温文尔雅,风度翩翩。他的报告简洁、翔实,用中俄文两种文字书写。谈判桌前,他一坐数小时,毫无倦容,能言善辩,令米高扬和维辛斯基相形见拙。周恩来温和地对斯大林说:“斯大林同志,我们是第一个加入您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亚洲大国。”周恩来的这句话表明了中国的态度,肯定了斯大林的地位,斯大林怒火渐消。谈判开始有了成效。周恩来每天郁要向毛泽东汇报谈判进展情况并交换意 见。毛泽东要一直在莫斯科住到他得到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利的各种问题的满意答复为止。当周恩来告知毛泽东,苏联方面还强调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地位问题。他们担心我们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说这是签订条约的前提,要我们先在公报中予以宣布。毛泽东听到这儿愤怒了,他说:外蒙古的独立已既成事实,既然苏联人坚持,那就由他们吧。但不能在友好条约中体现出来。周恩来对参与谈判的工作人员说:“这个条约不仅要在今天看行。还要在以后看行不行,要经得起时间考验和后人检查。”   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正式签订。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了隆重的签字仪式。斯大林、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等苏联主要领导人 和毛泽东、周恩来、王稼样等中国同志出席了仪式。周恩来同维辛斯基代表本国政府,分别在两份条约上签了字。遗憾的是,外蒙古独立问题没有在这次谈判中解决。毛泽东感到很失望,他显得心烦意乱,这些让步触到了他民族自豪感的核心。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3月8日,周恩来到达莫斯科参加斯大林的葬礼。周恩来敏锐察觉到赫鲁晓夫的地位正在升高,而赫鲁晓夫和斯大林是完全不同性格和政见的领导人。1954年10月,赫鲁晓夫率领苏联党政代表团到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周年的庆祝活动,受到了极其热烈隆重的欢迎。在这次访华期间,曾多次与毛泽东、周恩来会谈。   通过这些会谈,中国争取到苏联从旅大撤军,把过去双方共管的股份联合公司移交中国,给予中国大批发展贷款,并扩大两国的科学技术合作。毛泽东就想趁热打铁,把外蒙古问题也提出来,看能不能得到圆满解决。他授意周恩来在下一轮中苏会谈中,向赫鲁晓夫重提外蒙问题。但他深知外蒙对苏联来说,战略地位 非常重要,苏联是不会轻易“吐出这根骨头的”。周恩来也说:“我知道这是个更棘手的问题。苏联十有八九是不会答应的。但这是个很好的机会,我们即便抱着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做这最后的一次努力。”于是在会谈中,中方把蒙古问题提了出来。这是周恩来与赫鲁晓夫的正面交锋。周恩来委婉地问:“赫鲁晓夫同志、如果蒙古成为中国的一部分,你会怎么想?”。赫鲁晓夫楞了一会,接着脸上便显出惊讶的神情。他坐在那儿,一语不发,似乎没有听到周恩来的问话。过了一会他干咳了一声说道:“周同志,你提出的问题使我们很难评论,这是蒙古和中国之间的事情,与我们无关。我们是第三方。你们自己直接同蒙古人谈谈不好吗?”赫鲁晓夫可谓老奸巨猾,他的回答既点明了蒙古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有撇清了和苏联的关系,回避了周恩来抛来的让人头疼的问题。但周恩来穷追不舍,说:“说的是。但是 我们想事先知道,如果蒙古真的成了中国的一部分,你们的反应会怎样?”赫鲁晓夫说:“我们的态度取决于蒙古同志的态度,但是,我可以告诉你我个人的意见: 我非常怀疑蒙古同志会欢迎你们的建议,另外,蒙古很快就要成为联合国的会员国了,最近、又同一些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如果蒙古并入中国,它就会失去这些国家的承认。不过,我当然不想代表蒙古领导人说话。”周恩来这时心里已经清楚,在外蒙古问题上,赫鲁晓夫是不会让步的。当时外蒙古完全处在苏联的操纵之下, 赫鲁晓夫的话其实就是代表着蒙古领导人讲的。之后,蒙古人在苏联的指示下,积极主动与中国交换地图并举行谈判,想把他们同中国的边界划分得更清楚些。同时,加快进入联合国和同世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步伐。外蒙古问题最终成为毛泽东一代的遗憾,中国不得不承认外蒙古独立的既成事实。
5757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毛泽东两次要求外蒙古回归中国
热度 4 岳东晓 2013-2-3 12:43
回顾历史要搞清一些基本的历史年代。 1945年到1949年10月 ,中国的合法政府是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毛泽东还在乡下的窑洞里写书、作诗。而且从 1945年到1971 年,蒋家的国民政府都是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享有常任理事国的一票否决权。 1945年,抗战胜利在即,蒋介石却做出了两件出卖中华民族核心利益的事情。一件是琉球(日本人称为冲绳)几千平方公里的岛屿。当时美国两次要求根据开罗宣言精神将琉球还给中国,结果蒋介石两次拒绝。根据蒋介石的说法,他以为是美国人在试图他是否有野心,为了表现自己是龟孙子,于是强烈拒绝。如果今天琉球在中国手里,钓鱼岛问题当然就不存在了。实际上,战后很长时间内,美国联邦法院的判决都明确一点,琉球主权不属于日本。后来,才逐渐发生了模糊化。 蒋介石干的另一件事情就是出卖了外蒙。1945年8月,国民政府与苏联签订条约,里面规定,将在外蒙进行公民表决是否独立,如果表决要独立,中国将予以承认。同年10月,外蒙古人投票赞成独立。实际上据国民政府派往的观察员报告,外蒙古人的投票过程并非自愿,而是在监视之下,带有被强迫性质。但是国民政府作为当时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在1946年表示支持外蒙古加入联合国。1961年,蒙古加入联合国的申请在联合国投票,国民党政府手握否决权,却没有投票。蒙古得以成为联合国成员。 根据 最新解密的苏联档案,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两次要求外蒙古重回中国 。 国民党政府承认外蒙独立三年后,1949年初,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 米高扬会见毛泽东,就中国未来局势进行讨论。 米高扬其后 给苏共中央发出绝密报告,内称:【 毛泽东说,他认为外蒙和内蒙可以联合起来并入中国版图。我 对他说,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蒙古人民共和国已享有独 立,日本投降之后中国政府承认了外蒙的独立。蒙古人民共和国有自己的军队,有自己的文化,以及文化和经济发展的道路,它早就领略了独立的滋味,任何时候都 未必会自愿放弃独立。】据米高扬报告,当时任弼时在一旁,说外蒙才100万人。米高扬向 斯大林报告后,斯大林要他向毛泽东转告:外蒙希望与内蒙合并,整个脱离中国,但苏联反对,还暗示一些东西。毛泽东只得表示:我们不搞汉族沙文主义。 斯大林死后,毛泽东又再次提出外蒙回归中国。但是当年苏联拥雄兵百万,在外蒙也驻有重兵,不经过一场战争,外蒙是不可能回归的。
个人分类: 毛泽东|10487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2 19:37 , Processed in 0.055818 second(s), 11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