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波斯帝国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中美必须绕过修昔底德陷阱
热度 6 岳东晓 2014-4-11 12:20
刚看了一段 CCTV的视频,只听主持人说道,韩国媒体提到希腊神话“修昔底德陷阱” ,那位访谈的嘉宾则跟进说,也就是“国强必霸”。两位都是在凭空想象。 CCTV的主持就算之前不知道这词啥意思,但既然主持地缘政治节目也应该对 “修昔底德陷阱”一词有所了解,因为习近平主席曾经提到过。 修昔底德是《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的作者,曾经是该战争中的一名雅典将军。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相当客观地描述了雅典与斯巴达两个联盟之间的那场对希腊历史有决定性影响的长期战争。不仅如此,里面还有很多精彩的演讲,林肯在Gettysburg的演讲,江泽民在访美时引用的那段,据说就是仿照修昔底德书中首席将军伯利克里的一段演讲。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这段历史也给人留下了很多令人深思的历史教训。雅典凭借自己强大的海军和经济实力,多次取得海上的胜利,斯巴达陆军虽强,但海军薄弱,不得不与波斯结盟对付雅典。 这场战争的结果是,虽然雅典最终失败,但雅典和斯巴达两个曾经联盟应对波斯帝国的希腊城邦及其附属同盟都被大大的削弱。具体的惨烈、残酷与毁灭性,在修昔底德的书中有详细的描写。后来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帝国兴起,到更后来,希腊被罗马征服都应该与这场战争有着因果关系。 关于战争爆发的原因,迄今为止历史学家们众说纷纭。甚至有人把它看成人类历史上第一场民主国家与非民主国家之间意识形态差异造成的战争。但 修昔底德自己在书中写道(英译版) :【 The Peloponnesian War was prolonged to an immense length, and, long as it was, it was short without parallel for the misfortunes that it brought upon Hellas. Never had so many cities been taken and laid desolate... never was there so much banishing and blood-shedding ... T o the question why they broke the treaty... The real cause I consider to be the one which was formally most kept out of sight. The growth of the power of Athens, and the alarm which this inspired in Lacedaemon, made war inevitable. 】 也就是说,在修昔底德认为这场对双方破坏性极大的长期战争是不可避免的:【雅典实力的增长,以及由此引发的斯巴达的警觉,使战争不可避免】。这种一个强国对另一个强国的崛起的警觉而导致大规模战争,就是修昔底德陷阱。 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的具体起因是:中立小国科塞拉与斯巴达的盟国柯林斯之间发生冲突,克塞拉向雅典求援,雅典出动舰队前往帮助防守(但不进攻),使科塞拉免于被吞并;柯林斯于是向斯巴达求援,斯巴达经过一场辩论之后,决定开战。但谁也没有料到这一局部的冲突迅速蔓延整个希腊,也没有料到这场战场会持续20多年,对各方造成那么大的损毁。 中日之间一衣带血的民族矛盾极为深重,而中美曾经是一起战胜日本军国主义的盟友。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美国就出动飞虎队(名义是志愿,实际是美国政府支持)支援中国抗战,不少美国青年为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尽管日本1931年就占领中国东北,1937年进行了南京大屠杀,但中国国民政府并未向日本宣战。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1942年12月8日,美国向日本宣战,第二天,中国国民政府也终于对日宣战... 美国对中国的抗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美国核爆日本并迫使其无条件投降之后,对日本进行了军事占领。迄今,美国仍在琉球维持了数万驻军,并限制了日本军力的发展。这在客观上遏制了日本的军事化程度,这也是必须肯定的。我在1996年发表的《钓鱼岛中日决战》一文中提出 【中国废除马关条约的最佳时机是在美军将撤未撤的时候】,正是基于【日本在很多方面受美国控制.这对中国有利】的观察。 挑起中美之间的大规模的毁灭性战争是日本 阻击中国的最后希望与日本复兴军国主义的最后契机, 这也正是日本有识之士长期渲染中国威胁论的原因。日本阴谋的得逞将是中美两国人民的悲剧。但是,中美两国人民应该有足够的智慧,从历史汲取教训,而不是被日本军国主义及其走狗牵着鼻子走。 未来中国外交策略应该极力说服美国在第三次中日战争爆发之时保持事实中立,而不是将美国推向敌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的战略就是退出中国传统势力圈,退守关岛一线。美国人民的传统是保守与孤立的,并不见得愿意为日本流血。早在2003年,我在 《伊拉克战争后中美战略合作的历史机遇》一文中,提出未来世界将是美国领导的西方文明与中国领导的东方文明在竞争中共存的格局。 中美人民之间在抗战中用鲜血凝成的友谊应该超越中美之间的矛盾,在联合国的集体安全机制下,中美两个超级大国绕过修昔底德陷阱完全可能。
个人分类: 地缘政治|8529 次阅读|11 个评论
分享 要想在世界取得“政治大国”地位,还必须要有她主导的国际组织帮衬 ZT ...
热度 9 中西部网客 2012-6-27 21:51
波斯亡国君为何选择大唐避难? 公元651年, 波斯帝国京城沦陷于阿拉伯帝国之手,波斯国王伊嗣俊亡。伊嗣俊的儿子、也就是帝国的王储卑路斯退守残余国土,求助大唐外援。 此时中国,时逢大唐贞观之治后的高宗时期,高宗欣然接受了这对父子请求,出兵相助,唐建波斯都督府,以卑路斯为波斯都督府都督,然而波斯全境不久终被大食侵占。 公元670年,高宗招卑路斯入朝,授“右武卫将军”,于长安置波斯寺,卑路斯与其子泥涅斯先后定居长安, 最后均客死中国。 国破家亡,这对波斯亡国父子,为何选择大唐为“政治避难所”? 史学家多是从军事力量来分析原因。 公元 7世纪,世界只有两个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国,那就是大唐与大食(阿拉伯帝国)。两国争夺的焦点就是现在的中亚与西亚。大唐帝国曾与阿拉伯帝国大小争战20余次,大唐军队胜多负少。 所以,当时西域各国,也就是中亚和西亚地区,政治流亡者首先想到去中国避难。从军事力量的对比上,只有大唐帝国能抵制大食的东进。其他中亚诸国,包括东罗马帝国,根本罩不住流亡政权。 当然,这类分析也是不错的, 但显然不够全面。这里,除了不可或缺的军事原因,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往往被忽略了,这就是政治原因。 这就要从大唐帝国的“政治地位”说起。 无论是从东罗马帝国,还是波斯帝国、西亚诸国,甚至阿拉伯帝国眼中,大唐帝国无疑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政治大国。政治大国的软硬两方面实力,当时的唐帝国都具备。 首先从政体的先进性来讲,唐朝堪称世界领先。唐袭隋制,但完善了隋之政体。 “三省六部二十四司” 的唐朝政治建制是为封建国家体制的完善。 三省长官宰相、六部长官尚书,共议国政。政事堂会议是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决策机构,宰相们平时在政事堂讨论军国大事,是时,官僚政治步入开明时期。 政治自信带动外交自信,盛唐奉行“海纳百川、自服四夷”外交方针。从太宗到玄宗,唐廷的最高领导人 不分华夷,录用官员。 唐时,和中国保持 “ 外交 关系” 的国家发展多达七十多个。 除去近邻日本、朝鲜,就连西方国家,也对唐 朝政治 产生了极大兴趣。后来英法等国实行的文官制度,便借鉴了唐式科举制。 可见,大唐政治,红遍世界。 大唐帝国可谓占据了当时世界政治文明的制高点。 一个国家,除了占据政治文明的制高点外,要想在世界取得“政治大国”地位,还必须要有她主导的国际组织帮衬。 众所周知,大唐皇帝拥有“天可汗”称谓。 这个“天可汗”与往不同,它 不是一个好大喜功的荣誉称谓,而是一种实质性的政治体系。昔日“天可汗”,从范围上,算不上今日联合国,但却相当于“东方北约”。在“天可汗”之下,所有的国家部族结成联盟,以体系内全体成员的力量对破坏体系内和平的成员国施以制裁,从而确保体系的稳定和世界秩序的维持。 天可汗的作用主要是政治与军事两方面。 大唐皇帝被拥为天可汗后,即需维系国际和平,仲裁各国间之纷争,为天可汗之首要任务。维护各国独立,不受强国侵略,为天可汗另一职责。 天可汗 体系 , 可谓中国主导的 第一个 “ 国际组织机构 ”。 以唐帝国为中心的大东亚国际秩序,是为天可汗国际秩序轴心。 日 本 人称大唐帝国为中国历史上最具世界主义色彩的朝代, 亦 非虚语。 天可汗组织存在 137 年,其中以贞观四年至显庆年间,最为荣耀。波斯亡国之君来投大唐时期,正是天可汗如日中天之时,所以唐高宗面对亡国之君请求,焉能眼看大食以强凌弱、做事不管?扶弱济困、主持正义的大唐帝国,不仅赢得了弱国的尊重,而且占据了政治道义的制高点。 接受波斯王储,设立波斯都督府,使大唐帝国发展成 东有高丽,西尽波斯,北至西伯利亚,南至林邑 (今日 越南 ) 的疆域广大、多民族融合的政治大国。今中亚细亚至伊朗一带,今俄国、土耳其及阿富汗东北部,贝加尔湖,尽为中国势力范围。 柳宗元曾留一名作,一个“四夷自服”的“世界政治大国”盛况尽收其中: 麹 氏雄西北,别绝臣外区。既恃远且险,纵傲不我虞。烈烈王者师,熊螭以为徒。龙旂翻海浪,馹骑驰坤隅。贲育搏婴儿,一扫不复馀。平沙际天极,但见黄云驱。臣 靖执长缨,智勇伏囚拘。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俱。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兵戎不交害,各保性与躯 。 而政治大国的一个侧证,就是她能建立起 对世界流亡者的吸引力和信任度。成为 各国政治流亡甚至叛国者的首选国。 从这个意义上讲,当时在东方乃是全世界, 真正称得上政治大国的,唯有大唐帝国。
5852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2 00:49 , Processed in 0.035130 second(s), 8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