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俄罗斯联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王冠南海辩论的导演与国际话语权
热度 5 岳东晓 2016-7-24 04:22
王冠在RT的Cross talk (交叉对话)上跟美国专家们在南海问题上的辩论不错,显得压倒了对手。有趣的是,有中国观众评论到:【 最后,连主持人都落荒而逃了 】。 观众有所不知,所谓 RT 是 Russia Today (今日俄罗斯)的缩写,是2005年俄罗斯联邦政府建立的一个电视网络,在普金手下的指挥下,主要目的是改善俄罗斯在国际上的形象。RT的第一任领导 Svetlana Mironyuk 在创台时说:【在西方意识里,俄罗斯就是三个词:共产、冰雪、贫穷】 RT要改变这个形象。经过10来年的发展,RT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照片:普金视察RT) 这次王冠参加的辩论,如果能听懂英文,就很明显了。主持人完全是在引导王冠朝对中国有利的方向说话。开场白里主持人就说,南海仲裁是不是美国利用法律战来遏制中国。节目中很大部分时间是RT的主持人在跟对方辩论。 而且王冠没说的话,主持人替他说了。 其中最有趣的是主持人问一位美国专家,美国是不是同意这个仲裁结果,那人迟疑了很久,只点头不说话,主持人不断追问“Yes?”,老美只好说是的。主持人马上说: 美国专家陷入预设圈套、惨遭伏击。 节目最后,王冠说完一大段话,主持人就宣布时间到了,这是不给对方反击王的机会,以王的话为结论。有观众竟然以为主持人落荒而逃。真令人哭笑不得。 媒体都是有选择性的。西方宣传机器的选择性丝毫不“ 逊色 ” 。所以很多美国人也看 RT,能得到不同角度的信息。好久以前我就写过,相比RT的成就,CCTV花了不知多少钱,还是没有掌握什么国际话语权,要好好学习啊。 这个视频作为英语听力练习教材, 也可以作为 CCTV 学习的材料。看看 CCTV 请的那些专家,大部分是空话大话,不是呆若木鸡,就是在严肃问题上说话像《老炮儿》似的过于街头口语化、又不能逻辑辩论、显得层次很低(具体我就不说了,看看那些节目便知),完全有损文明大国形象。像王冠这样英语好、专业性强的应该提拔。 Crosstalk- China Vs Lawfare-1.MP4
个人分类: 地缘政治|10167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不出所料普京就是牛悄悄地向俄罗斯科学社会主义迈出了关键一步 ...
热度 1 稻草 2016-4-6 18:51
俄罗斯总统普京日前下令组建一只新的部队来加强保卫国内安全、打击恐怖主义。当地时间5日,普京宣布,将在俄内务部内卫部队基础上 组建国家近卫军 (俄文Национальная гвардия,英文National Guard,也被译作国民警卫队——观察者网注)。   据俄总统官方网站消息,当天普京在与俄内务部部长科洛科利采夫、内务部内卫部队司令佐洛托夫、麻醉品监管总局局长伊万诺夫、移民局副局长叶戈罗娃期间等人会谈时说,俄将在内务部部队的基础上成立新的联邦行政机构——组建国家近卫军。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内务部长(右)等人会谈,下令组建国家近卫军   内卫部队司令佐洛托夫被解除现任职务,担任国家近卫军总指挥。   普京还任命佐洛托夫为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的常务成员。俄联邦安全会议是俄罗斯安全决策最高咨询机构,现有12名常务成员包括安全会议秘书、总理、两院主席、总统办公厅主任、外长和联邦安全局、对外情报局、国防部、内务部四个强力部门的领导人。   普京说,新组建的国家近卫军将负责打击恐怖主义、有组织犯罪,并与内务部紧密联系,将接管原属于内务部的特种部队(OMON)、特别快速反应部队(SOBR)等单位。   在当天的会晤中,普京表示,为协调打击犯罪,移民局以及麻醉品监管总局也划归内务部管辖。   俄罗斯内务部内卫部队创建于苏维埃政权成立初期,其任务是肃清反革命分子和保卫苏维埃政权。此后该部队发展成为苏联(俄罗斯)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俄罗斯内务部内卫部队约有26万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主要负责保卫国内安全和公共安全,打击犯罪活动等。   近卫军泛指军队中的精锐之师。在二战期间,苏联为鼓舞士气,曾授予那些战功卓著的部队、舰艇、兵团和军团“近卫”称号。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新成立的国家近卫军的总指挥将听命于最高统帅也就是总统普京。   当被问到普京总统本人是否信任佐洛托夫时,佩斯科夫说:“当然。总统,最高统帅本人不任命自己不信任的人领导强力机构。”      内卫部队司令佐洛托夫(右),现已改任国家近卫军总指挥   佩斯科夫补充说:“佐洛托夫在情报机构的工作经验丰富,这对国家近卫军这样大的机构的领导人来说是非常好的铺垫。”   佩斯科夫在回答成立国家近卫军是否会需要提高额外人员数量以及预算开支的问题时说:“不,国家近卫军不许要增加额外的人员,也不会导致某些部门的增加或者其它的什么。此外,该组合在俄麻醉品监管总局和联邦移民局的管辖范围内,并且在内卫部队的基础上建立将使体制优化。”   在回答有关人数的问题时,佩斯科夫:“现在还不能说,没有作好准备。”   佩斯科夫强调,成立国家近卫军与俄罗斯将要举行议会和总统选举无关。在回答相关问题时,他补充说,成立这个新机构的原因,在于必须在安全保障、维护人权和自由、保护俄罗斯国民的领域提高效率,完善相关工作。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1892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俄罗斯红场举行列宁逝世91周年纪念活动
热度 3 燕山红场 2015-1-24 06:25
当地时间2015年1月21日,俄罗斯莫斯科,当日是列宁逝世91周年,由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组织的鲜花纪念活动在红场举行,民众手拿列宁肖像,高举红色旗帜,纪念苏联共产党创始人列宁。
个人分类: 俄罗斯资料|2173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克里姆林宫的主人们—光明日报 作者:周 冉
燕山红场 2014-5-27 03:39
2012年5月7日,俄罗斯莫斯科,普京在克里姆林宫的安德烈大厅宣誓就任俄罗斯联邦新一届总统。   二战时期,为了防止德国空军轰炸克里姆林宫,苏联人做了一件瞒天过海的大事。占地28公顷的克里姆林宫被全部涂上伪装色,建筑被蒙上布,教堂顶端闪闪发光的金色也被涂料掩盖起来,在这样的精心布置下,克里姆林宫顺利躲过一劫。   历史上,克里姆林宫遭遇了多次毁灭性打击,但又不断被重建,历代大公和沙皇一点一点增建这座皇宫,使它逐渐成为俄罗斯人心中不朽的历史标记。直到今天,进驻克里姆林宫依然被视为掌握国家政权的最直接的象征,来自克里姆林宫的消息仍然会吸引全球的关注。   伊凡大公的造城计划   1317年以前的莫斯科还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位于两条航运线的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自从善于理财、号称“钱袋子”的伊凡一世大公掌管这里以后,莫斯科便逐渐出现了集市、码头和众多商号,满载货物的商船从俄罗斯各个城市驶向这里。其他公国的贵族看到莫斯科日渐强盛,便纷纷投奔此地。   繁荣的社会必定要有一座标志性的大建筑。1320年,伊凡一世开始用橡树圆木和石灰石建造克里姆林宫,装饰以复杂精美的雕刻,每个屋顶建造成特殊的圆拱形,克里姆林宫成为莫斯科公国的中心。   1472年,伊凡三世迎娶拜占庭帝国的索菲娅·帕列奥罗格公主时,决心重建伊凡一世时的乌斯宾斯基大教堂,最后以每月十个卢布的高薪,聘请到意大利人卢道尔夫·费奥罗万提担任工程师。伊凡三世希望借这些外来建筑大师的手实现最古老的俄罗斯建筑构想。1479年,位于克里姆林宫中央的乌斯宾斯基大教堂竣工,金色的圆顶、高耸的塔尖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乌斯宾斯基大教堂此后一直作为俄罗斯国家教堂,所有俄罗斯沙皇加冕仪式都选择在这里举行。15世纪至16世纪,中央教堂广场上又陆续建造了圣母升天教堂、天使教堂、报喜教堂等,克里姆林宫成为一组以教堂为主的建筑群。   1491年,位于广场西侧的大公寝宫多棱宫建成,它以严格的建筑比例和立方体形状而著称,因正面镶嵌着削成四面体的白石而得名。1812年,拿破仑下令用炸弹炸毁克里姆林宫,幸运的是降雨及时扑灭了火焰,建筑群大多被保留了下来。重建于1838年的大克里姆林宫是历代沙皇的皇宫,全部由俄罗斯工匠采用本国建筑材料建成,外表看是三层建筑,实际是两层,第一层向前突出,构成一个露天阳台,后来作为苏联政府、苏共中央和社会团体举行会议的场所,而如今专门辟为总统办公楼的1号楼则建于1788年。   经过历代加建,克里姆林宫城墙长达2235米,光城门就有20多座。著名的莫斯科红场在克里姆林宫东墙一侧,总面积9万平方米。    克里姆林宫地位的起落   克里姆林宫住过多位沙皇,著名的叶卡捷琳娜和彼得大帝名列其中,这座宫殿一直都是俄罗斯政治宗教中心,直到1712年,也就是彼得大帝死前的13年,俄罗斯的首都由莫斯科迁往圣彼得堡,此后的两个多世纪里,俄罗斯的政治中心由克里姆林宫转移到了波罗的海岸边。   1918年3月28日,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政府在取得俄罗斯政权一年后,乘专列由圣彼得堡迁往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在降格为单纯的宗教中心两百多年后,再度成为国家的政治象征。   早在沙皇时期,克里姆林宫就住着修道士、官员和家眷、博物馆工作人员、画家、卫士等,他们世代居住于此,为沙皇服务,或许从未想过有一天要离开。列宁政府进驻后对克里姆林宫重新进行了安排,里面住的都是领袖或者首脑人物,还有一些地位不高但在过去有过大功的人。   从政府搬迁至克里姆林宫起,便成立了内部食堂,就餐的只有克里姆林宫住户和住在外面的大人物。食堂设在骑兵禁卫军楼内,饭费很便宜,几乎是“象征性地给几个钱”。   克里姆林宫中的住房、取暖、照明和其他一切设施都是免费的。老式的大砖炉烧出的热气让整个房间都很暖和。每户人家都有清洁工和女服务员,他们的工钱由克里姆林宫管理局支付,这些工人大多是沙皇时期宫中贵族的仆人。克里姆林宫医院的医生都是医学界的名人,病房有舒适的单间。   1935年,克里姆林宫瞭望塔上几百年来象征沙皇权威的双头鹰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新政权的标志——五颗红色五角星。   列宁在克里姆林宫的生活   克里姆林宫的1号楼被称为总统楼,历史上被叫作枢密院大厦,建于18世纪,列宁是第一位入住这里的国家领袖。列宁办公室是1号楼3层的一间50平方米的房间,不过加上列宁夫人和姐姐的房间,以及列宁图书馆、会议室等,这栋楼里供列宁个人支配的面积达560平方米。   入住克里姆林宫初期,因为木柴短缺,这里的房间很冷,食物供应紧张,伙食不好,经常缺糖,断茶,有时粮食也供应不上。如今可以见到的,是曾经存放在这里的近4万册图书。列宁使用的每个房间都有书柜。   列宁经常独自散步,后来遭遇过几次袭击,此后他便很少外出。1922年起,他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医疗小组还派人到列宁的祖籍、阿斯特拉罕地区调查其家族是否有什么严重的遗传疾病,但没有得出结果。他的病时好时坏,严重时常常昏厥,或者情绪异常,出现幻觉。1924年1月列宁在克里姆林宫外的别墅离开了人世。   从斯大林到赫鲁晓夫   成为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后的斯大林,选择了位于总统楼2层的1号办公室。这里明亮宽敞,有150平方米,5个窗户,召开一个小型会议不成问题,隔壁就是他的休息室。1933年,斯大林用自己喜爱的橡木装修了办公室,墙上加装了橡木墙裙,门也换成了橡木的。在一楼,还有属于斯大林的家庭办公室,他1932年搬到了这里,这里还住过他的两个孩子。   从上世纪30年代初期开始,人们为斯大林盖起“专用别墅”。从克里姆林宫到斯大林常去的别墅共有35公里的路程,这条路昼夜警卫,每班1200人,每隔30米便有一名卫兵。斯大林的汽车用装甲钢板制造,自重10吨。   斯大林的每个别墅都有很多卧室,女仆们必须每天都把各个卧室打扫干净,因为谁也不知道斯大林今晚到底睡在哪间。女儿斯维特兰娜·阿利卢耶娃想要找到父亲也不是那么容易,她必须先跟卫队值班连长打电话,得到的是各种暗语:“正在运动或者没有运动”,指的是父亲正在房间里打电话或者看文件,没有在屋里走动;如果是“从未运动”,则是父亲在睡觉,不能通话。   当世界大战打得一片混乱,各国都像一个被捅坏的马蜂窝时,斯大林却很少走出自己在克里姆林宫的办公室,他思考战略的过程大部分是从写字台到地球仪间来回踱步,偶尔停一停抽口烟。  斯大林传记作者沃尔克法诺夫说,经常有这样的怪事发生:在战争最紧急的时刻,在斯大林的办公室,某位军事指挥将领正在向全体政府委员做重要报告,斯大林会突然叫人停下来,按电铃命令秘书把茶端进来,所有人便停住看着他。他不慌不忙地往茶里拧着柠檬汁,然后推开写字台后面的暗门(这道门与墙浑然一体),走进休息室拿出一瓶白兰地,不紧不慢地往茶里加进两三匙白兰地,然后把酒放回休息室,重新在原位坐下,一边用小勺搅和自己的茶一边说:“继续讲下去。”他总是独饮,很少请大家一起喝茶。   斯大林曾在克里姆林宫会见了来参加其七十大寿庆典的毛泽东同志,这是毛泽东同志第一次出访苏联,他被安排住在一间别墅,但他对别墅里的钢丝床很不习惯。时隔7年,毛泽东同志再次带领中国代表团访苏,赫鲁晓夫专门安排他住在克里姆林宫的捷列姆诺伊宫(这里曾是俄国沙皇的寝宫)。苏联方面根据毛泽东同志的生活习惯重新布置了他的卧室:把原来笨重的钢丝床撤掉,换上一张宽大的木板床,把毛毯、鸭绒枕头之类的东西拿走,换上从北京带来的又长又宽的棉被和枕头,把卫生间的坐式马桶改成蹲式马桶等。   七十大寿后,斯大林很少到克里姆林宫去了,整日坐在别墅的壁炉旁发呆,有时会冷不丁地问身边人叫什么名字,他的健康状况在不断退化。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在他的别墅中去世。  相对于斯大林来说,赫鲁晓夫的总书记办公室则显得很没有个性。这间位于3楼的100平方米的房间没有书柜,甚至没有一本书,墙上只挂了一幅列宁像,陈列架上是各种外交场合收到的装饰纪念品,用克里姆林宫工作人员的话说,这间房间像没人住过一样。   从戈尔巴乔夫到普京   工作人员回忆:“戈尔巴乔夫通常早上10点来到自己的办公室,如果没有特别活动,晚上8点离开。这是他有意选择的日程,主要是为了避开高峰时刻的车流。”1991年的春天,位于1号楼3层的戈尔巴乔夫办公室开始漏水,雨水浸泡了墙上新布置的暖黄色丝绸,屋子里的名贵家具险些遭殃。   苏联解体后,人们一度讨论要不要让有着悠久历史的克里姆林宫正式退役,而把俄罗斯新政府设立在白宫(现为俄罗斯联邦政府所在地、总理府,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繁华地带),但新任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并不这样认为。   叶利钦起初在白宫办公,后来又在克里姆林宫的14号楼做了两个月“房客”,苏联解体后,他搬进了戈尔巴乔夫曾经工作过的办公室。克里姆林宫的主人们很少会选择前任的办公室,也许这位新科总统也觉得别扭,1993年叶利钦回到了14号楼。   又过了3年,他搬进位于1号总统楼2层的一个75平方米的房间,一直工作到离任。这个办公室据称是整个克里姆林宫风水最好的地方,普京和梅德韦杰夫后来都选择了这里,普京到来后更换了部分桌椅,当然也带来了先进时代的产物——电脑。普京上任后,全家搬进了莫斯科郊外的新奥加廖沃官邸。根据对离任总统提供生活保障的法律,离任后他有权终生使用这套官邸。  目前的克里姆林宫只扮演了政府办公机构的角色,总统们早进晚出,偶尔在这儿的休息室休息,但这里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总统官邸了。(本文及相关内容和图片均摘自《国家人文历史》2014年第1期,作者为该刊记者)    延伸阅读   克里姆林宫的安保   早在彼得大帝时期,为了保卫皇室成员,克里姆林宫就组建了第一支皇家卫队,此后历代保安措施逐步完善。十月革命后,传统的保卫系统发生变化,政府从红军中选拔了一批政治可靠的军人担任警卫,后来发展为斯大林时期的保卫总局。   勃列日涅夫时期,保卫总局整编为独立团,隶属国家安全委员会,安全人员不断增加,1991年时已有1万多人。克里姆林宫城墙和附近高大的建筑上都安装了不计其数的监视器和报警装置,必要时城墙上还会埋伏狙击手。   大门入口的安检设施自不必说,克里姆林宫地下还有纵横交错的暗道,警卫队时刻严密监控这些暗道,迄今为止未发生过通过暗道进入克里姆林宫的事件。像电影《碟中谍4》中阿汤哥化装混入其间盗取秘密资料的事情,发生的概率实在太小了。   从17世纪起,克里姆林宫的大门就是双层的,由木头和金属构成,门前有三个紧密相连的汽车拦截器,其中的金属网可以兜住汽车轮子,并阻止高压电通过。    克里姆林宫的伙食   克里姆林宫的伙食相当好,尤其是在苏联时期,肉制品由米高扬肉联厂供给,奶制品和蔬菜由专门几家国营农场提供。这里的厨师和厨娘一干就是20到40年,经验丰富。克里姆林宫厨房曾经为招待会做过法国菜,但是价格有些贵,后来改为俄国传统大菜。举行盛大招待会时,最初是供应伏特加,后来改为美味的格鲁吉亚和摩尔多瓦葡萄酒,再后来采用法国和西班牙的葡萄酒。   克里姆林宫的厨房设在大克里姆林宫,里面不仅有冰柜和炉灶,还有小型面包房,有凉菜、热菜和糖果点心操作间。所有工作人员进入厨房前必须先淋浴,厨房做出的食品都要经过复杂的辐射和X光处理。每份送给总统的菜都用铅封封上,如果不小心把铅封弄掉了,将是重大事故。克里姆林宫厨房的工作人员入职前都要接受安全机构的严格政审,政审的范围也包括家属,除了身家清白,也不能有心理和宗教信仰方面的任何不妥之处。   克里姆林宫的通信   在克里姆林宫,高层权力的一个主要象征就是自动电话机,最高层的官员使用1号自动电话交换台,级别稍微低一点的官员使用2号台。克里姆林宫走廊内装配有专用电话,不用拨号,电话机上有各种字母,含义只有安全人员知道。普京和美国白宫有直通专线电话联系,这个线路还是早在赫鲁晓夫时期就架设的。   在俄罗斯,官员打电话到总统接待室时,有时是普京亲自接听的。所有官员都有移动电话,但许多官员的手机号码几乎每天一换,在进入总统办公室之前,所有人,包括部长,都应关机。   现在,普京总统的电话专线覆盖了300个城市和特殊目标,共2万名用户。
个人分类: 俄罗斯资料|121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狂舞金蛇辞旧 驰骋骏马迎新
热度 2 燕山红场 2013-12-30 05:16
尊敬的中国至爱亲朋们:你们好! 2014 新年红场上的午夜钟声即将敲响,在告别金蛇 —2013 年、喜迎 2014 甲午马年之际,我们在遥远的俄罗斯、冰天雪地的莫斯科代表俄罗斯 - 中国友好协会主席、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的诚挚朋友 М . Л . 季塔连科院士并以远东研究所全体汉学家的名义向遥远东方的你们以及你们的家人表示衷心的马年新春节日的问候和祝福! 给你们拜年了! 2013 年是俄罗斯 — 中国友好关系深入发展、硕果累的年份, 1 月 22 日,我们欣喜的参加了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和夫人史晓玲女士在使馆宴会厅为俄汉学家隆重举办的新春招待会,欢聚一堂共贺新春。 3 月 11 日,李辉大使应邀出席俄中友协在我所中国厅举办的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 115 周年座谈会。俄中友协主席季塔连科院士、名誉主席齐赫文斯基等俄友好人士代表、专家学者、使馆外交官、媒体代表等出席。 俄罗斯联邦是习近平担任中国国家主席后出访的第一个国家。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 3 月 22 日晚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大剧院隆重举行,我们认真聆听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热情友好的致辞。 3月 23 日晚,在莫斯科总统饭店蓝厅,习近平主席同俄罗斯汉学家、学习汉语的学生和媒体代表的会见。卢基扬诺夫教授是受到邀请的 13 位客人之一,教授主动向习主席介绍了我们编撰的6卷本《中国精神文化大典》: “ 中国文化已经深深渗透到俄罗斯各个角落。 ” 习主席赞许卢基扬诺夫对中国四书五经的诠释非常精到。 5 月 23 日,在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 “ 品读中国 ” 读书周活动中,本所多位汉学家齐聚文化中心,为《三字经》最新俄译版本进行新书推介。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使馆公使衔文化参赞兼文化中心主任张中华、卢基扬诺夫教授出席活动并致辞,《人民日报》、人民网、中国新闻社、俄文《中国》等媒体对活动进行了报道。 6 月 26 日,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孔子基金会与本所共同举办的 “2013 年中国儒学与俄罗斯文明对话国际学术论坛 ” 在远东所中国厅隆重开幕。俄中友协主席、远东研究所所长季塔连科院士主持,中国驻俄大使李辉、国际儒学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滕文生、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长王大千、俄中友协名誉主席齐赫文斯基院士分别致辞,俄中各界专家学者、主流媒体代表和使馆外交官等出席。 9 月 2 日,我们在中国厅隆重举办俄著名汉学家齐赫文斯基院士 95 岁寿辰庆贺活动。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赵国成教育公参等前来祝贺。宾主共同祝贺他生日快乐,健康长寿,感谢他为中俄友好所做的巨大贡献。 9 月 30 日,我们参加了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及夫人史晓玲女士在使馆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4 周年招待会,为中国的不断发展和日益繁荣而举杯相庆。 10 月 16 日在俄罗斯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远东所与吉林大学等单位联合举办了第 20 届《中国、中华文明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中国驻俄使馆公使衔参赞闫文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吉林大学、天津社科院、东北师范大学以及波兰、保加利亚、比利时的各国学者专家远道而来赴会发言。 10 月下旬至 11 月初,我们踏上中华大地,拜访了在河南省淮阳县的 “ 人祖 ” 伏羲氏即太昊定都和伏羲长眠之地,参观了老子故里 — 河南省鹿邑县的 “ 道教祖庭 ” 。飞赴成都,与四川大学的领导、老朋友们交流了翻译6卷本《中国精神文化大典》中的困难问题。赶往西南内地贵州省与贵州大学、贵州理工学院的领导和师生们深入交流探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要从年轻人做起,会晤了贵州对外友协的朋友们。在古镇黄龙溪的漫步让我们目睹了天府之国普通民众的和谐美好生活;而亚洲第一大瀑布黄果树的壮观又令我们叹为观止。诚挚感谢中新社全程做了及时的跟踪报道。 我们在京城期间分别拜访了 “ 国际儒联 ” 、 “ 国际易联 ” 、中国对外友协、中俄友协的领导、新老朋友们、,深入交流汇报了上半年的工作情况,详尽探讨了下一步的计划和目标。赠送了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卢基扬诺夫教授新近出版发行的俄语版《中国精神文化之研究》系列丛书的讲座 1 — 7 集,分别阐述介绍了古代传统文献:儒学、道学、哲学、宗教、神话等内容。 在北京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与同仁们友好切磋、互访;拜访了《人民中国》杂志社,与俄语媒体的同事们亲切面晤。 11 月 28 日,我们与莫斯科大学孔子学院联合举办的 “ 俄罗斯儒学研究 ” 国际研讨会在远东所中国厅开幕。中国驻俄大使李辉,远东研究所所长、俄中友协主席季塔连科院士,莫斯科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任光宣,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 12 月 2 日,俄中友协在本所中国厅举行纪念习仲勋同志诞辰 100 周年活动。中国驻俄大使李辉、俄中友协名誉主席齐赫文斯基院士、主席季塔连科院士出席活动并致辞。我们与俄各界友好人士、华侨华人、俄中媒体及使馆外交官代表共同出席。 简短回顾 2013 年以来的不平凡征程,我们由衷感到俄中友好的道路越走越宽广,俄中友好大厦的基础越来越坚实。我们诚挚的感谢所有中国朋友们的关注与支持,在这甲午马年来临之际我们发自内心的良好祝福就像奔腾的伏尔加河水一样滔滔不绝,再一次代表俄罗斯 - 中国友好协会主席、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 М . Л . 季塔连科院士以及远东研究所全体汉学家真诚的向远方的尊敬朋友们拜年! 祈福你们以及你们的家人和所有的中国朋友们都幸福健康!吉祥如意!欢乐愉悦!诚愿在 2014 马年,我们共同的俄中友好事业如万马奔腾的洪流不可阻挡!无论何时何地我们永远与你们并肩前行! 你们的真诚朋友: 俄罗斯 - 中国友好协会副主席、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 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远东研究所东亚文明比较研究中心主任 ( 2011 )俄罗斯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A. Е . 卢基扬诺夫教授 远东研究所东亚文明比较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 莫斯科华人华侨教授协会执行秘书长 立良博士( PHD ) 执笔 26.12.13 凌晨 于莫斯科
个人分类: 燕山红场文库|121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视频:俄罗斯地方电视台 15/05-13年晚间电视新闻
燕山红场 2013-5-26 22:20
俄罗斯联邦楚瓦什共和国15/05-13年 晚间电视新闻 中国文化节在当地:喀山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与楚瓦什师范大学的俄罗斯年轻人共同载歌载舞, 书法展示、武术表演、诚挚交谈,抒发了中俄友谊的情怀,体现了中华文明的魅力!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TYwODI3MDAw/v.swf 国内朋友: http://www.tudou.com/v/ovnsV9TNy9k/resourceId=117845652_04_02_99tid=0/v.swf
个人分类: 俄罗斯资料|207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中国旅游年在莫斯科开幕式掠影(多图!)
热度 9 燕山红场 2013-3-24 20:50
中国旅游年在莫斯科开幕式掠影(多图!)
3月22日下午17:45分,进入克林姆林宫院落,午夜23:05分穿过红场回家,首次在此这么长的时光。 真的是有一些疲惫,利用周日休息,压缩上传照片,以求与大家共同分享! 其中有前苏联红军副总参谋长仅存的大将(现在俄罗斯联邦军衔只是到上将),多位俄联邦政府副总理、俄国外长、俄共主席久加诺夫、 等等高官与我们共同持续等待2个小时。友人戏言:习——普二人一定是深入小范围谈的兴致勃勃,无人可以去提醒....
个人分类: 燕山红场文库|8177 次阅读|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5 04:29 , Processed in 0.056939 second(s), 14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