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领导者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出色的学习能力,才是你唯一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热度 3 MingHao 2016-5-18 10:40
如今,不同行业在进行整合,新商业模式和新技术不断涌现,消费者行为也在变化之中。越来越快的变化对领导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他们理解公司运营和处理事务方式的剧变,并对其作出快速反应。根据商业理论家阿里·德赫斯(Arie de Geus)的说法,“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速度更快,可能是唯一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我说的学习,是指学习新事物,发现成长机会,以及努力督促自己获得不同能力等。要做到这些,你必须敢于实践,一次又一次成为初学者。 在过去几十年对多个行业几千名高管的培训和咨询中,我的同事和我遇到了很多成功掌握此类学习能力的人。我们发现他们具有4大鲜明特质: 志向、自省能力、好奇心和容错能力。 他们真心希望理解和掌握新技能;对自己有十分清晰的认知;不断思考和询问高质量问题;在发展学习曲线过程中,他们允许自己犯错。 1 志向 志向很容易被理解为“有或没有”非此即彼的情况:你希望或不希望学习某个新技能;你有或没有雄心和动力。但优秀学习者能让他们的志向更上一层楼——这正是关键所在,因为每个人都有后悔的时候——他们拒绝了那些对成功至关重要的发展机会。 当遇到新学习机会时,我们的第一个路障总是:总想坏的一面,这就在无形中进一步挫败了志向。当我们想学习某些东西,要多关注积极面——学会了它能收获什么,构想在未来获得丰硕成果时的喜悦心情。这样做能鼓励我们开始行动。 研究者发现,把关注重点从挑战转移到收获,能让你立志于从事那些本无吸引力的活动。例如,犹他州心理学家尼克·德特灵(Nicole Detling)鼓励高空杂技师和速滑运动员畅想他们学习某一技巧后得到的收获,这样做让他们更有动力练习该技巧。 2 自省能力 10多年前,很多领导者就了解到了自省能力这个概念。他们懂得收集反馈并了解别人对自己的想法。但是涉及学习时——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拥有或不具备哪些技能,他们对自我的评估则往往失之千里。 我在工作中发现,那些对自己评价更准确的人们思维过程是这样的:他们承认自己的观点经常有偏差或错误,然后尽可能保持客观,因此他们更能虚心听取他人的建议,并拿出实际行动。这样做的技巧是:关注一下你的内心独白:自己对自己如何评价,然后扪心自问,这些内心独白的可靠性。 比如你的老板告诉你,你的团队不够优秀,你在评估和培养人才方面亟待提高。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什么?我被冤枉了,我的团队很强啊。我们很多人的第一直觉都会对这种评价产生抗拒。但一旦你意识到自己在这样想,不妨扪心自问:这个评价准确吗?有什么证据能够支持这个评价? 在反思过程中你可能发现,你是错的,你老板是对的;或者真相介于两者之间。当你自己能够真正平衡地看待这一情况时,你内心的独白才最具效力。内心的独白应扮演“公正目击者”的角色,你才能以开放的心态来看待可以改善的领域以及行动方法。 3 好奇心 儿童具有旺盛的求知欲。正如约翰·麦地那在《头脑规则》一书中写道:“解答问题的需求牢牢印在童年体验中,以至于很多科学家将之与饥饿感、口渴感、性欲等本能驱动相提并论。”好奇心促使我们尝试某件事,直到我们能掌握它、或完全弄懂它为止。 优秀的学习者保持着童年的这份好奇心,或在内心独白时重新获得好奇心。他们不会对某一新主题缺乏兴趣,而是学会问自己关于该主题的“好奇问题”,而且以实际行动跟进这些问题。例如,心理学研究者卡洛尔·桑索内(Carol Sansone)发现,通过思考如何采用不同方法让工作更有趣,能增强人们对某些工作的兴趣。换言之,他们把内心独白从“这很无聊”改成了“我好奇如果我能这么做,会如何?” 在工作中你也可以运用同样的 战略 :在考虑真正让你感兴趣的事物时,对你使用的语言多加注意—— 如何……?为什么……?我想知道……? 当你需要激发好奇心时,不妨这样自问。然后,再进一步用以下方法寻找答案:读一篇文章,咨询一位专家,找一位老师,参加一个组织——任选一种最便捷的方法。 下次要学习新东西时,不妨鼓励自己,自问自答几个问题——为什么其他人如此兴奋?这如何让我的工作更轻松?然后寻找答案。你可能只需要找到一个兴奋点,就足以化“无聊”为有趣。 4 容错能力 一旦我们掌握或擅长做某件事,就很少希望回到不擅长做某些事的状态。是的,有人告诉我们,要勇于尝试,接受工作中的“快速失败”;但也有人说,应该将优点发挥到极致。因此下列情形颇为令人恐惧:连续几周或几个月不擅长某事;觉得自己做事又慢又笨拙;不得不问“傻”问题,或“我不明白你说什么”之类的问题;需要手把手一步步、一遍遍的指导等等。 总之,当我们尝试新事物,并且不太擅长时,会有糟糕的想法,而这些状态占据了大量的学习空间。一个初学者的理想心态应该是对错误宽容而且平衡的:开始我可能做不好,因为我以前从未做过。但我知道,时间一长我就能掌握它。实际上,研究者罗伯特·伍德和阿尔伯特·班杜拉在20世纪80年代发现,在获得新技术的早期阶段,如果人们被鼓励犯错和从错误中学习,就会增进他们的“兴趣、耐性和表现”。 不断且快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是在飞速变化世界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如果你现在缺乏高效学习者具有的志向、自省能力、好奇心和容错能力,上文提到的内容一定会帮到你。
287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习近平一句“一己之私” 四国都傻眼
热度 15 稻草 2013-4-8 14:31
习近平主席公开批“一己之私” ,美国、日本、朝鲜、南韩四国,都傻眼了。为什么?因为把它们的丑恶内心揭露无遗,屁股光着自然不好看。这四个鬼在一起,你叫我嚷,大呼小叫,似乎一点不是地球人。美国作为信息时代的领导者,居然干这种下里巴人的勾当,实在令人无地自容。 为什么习总发话,一下就占领了道德的制高点呢?由“掏光养匪”变成“高瞻远瞩”了呢?答案很简单,习总继续了毛泽东的全球战略思维路线。可以预见,中国的外交,将会变得小菜一碟,变邓式狗腿子“战战兢兢”,为主人式“休闲式”外交。
4368 次阅读|1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4 01:51 , Processed in 0.021028 second(s), 9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